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缺席爸爸”引起的骨牌效应

2021-11-15佳言

海峡姐妹 2021年5期
关键词:缺席朝阳丈夫

文/佳言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上天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只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是啊,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母亲会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只能活在夹缝中喘息,最后变得叛逆和失控。

家庭的本质代表的是“爱”,教育的本质代表的是“规矩”。在家庭里面,感性的妈妈,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爱、什么是安全。而理性的爸爸,则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社会的规则、规矩。

所以,引领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爸爸的责任不可或缺。

但现实是,很多爸爸忙于事业和工作,很少拿出时间关心孩子,甚至以工作忙为由,来推脱自己的责任。而妈妈不得不承担起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

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都是:总是缺席的爸爸、容易焦虑的妈妈,和不听话的孩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作为的爸爸越来越被边缘化,焦虑的妈妈越来越强势,夹缝里的孩子越来越失控。

爸爸缺席,孩子难以拥有完整的人格

心理学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席,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父亲足够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容易焦虑、孤独、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差,甚至还有攻击性强、喜欢较劲、叛逆等性格和行为问题。

这些被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美国婚姻问题专家统计显示:小时候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充分享受到父爱的孩子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

《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在婚内出轨,与母亲周春红离婚之后,很快就和另一个女人王瑶再婚,生下了女儿朱晶晶。

在朱朝阳的眼中,父亲缺席了他人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考中学、生日、探望爷爷奶奶……朱永平除了给钱之外,对朱朝阳的生活很少过问,就算是儿子得了全校第一,他也是从牌友口中无意间听回来的。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是一个陪伴者的角色,他还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性格的领路人。

但朱永平重组家庭后,朱朝阳的世界里父亲只剩下背影。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朝阳的信念逐步崩塌,将自己羡慕的妹妹推下高楼,最终误入歧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的缺席,会让孩子失去一些社会秩序、处世规范、行为准则等人生观教育的机会。

妈妈焦虑,让孩子难以拥有幸福的能力

当然,父亲缺席的最直接后果,是造就一位焦虑暴躁的妈妈,紧接着可能就是家庭的解体。丈夫的缺席,真的会将一个女人“逼疯”。但父母犯的错误,买单的却总是孩子。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四川眉山一位妈妈,因责怪女儿不好好吃饭,45秒内打了3岁女儿9次。最后这位妈妈被当地妇联约谈,并被相关部门教育训诫。

多年以后,小女孩也许会忘记这件事,但妈妈带给她的那种恐惧与阴影,却可能伴随她一生。

其实这位妈妈原来并不是这样。她真正崩溃的来源,是经年累月丈夫的缺席。

当一个妈妈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扛,长久下去,焦虑和怨气没有一个出口,往往会通过打骂孩子来发泄。

记得有一次朱丹在微博上发飙,起因是动画片描述的妈妈形象让她生气——《大耳朵图图》里妈妈就时不时发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脾气暴躁的总是妈妈;《樱桃小丸子》里因为成绩不满发火的,也总是妈妈…….

为何妈妈们总是那么焦虑?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承担太多,没有人分担。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也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父母完整的爱,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养分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这土壤里,有爸爸的陪伴,更有妈妈的从容。

因为只有父母的参与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找到清晰的定位,以健全的方式朝社会化发展,更好地成为自己。

那么,想要改变这种“爸爸缺席,妈妈们焦虑”的家庭相处模式的话,需要爸爸妈妈的相互配合与接纳:

不要忽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

你最应该亲密的,是你的妻子或你的丈夫。

无论多忙也要给夫妻两人一些单独的时间和空间,如看场电影、吃顿大餐、甚至出去旅游等。要告诉孩子,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然后爸爸妈妈一起来爱你。

这不是自私,也不用担心这样会减少父母对孩子的爱。

只有当男性回到丈夫的身份,才会有更多的爱去给到孩子。而且当妻子感受到丈夫的爱,也会慢慢放下焦虑,用更加温柔和坚定的爱去感染孩子。

尊重彼此的育儿理念和方式

妈妈们因为其付出的爱使然,会对育儿更加精通,当爸爸做得不好的时候,有的妈妈会忍不住批评丈夫。

被批评的爸爸会有深深的挫败感,久而久之育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打击,变得自暴自弃:“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与其被骂,不如什么也不做。”

其实爸爸也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我们要允许父亲对孩子的这种爱的流动。育儿方式的分歧,可以在双方都没有情绪时再进行讨‍论,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妈妈需要从家庭中适当释放自己

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的生活,而不是天天围着灶台、孩子转。否则,长久下去,家庭关系很容易失去平衡。

矛盾、怨气、争吵也会接踵而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没有幸福可言,反而容易被母亲一厢情愿的付出给绑架。

女性的价值感不仅仅来源于丈夫和孩子,更来源于自我的成长。当自己越来越优秀,夫妻关系越来越和谐,孩子的成长也会变得更加顺畅和快乐。

爸爸需要重视回归家庭

作为爸爸,不要忘记自己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工作以外的时间,尽量多地留给家庭,留给伴侣和孩子。

工作再忙再累,也应留出固定的亲子时间,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陪孩子放风筝、玩玩具、登山、游泳、夜晚吃完饭和孩子一起散步、谈心。

只要爸爸是全身心投入的,哪怕短短几分钟的陪伴,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的爱和温暖,从中得到滋养。

更要关心体贴妻子,不要忘记了做丈夫的责任,不要让她感觉孤立无援。共同分担一些家务,和她一起探讨‍问题,愿意花时间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

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需要经营,靠的是夫妻双方的付出和热情。而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更能成就一个身心健康、性格乐观、人格发展健全的孩子。

一个不缺席的爸爸,给予了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安全感,将伴随和保护孩子一生。

一个不焦虑的妈妈,用平和的心绪,传递着人世间最温柔的情感,在孩子的内心,铸就出温暖的一角。

父母合力,才能一起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猜你喜欢

缺席朝阳丈夫
迎朝阳
Class in America
傍晚
现当代中华诗词不应缺席中国文学史
安慰
不许耍赖
圆周上的有理点
缺席的蝙蝠
朝阳创业地图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