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打通村级监督“最后一公里”
2021-11-16
蒲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有效路径,做好对基层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确保监督工作无盲区、无死角,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在硬件配备上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着力打造硬件完善的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机构,投资30 余万元对8 个乡镇纪委初核谈话室进行了新建或改造升级,为乡镇纪委配备了专用笔记本电脑、便携打印机、移动电源、专用U 盘等办案设备,统一配备了椭圆形谈话桌椅,购置各类纪法学习资料1200 余册,为各村聘请的监督联络员统一制作了工作手册、问题反馈表、走访登记表等。
在软件建设上规范制度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编制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级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蒲县村级监督委员会实施制度》《工作流程图》等9 项基层监督工作制度,督促各乡镇纪委建立完善了“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扶贫领域等工作台账,对村级监督联络员反馈的问题进行统一登记、及时处置,确保基层监督工作顺畅。
在基层监督上形成监督合力。在全县8 个乡镇设置县监委派出监察室,经县委任命8 名乡镇纪委书记兼任监察室主任,每个监察室设副主任、监察干事各1 名,全县各个村委聘请了村级监督联络员。在乡党委领导下,统筹协调村委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级监督联络员共同发挥监督作用,形成了“三方同治”的监督合力,对村“两委”班子履责情况进行最直接、最有效、最全面的日常监督,全力打通村级监督“最后一公里”。
在问题线索上拓宽来源渠道。及时将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的举报电话、邮箱以及县纪委领导班子接访信息公布在村(居)务公开栏和醒目位置,全方面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充分发挥村级监督联络员“来自一线、知根知底、就近监督”特点,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尤其是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排査,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及早处置。在査办案件过程中充分利用村级监督联络员在走村入户监督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将其作为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有效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