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市城郊城镇化过程中成人高校功能发挥研究
——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新市民”学习需求研究

2021-11-15徐文新刘满生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淀海淀区新区

徐文新 刘满生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83)

农村城镇化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关注的热点。据百度百科显示,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而大城市城郊城镇化还含有农民不远离原生存环境而被城市化的内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城镇化模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明确提出。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为代表的大城市城郊城镇化也是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指以农业经济为生存基础、以乡村社区为生存环境、以乡土文化为主体意识的农民向现代化城市市民(即“新市民”,近年来国内有将这样的城镇中的新居民称为“新市民”的说法)的转变过程,是农村原住民的素质向适应现代化城市社区环境需要的“新市民”的素质改善的过程。农民就地转换身份后进入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试图以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中关村学院)在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这个具有典型性的地域结合农民“转居”为“新市民”的学习需求的转变开展的一些教育实践为例,探讨大城市城郊城镇化过程中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

一、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经济社会的变化

(一)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百望山以北的山后地区过去是传统的以种植为主的农村地区,这个地区随着北京市政府及海淀区政府将海淀发展为高科技产业区示范区的进程,不断被城镇化。2003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正式提出建设海淀北部新区的战略构想,明确定位了全面建设“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海淀北部新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海淀北部新区是海淀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宝贵空间,范围覆盖西北旺、温泉、苏家坨及上庄四个镇。伴随着首都“四个中心”和海淀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正在成为海淀科技园区的发展区和海淀经济新的增长极,并在逐步向新型城镇化迈进。

(二)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转居”简况

1.整村“转居”加速

据课题组在2013年年底进行的调研所得出的数据,海淀区有7个镇、83个村,其中山前海淀镇、东升镇、四季青镇三镇共计21个村,山后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四个镇共计62个村(见表1)。

表1 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各镇行政村一览表

在该次调研中发现,行政村还在减少,据温泉镇的同志介绍,温泉镇有两个村在2014、2015这两年整村“转居”。这个速度在课题开展的后续几年里进展得更快。

2.农业户和农业人口锐减

据2004年统计,新区户籍人口11.15万人,暂住人口8.4万人,地区总人口19.56万人。而到了2012年,海淀整个区的农民户籍人口只剩下8.4万。《海淀区“十三五”规划》中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村庄社区化和农村建设管理城市化”的“四化”作为“加强农村地区建设管理,着力破解‘三农’问题”的重点,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转居”。这意味着海淀北部新区传统意义上的户籍农民不久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就地“转居”的“新市民”(表2)。

表2 2013—2019年度北京市海淀区农业户及农业人口

(三)海淀区经济发展的变化

从2015—2019年北京海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来看,五年里,第一产业增加值都在0.05%以下。这五年一、二、三产业的占比见表3。

表3 2015—2019年北京海淀区一、二、三产占比

虽然这些变化的数据是包括海淀山前三镇的数据,但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海淀山后北部新区四镇的发展情况。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海淀北部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农村村庄“新型农村社区”化;传统的户籍农民“新市民”化;传统的农业产业被高科技产业、现代生态涵养产业和现代农业所替代。

随之而来的,海淀北部新区的农民“转居”为“新市民”后的学习需求将产生一些变化。

二、农民“转居”为“新市民”后的学习需求变化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在海淀北部新区四镇组织的各类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大城市城郊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带来区域内居民,特别是由农民“转居”的“新市民”的一些新需求,包括:由从事传统农业而满足基本生存(生理)层面的需求转化为从事新型小区的物业管理、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配套服务的高品质就业的需求,由原来的以满足生存(生理)层面需求为主提升为基本生存(生理)层面的需求满足后的社会、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了适应和满足这些新的需求变化,“转居”后的“新市民”需要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专业和技能的培训。这对成人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一些新要求。

“转居”后“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归纳为三个层次。

(一)第一层次是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形成的学习需求

恩格斯认为人的三个层次需要中最低级的是生存需要,也就是最基本的需要[1]。而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这属于第一层次的生理需要,是直接满足诸如营养、生殖、保护、安全,以及衣食住行等身体上的需要[1]。生存需要也属于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的第一个层次——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即人生存中最原始、最本能、最基本,也最强烈的一种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最起码的前提,例如空气、吃饭、穿衣、住所、睡眠等[2]。在课题组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这一层次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需求,主要包括“转居”后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环境以及职业要求的基本的工作技能的学习。比如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岗位、与高科技园区营商环境有关的一些新的岗位需要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能力和素质提升。这相当于个人层面和区域层面对人力资本提升的需求。

(二)第二层次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学习需求

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这是属于第二层次的社会需要,是间接满足人类的欲望的,也是团体生活所加于各个人的一种迫切的要求[1]。在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中主要在第三个层次——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这种需要在第一、二层次需求满足后,就开始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如今,社会工业化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缺乏根基、没有朋友、缺少爱,人们都渴望同别人有一种深情的、亲密的、彼此需要的友谊关系、伙伴关系或同事关系[2]。我们认为,围绕这一需要产生的学习需求包括提升社会尊重、家庭亲情、社会交往、业余生活、消极情绪调节等个人层面的积极交往、沟通交流等素质和能力学习的需求,同时在区域层面包括通过培育区域的社会资本,达成区域共识、区域共同行动网络的“共同学习”需求。

