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葫芦的命运

2021-11-15郁喆隽

读者 2021年23期
关键词:魏王惠子葫芦

郁喆隽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叫作“大瓠之种”。瓠是葫芦的一种。惠子说,魏王送了他一些葫芦种子。他种下后得到了巨大的葫芦,可以装下五石水,但葫芦不够坚固,根本举不起来;如果把葫芦做成水瓢,却没有地方放得下。于是惠子认为这大葫芦无用,就把它打碎了。庄子听了说:“你真的不擅长用大的东西啊。既然有了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绑在腰上,这样就可以漂浮在水上了。为什么还担心没有地方容得下它呢?”

《逍遥游》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有用和无用——有些东西因为太大被认为无用,有些则恰恰相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自然不做无用之事。”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通常作为器物的葫芦其实是果实的木质外壳,其形状和物理属性使得它可以借助水流将种子传到更远的地方。这对物种而言绝对是有用的。长到一米的葫芦也并不少见。还有人通过解读“大瓠之种”得出結论,庄子早于阿基米德知道了浮力的规律。上网搜索发现,一个英国的园艺师曾经创下一项世界纪录,他种出来的葫芦重量达到一百零六斤。这大概就是惠子所说的“大瓠”吧,用来做独木舟都可以了。其实如果把那么大的葫芦做成葫芦丝,音色或许比较浑厚。

在这场对话中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并没有出场的魏王。我们并不知道魏王为什么要把葫芦种子送给惠施,还有他自己有没有种过这个葫芦。可以猜想,可能他自己种了葫芦,不知道怎么用,才将种子送给了惠施。但没想到的是,惠施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条条框框——他觉得葫芦,要么用来装水,要么用来做瓢打水。于是他种出了大葫芦,只能弃之不用。假设魏王把葫芦种子送给庄子,结局就会大不一样。庄子可能会发明出给军队使用的浮渡装备。大葫芦至少可以成为平民百姓夏日戏水的必备工具,兴许还能开创本国水上运动的先河……可见对葫芦种子来说,人就是它的土壤。种子落到一个人手里,它死了;落到另一人手里,它活了。因而有科技史家认为,研究历史上那些没有做成的东西,比研究成功的案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没有什么现成的科技树,关键在于人——解锁和锁死科技树的人。庄子在“大瓠之种”这一段最后对惠子的评价是“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个世上如果什么因为没用而被毁,那是由于人的头脑不开窍啊!

(月月鸟摘自《书城》2021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魏王惠子葫芦
三人成虎
可乐
如何看待谎言
葫芦瓜
背道而驰
无声胜有声
郑合惠子:率真Lady
宝葫芦
画葫芦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