“可能”与“不可能”
2021-11-16宛江平
文/宛江平
卓越寓于坚持之中,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期盼“九层之台”的高耸,必须先有“起于累土”的坚持,才能在不断突破中离目标更近一步。
东京奥运会田径场上,男子100 米半决赛发枪前,苏炳添用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手势,赛后他解释,这是在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最终,苏炳添以9 秒83 的成绩,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也是世锦赛32年历史上首个出现在男子百米决赛场上的亚洲面孔。赛后,他对着镜头说:“我觉得所有的不可能都是用来打破的,今天我做到了。”
从2015年以9 秒99 突破10 秒大关,到2018年以9 秒91 平男子百米亚洲纪录,再到如今创造9 秒83 的“中国速度”,成功从“亚洲一流”升级为“世界一流”。苏炳添以超凡的成绩告诉我们,“不可能”中其实蕴藏着更大“可能”。
不可否认,一个个“不可能”就是一道道难关。当困难挡道、步履坎坷,当山重水复、歧路徘徊,我们不妨从攀登中借鉴破解困境、滋养信心的办法。从初一进入校队训练开始至今,苏炳添每天都会在训练结束后写训练日记,记录自己的训练量,列出接下来应该怎样练、应该注意些什么。就像苏炳添在个人微博中所写的那样:在困难中不断前行的苏炳添,永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执着,始终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顽强不屈的勇气笑对一切。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有了“金刚钻”,方能揽得了“瓷器活”。在平凡岗位上保持定力、甘于坚守,在重复单调中耐得住寂寞,在纷繁世界中抵得住诱惑、稳得住心神,就能在干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中不断积蓄前行的力量,就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作家刘墉曾说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和苏炳添一样,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山。苏炳添心中的山有多高?这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也正是这种永不止步、勇攀高峰的精神成就了他。以毅力和耐心去经受各种磨炼,以钻研精神力求精进,就能“让一切劳动都爆出火花,让一切行动都发出光彩”。
卓越寓于坚持之中,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期盼“九层之台”的高耸,必须先有“起于累土”的坚持,才能在不断突破中离目标更近一步。运动员的坚守,是对自身潜力的充分挖掘,从而取得运动成绩的突破;平凡人在本职岗位的坚守,则是不断地历练成长,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很多“不可能”,只是尚未征服的高峰,而不是束缚我们手脚的枷锁。面对“不可能”,只有选择挑战它、打破它,让一点一滴的努力聚沙成塔、积土成山,才能在拼搏中出彩,在奋斗中收获人生的金牌,创造打破“不可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