(三)第三层次是为满足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学习需求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需要的论述,发展需要处于人的需要的最高级,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指自己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实现的需要,其二是指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需要,其三是指创造和超越的需要。人往往不满足于先天遗传的体力和智力,有一种超越“自我”的需求。人在接受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才干,满足自身的创造性需要[1]。这在马林诺夫斯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中属于第三层次需要,代表了个人方面对完成“人格精神”的要求或团体方面对缔造“社会一团”的要求,……是一种“文化愿望”[1]。在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中主要在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自我实现者就是要“成了更完善的人”[3]。具体来说,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3]。具体到“转居”而来的“新市民”,就是在事业方面创新创业,在生活方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文情怀所产生的学习需求,这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层面。而从区域层面讲就是涵养区域的文化资本的学习需求。比如,在海淀区就是以企业家精神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关村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需求。这些对应着人的不同层次需要产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是包括海淀北部新区四镇在内的大城市城郊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居”为“新市民”的一些较为特殊的学习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各地特有的产业形态人才的吸纳和辐射带动,“新市民”将会不断产生比较高的需求层次,即自我实现、价值认可、有尊严的需求。因此,相应的学习需求和由此而产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外在条件和体制机制也将发生改变,需要创新成人教育的模式、方法和途径。

三、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相应举措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城市城郊的农民基本分为以下三个年龄段:第一类是年轻人(初步定为40岁之前),离开农村,到大城市群中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第二类是中年人(也就是所谓的40岁和50岁以上),就地“转居”上楼,还有就业能力,主要集中在和本地主导产业有关的就业岗位,如海淀的物业管理岗位、与社区及园区环境相关的公益性岗位、休闲农业(生产)及乡村旅游业岗位。第三类是老年人(按照现在的年龄定义为60岁以上),从事一些休闲农业(生产)及乡村旅游业。生活在“转居”上楼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市民”,除了生产岗位的变化,在大都市郊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基本无生存之忧的这些“新市民”,要有高质量就业(创业)所需的技能、素质及高品质生活,希望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些需求是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一)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工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助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像海淀北部新区四镇这样的大城市城郊在产业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海淀区全域打造中关村科学城、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海淀北部新区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转居”为“新市民”的就业环境和岗位都发生了改变。为此,中关村学院进一步加大了开放办学的力度,深化学校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的模式创新,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校企一体化”和“校镇(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渐成气候。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在教学中增加参观考察、现场教学、拓展训练、行动体验等模块的比例,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模块化、体验式的培训课程体系。比如,服务海淀区北部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物业管理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就是比较成功的尝试。在总结2013—2016年为海淀区西北旺镇村民开展物业管理基础知识技能培训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学校与四季青镇镇政府联合举办了物业管理技能培训,并根据该镇物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举办了物业管理专业成人大专班。通过学校的深度介入,了解到物业企业及人员的需求,通过开设专业课程,逐步提高了该镇本地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到2019年,已经有120多人通过了北京市成人高考,在学院接受学历教育。这种紧贴区域发展需要的培训和学历融通的方式,同时满足了居民转岗就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的需求,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和当地居民的欢迎。

(二)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和活动,服务区域共同行动网络建设

帕特南在研究意大利一些制度绩效比较高的地区时,发现存在着许多诸如“合唱团、足球队、鸟类观察俱乐部和扶轮社”的社团组织,“居民们相互信任、行为公允、遵守法律……社会网络和政治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水平型的,不是等级制的。社区鼓励团结、公民参与、合作和诚实的品质……”[4]。出于种种目的自愿结合的社会组织形成了社会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人们彼此之间信任的产生,还能促进互惠规范的产生和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由此,成人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组织各种活动、社团,消除或者减少“转居”后因传统社会以血缘、亲缘构建的人际关系削弱后的“隔膜感”“缺失感”,在新型社区中营造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建设共同行动网络,促进区域共识的形成。特别是在微信、抖音等新的社交工具盛行的当今社会,将线下的实体社团组织及其活动、培训和线上虚拟的人际互动沟通有机结合,利用高新技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服务,构建新型人际关系,服务新型社区建设。以中关村学院组织承办的海淀区文明市民艺术节为例,到2019年已连续举办十届,随着艺术节影响的逐步扩大,居民参与度逐年提高。2017年(第八届)、2018年(第九届)、2019年(第十届)的报名人数分别为3571人、3633人、4228人,参与人数分别为2894人、2913人、4005人,从2018年开始就实现了29个街道(镇)的全覆盖。近两年通过培训“赋能”每位参赛者,在培训过程中还非常好地运用了“中关村在线”“中关村学堂”等微信公众号,发布艺术节的相关信息,为参加者加强沟通交流、提升艺术水平提供便利。

(三)融通科技和人文教育,引导区域主体精神的形成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理论,指明了教育的本真功能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了“转居”的“新市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需要平衡科技和人文两大教育系列,特别是强调创业素养、能力的培养,鼓励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开展社区创业。而对于区域层面而言,重点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是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区域居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区域成人高校有责任、有担当,服务继承区域的文化精神——文化资本的积累。就中关村学院来说,首先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科技教育。2017年6月2日,在学院成立了中关村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学院邀请山后四镇的居民参与创新教育基地组织的培训和活动,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同时,还在学院温泉校区建设体验教育中心,开展人文教育,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送到新型社区。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转居”后的“新市民”的新需要及由此带来的学习需求是动态和多元的,政府和办学主体(特别是区域成人高校)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适宜的措施,通过开展实验性的项目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并注意对其效能进行测量和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服务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猜你喜欢

海淀海淀区新区
宜宾市三江新区
父爱如山
众筹式研究实践: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的“海淀探索”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我的梦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