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
2021-11-15王充闾
文/王充闾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在诗人笔下,蝉已经被人格化了——高踞于梧桐树上,垂下帽带样的触须,悠然自得地吸饮着清新的露水,接连不断地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声。说的是蝉,却句句都在写人,而且是诗人自况,借蝉以明志,表现其性情孤傲、格调清高、心地纯净、清廉自持的气质与品格。
诗人遣词用字十分讲究,充分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垂緌”令人联想到古时卿大夫的冠缨,暗示其身份显贵;“流响”写蝉的鸣叫声如水波之流动,连绵不绝地从树间空隙(“疏桐”)传递出来,反映出它的响亮与力度。至于梧桐,也是诗人有意的选择。因为在世人心目中,这是一种清高、隽雅的树木,身上附着许多带有文化质素的传说故事,而高洁的鸣蝉栖身其上,并啜饮其枝叶间的清露,同样凸显出其不同凡俗的品位与性情。
后两句为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表达诗人对高洁品格的热情赞颂,也体现出他的高标逸韵与高度自信。当代学者刘学锴指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 中评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作为初唐的二十四勋臣之一,虞氏博学多能,高洁耿介,直言善谏,因而博得唐太宗的高度赞誉,称他在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方面独具“五绝”,“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咏物诗的突出特点,是借物寓意,寄哲思理蕴于物象之中。读来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咏物诗看似容易措手,实则要求很高。顾名思义,咏物必须言之有物,而且,要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入于物内,出于物外,需要有寓意、有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力求予读者以思想的启迪。清代诗人袁枚有言:“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