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智慧
2021-11-15吴宝珠
吴宝珠
冠县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江北水城——聊城,学校始建于1980年, 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近年来,在冠县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冠县实验小学坚持“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创“冠县示范、聊城一流、鲁西名校”为办学目标,以重塑“实验小学品牌”为定位,以“团结·奋进·幸福”工作目标为指引,注重加强对班主任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教育,锻造出了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工作队伍!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们讲方法、求实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级管理经验,今天,冠县实验小学部分优秀班主任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一起去看看他们故事背后的班级管理“妙招”!
郭亚敏:“淑女”“绅士”养成记
美德是人们最美的衣服。我在班级内提出了希望他们成为知书达理、气质不凡的“小淑女”和吃苦耐劳、品格高尚的“小绅士”的要求。学生们一致赞同。为了让这个活动更高效地开展,我们在班会上讨论出“同桌捆绑制”这一方法。
我班有一男孩,刚开学时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有时还会说一些粗话,多次和家长沟通交流,发现学生在家里也有些类似的情况。接下来我先和他的同桌进行了交流,希望他在班级学习生活中能够帮助男孩发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改正。后来,这个男孩在同桌的评论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感受到同桌对他的期待。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下定决心努力成为一名“小绅士”。
孙 飞:静等花开的声音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是啊,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要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
教师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静待开放,用爱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遗憾。“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那么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让他们生活在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石晶:“小恩小惠”见“奇效”
我很欣赏雷夫老师提倡的“没有害怕的教育”,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教育才富有实效。
低年级孩子兴趣点多,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我就采用各种奖励来吊着孩子的胃口。
物质奖励是小物品,简单实用。比如送贺卡,我用彩色卡纸裁剪了一些小卡片,搭配上好看的图案制作成贺卡的样子,写上不同祝福的话送给孩子们。有些孩子喜欢吃,我会以零食奖励,给他们说的神秘些:“想不想尝尝80后小零食,一些石老师小时候喜欢的零食?”他们就会特别好奇,努力表现。还可以进行活动奖励:和学生一起看电影,操场做游戏,去图书室看书等等。这样孩子们不仅增进了与老师的感情,也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杨文攀:赞扬激励促成长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提升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言,老师的一句肯定与赞美,将会对其成长产生无限的力量。
我班曾经分入了一名“特殊”学生。他上课多动,跟老师顶嘴,爱说脏话、打人等,在整个年级已经是“名人”了。接触几天后,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进心特别强。于是我就试着赞扬他的每一个闪光点:他随手捡起了走廊里的垃圾,他一节课没有晃动身体等,没想到这招特别受用。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他时时刻刻都在约束自己。不得不感慨这就是赞扬的力量。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我们不要吝啬赞扬,也许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将会激励孩子一生。
索延乐:用信任加持 用爱心感化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坚信这么一句话“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不如尽量多的尊重一个人”,也是这句话让我在和学生相处时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包容、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状态,严时如父、慈时如母、亲密如友。
有名学生叫张庆浩,初接触时感觉他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但因父母经营两家店没时间关注他的学习,并且对他溺爱纵容,导致他成绩及性格都有点问题。
去年上半年,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庆浩每次都提交空作业、线上提问时也从来不回答。于是,在某天清晨我堵在了他家门店门口,对他进行了一番询问,原来家长对他在家的学习情况从不过问,他自己也管不住自己,总是对学习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和无所谓的态度。听完孩子的讲述,我心里沉甸甸的,对家长的无知感到气愤,也不由的同情起眼前这个才十岁的学生,如果再这样下去孩子的前程让人堪忧。自那天起,我便每天坚持去他家进行单独作业辅导,同时,经常去店里和他的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渐渐地孩子作业正常提交了,成绩越来越好了,家长对我也越来越理解和亲近了。
穆 丹:反其道而行之 变短板为长板
管理学生是一门“技巧”,我的管理小窍门是:反其道而行之,变短板为长板。
又到了我们班一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时间,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总结近期的课间纪律情况。课间纪律委员洪昂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上讲台,只见他神情自若地拿出记录本,有理有据地说:“近段时间,多数同学能遵守课间纪律,课间能做到不追逐、不打闹。
看到这一幕,我眼前浮现出洪昂刚入学时的情景。他有着高高的个子、能说会道的嘴巴,喜欢让老师夸奖,但又管不住自己。一下课活像个脱缰的野马,一会儿跑,一会儿跳,课间经常打闹,同学们经常告他的状。
每次找他谈心,他总是拍拍胸脯,信誓旦旦地向我承诺:“老师,您放心,以后课间我保证不打闹,再也不让您费心了。”有一天,我突然间产生了让他当路队长的想法。他自控意识较弱,不遵守路队秩序,若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呢?我即刻就宣布了任命洪昂为课件纪律委员的决定。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师相信你,你能行。”他点了点头,这无言的约定胜似一切……
刘艳萍:用师爱点亮学生心灯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过程!”教师一个赏识的目光、一句暖心的话语,可以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溫暖学生的心灵。
我教过这样一个女孩,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在四年级下学期成绩下降很快。通过与家长交流我知道,原来她在家一直很受娇惯,前段时间,妈妈又生了个弟弟,她觉得弟弟“夺走”了她的母爱,我开始有意识地做她的心理干预工作。因为她音质很好,所以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安排她朗诵诗歌《感恩母亲》。有一天,她说:“刘老师,谢谢您。”这时,我接着问她:“在家谁给你做饭,你跟妈妈说过‘谢谢吗?妈妈每天工作、为家操劳,其实就是对你的爱。渐渐地,她打开了心扉,跟我说了许多心里话。第二周开班会时,我请来她的妈妈,她妈妈听完女儿的朗诵,流下了两行热泪。
师爱有时不在此处,也不在彼处,就在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