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冰箱:分享还是救济
2021-11-15杜晨薇
杜晨薇
上海的一台共享冰箱存在5年了:不必付钱,登记一下电话和身份证号,就能带走一包新鲜的蔬菜,每人每天排队只拿一样,没有人突破规则。5年间,上海有许多共享冰箱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了,可它却没有一天冷清过。
每人每天只拿一种食物
上海武宁路刚刚转进普雄路的左手边,有一处凹口。每个早晨7点左右,这里会逐渐排起长队。排队的大都是中老年人,个别还拄着拐杖、身材佝偻。时针指向8点,队伍起点的那扇玻璃门开了,里面推出一筐打包好的净菜,有土豆、萝卜、山药,也有一些挂着水珠的绿叶菜。第一个排到的人迅速扫了一遍菜案,果断挑了一包空心菜,不必付钱,登记一下电话和身份证号就走。这里是上海第一台“共享冰箱”的摆放点。
近些年,许多媒体都曾报道过共享冰箱里的食物被人恶意抢走的事例。但复杂人性投射在一台冰箱上,却不仅仅只有阴暗一面。9月9日一早,记者赶到普雄路,体验了半天共享冰箱的食物发放工作。那些食物发放者与领取者之间淡淡的互动,以及他们每个人微妙的表情、动作,构成了完全异于网络世界的真实。
每人每天只拿一种食物,是这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它没有被贴在墙上,志愿者也很少会提醒,但常来的领取者都知道,新来的也会自然学着前后左右的人去做。
没有人突破规则,他们只会顺应规则。
一个老人推着自己坐在轮椅上的老妈,从曹家渡来。老人看着70岁有余,他母亲的年纪可想而知。志愿者说:“我记得你,下次不要带着老人来受罪(排队)了,我给你两份蔬菜就是。”
老人很感激,只低着头,连声说谢谢,满脸写着“占了便宜”后的抱歉和惭愧。
当然,这些老人的行为本质是“排队来领免费蔬菜”,和威海路上年轻人“排队领免费咖啡”的薅羊毛举动,似乎没什么区别。可些许细节又暴露了个中不同。
两个老人走到菜案前讨论拿什么,一个对一个说,拿这包土豆,够吃两天,不是蛮好嘛。另一个想了想,也对,吃不完还可以两人分一分。说着高高兴兴走出去了。
我们这才发现,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结伴而来的。排队时间长短不重要,拿不拿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到了“睡不着觉起得早”的年纪,到这里来,有社交,有共享,是一天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交流环节。
领取者里有年轻人,更多的是老人。
城市里的解忧杂货铺
这是分享还是救济?
有人把共享冰箱理解为一种救济。
隔壁小区里一位短发阿姨走过来瞧了瞧。她穿的红色背心已经洗褪了色,胸前的字母花样上还有磨破的洞。但据志愿者说,她常来,却从不拿东西。她说:我腿脚还好,跑得动菜市场。(蔬菜)还是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但更多的人,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接受共享冰箱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有效流动,不会纠结于自身条件好不好、别人会不会笑话,有需要,便来拿了。
先前有段时间,共享冰箱里常有星巴克门店送来的蛋糕、点心、酸奶等。一些年轻妈妈接娃放学后,就会来领一个,吃完才走。
普雄路上有了共享冰箱以后,许多餐饮公司、商超也把这里当作一个公益事业的前沿端点。那些并没有过保质期、但按照公司规范需要销毁的食品,就送到这里来,分给有需要的人。
但疫情暴发后,许多公司暂停了对共享冰箱的食物赞助。
在共享冰箱的低潮期,食物品种变得简单,常常上午发完蔬菜后,便没东西可以发了。但领取者也不气馁。有时匮乏了很久,公益组织会突然送来一大堆库存,人们便又奔走相告,聚拢了来。
忙完上午的食物发放,当天的值班志愿者许洪海把玻璃门关上,开始整理货物。可没过多久,那玻璃门又开了。进来个头发半白的老太太,拉过一把椅子就坐下,絮絮叨叨说起了家长里短。志愿者每人每周各值一天班,直到下午4点关门。其间,搬货、理货、打扫屋子,样样都得干。来的人,有的是领取食物的,有的就是为了求一个说话的地方。
志愿者李萍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刚回归社会那阵子,没工作,也吃不上饭,常来领东西。看他总不说话,大家就变着法让他开口。听说他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又通过居委会,把他母亲也找来,分头劝和。后来,他便再也没有来领取过食物。聽说,他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了,能养活自己。
志愿者蒋梅琴说:“我们这一代人自己过得苦,就希望别人的日子好一点。再说,我们都是党员,哪有党员不给老百姓办事的。”
共享冰箱给志愿者们的,或许只是一个消遣时间、发挥余热的机会。但他们赋予共享冰箱的,却无疑是慈善的本质:力所能及、悦己利他。
(据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