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共享 结对帮扶

2021-11-15刘银军

关键词:莘县职称学区

刘银军

近年来,莘县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创新探索“名校+分校”教育共享发展模式,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教学共研、管理共治,打造教育教学联合体,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 坚持管理共治,打造教育共建“联合体”

大力实施“名校带动”工程,灵活运用“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村学校”等多种带动方式,帮扶实现“全覆盖”。一是“名校+新建校”。充分发挥名校优势,打造名校孵化快捷通道。莘县实验小学专门组建领导班子,对东鲁小學实行全方位管理帮扶,带动东鲁小学迅速成长为全国名校联盟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聊城市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和“市级文明校园”。二是“名校+薄弱校”。强化托管管理,逐一结对帮扶,带动弱校实现重大提升。莘县一中、实验高中按照“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方式,对观城初中、张鲁初中实行托管式管理,重组设置帮扶方案,实现了被帮扶学校高标准定位、低重心运行、精细化管理。

二、 坚持师资共建,搭建教育交流“大舞台”

莘县教育和体育局聚焦教师“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完善支教帮扶机制,全力破解农村教师“卡脖子”问题。一是结对帮扶,定期交流。综合全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城区高中学校在乡镇学校,定点设立支教基地,实行支教教师定期授课指导、研讨教学,实现了长期、稳定、定向帮扶。二是打通渠道,搭建平台。制定了《2020年中小学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建立了职称“直评”通道。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任现职以来需有1年以上乡村学校支教经历,到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可跨校评审职称,极大地调动了优秀教师乡村支教的积极性,推动了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今年,96名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70名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送课下乡,示范引领。畅通教学案例交流渠道,定期组织观课评课和研讨交流,常态化开展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的送教上门。”莘县实验小学主动为河店学区送教,国棉学校成功在河店初中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点燃了教师的授课热情,6名教师成长为县教学能手,1名教师评为市优质课教师。

三、 坚持资源共享,推动教育资源“最优化”

坚持系统观念、一体布局,统筹整合乡镇学区教育资源,推动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六统一”,实现了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其中,徐庄学区通过“学区制”改革,一改生源“纷纷逃离”的落后学校形象,初中招生由2017年的不足100人,迅速增长到2020年的405人,初一、初二成绩分别位列全县镇街第九名、第七名,一跃成为周边镇村向往的“名校强校”。为了成功做到这些,莘县教育和体育局做了很多工作。一是优化整合师资。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以学区为单位统筹师资,实行九年一贯制招生,有效盘活各校资源存量,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实行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形成了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二是畅通交流路径。学区内部实行统一评模晋级制度,根据教学情况定期开展教师流转,集中打通了学段之间教师流动堵点,做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莘县职称学区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感雾(外两首)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