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项目代理的合规管理

2021-11-14宋玉祥

项目管理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东道国代理人合规

宋玉祥

使用代理是外商在东道国获取项目和执行项目的重要方式,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赴海外获取项目乃至执行项目时大多聘用代理。但是,代理给我国企业创造了项目获取甚至执行的价值的同时,也会给我国企业带来较高的风险,特别是合规风险。本文拟对海外项目代理的合规管理进行分析,提示合规风险并提供风险防控建议,供我国 “走出去”企业在聘用代理时参考借鉴。

海外项目代理的定义

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在代理制度下,被代理人也称“本人”,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予的权限之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其后果和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担。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代理一般是有偿的,即被代理人需向代理人支付一定的报酬。

聘用代理,是利用代理的公共资源和(或)经验能力获取项目甚至执行项目,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执行海外项目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为我国企业海外项目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帮助;另一方面也给我国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合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对代理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使用海外项目代理的价值

我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陌生的、与国内大不相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当地公共关系资源缺乏、信息不对称、商业模式和交易习惯迥异,而聘用代理有助于解决上述困难。具体而言,海外项目代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项目东道国公共关系资源,协助我国企业获取海外项目

公共关系资源在项目获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企业在赴东道国获取项目时,公共关系资源缺乏,很可能联系不到目标项目的负责人;即使联系到某一项目的负责人,也不意味着就能联系到其他项目的负责人。而聘用与项目负责人关系密切的项目代理,就能通过代理联系到目标项目的负责人,做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可大大提高获得目标项目的概率。

协助我国企业解决对东道国环境的陌生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国企业赴海外获取项目和执行项目时,可能对东道国的法律、市场、海关、税务、金融、保险、外汇、劳动用工、技术标准、环境保护,以及交易习惯等比较陌生,这些信息如果没调研清楚,就可能导致报价边界的不确定和工期核算的不准确,同时对项目风险无法进行有效评估。而聘用对当地环境熟悉的代理,可以由代理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解决对东道国环境的陌生及与业主商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利用代理的专业经验,协助商谈和执行项目

某些代理可能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项目运作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经验,这种代理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更有价值,不但可以协助我国企业获取项目,而且在我国企业与海外项目合作方商谈时能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更能说服项目合作方,便于合同谈判的闭口和签约。同时,对于项目的执行,这种专业代理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提供项目执行专业服务,有助于我国企业成功实施项目。当然,聘用这种专业代理,可能需要我国企业付出高额的代理费。

使用海外项目代理的合规风险

利用海外项目代理获取项目和执行项目,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虽然具有上述价值,但也具有较大的风险:一旦代理能力欠缺或者做出不合规行为,将给我国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特别是近年来高敏感度的合规风险,因为根据上述代理机制,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后果和责任都由作为被代理人的我国企业承担。根据笔者多年服务海外项目的经验,我国企业在使用海外项目代理时,至少面临以下合规风险。

行贿风险

客观来说,我国企业在利用海外项目代理获取项目和执行项目时,可能会涉及利益输送问题,特别是基于项目获取的利益输送,这种利益输送在法律上容易引发严重的不合规或违法行为——行贿。如果项目合作方为政府或准政府机构,那么会构成对东道国政府公职人员的行贿;如果项目合作对方为商业实体,则可能构成商业贿赂。这种利益输送行为可能给作为被代理人的我国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甚至导致刑事责任。相关案例教训深刻,需要我国企业研究汲取,提前识别类似风险并加以防范。

例如,201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作为我国某能源公司的代理,代表该能源公司通过贿赂乍得和乌干达的政府首脑,换取该能源公司的商业竞争优势,被美国司法部侦获和逮捕,被指控违反美国《海外反腐败法》,最终被美国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来源:见《香港前民政局长何志平协助华信行贿洗钱被判刑三年》,载于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 cn/china/2019-03-26/doc-ihtxyzsm0692627. shtml)

欺诈风险

欺诈也是在海外项目代理时可能遇到的典型风险,我国企业也应引起警惕,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代理费诈骗风险。某些诚信度差的代理,利用我国企业获取海外项目的迫切需求,可能掩盖其没能力、没资源为我国企业获取项目的事实,而夸大其与项目负责人的关系,以获得我国企业的信任,进而要求我国企业过早地支付大额代理费。如果项目最终未能获取成功,过早支付的代理费就存在无法追回的重大风险。

例如,笔者曾经协助某央企子公司获取南亚某项目,该项目的代理自称在东道国具有深厚的公共关系,获取目标项目肯定没问题,所以向中国企业提出了在代理协议签署后先行支付一半代理费(300万欧元)的要求,被客户经笔者提示后坚决拒绝。后来,该代理并未能协助中国企业成功获得该项目,笔者也协助中国企业成功避免了300万欧元的代理费损失。

(2)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制裁风险。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如世界银行,对其提供融资的项目具有很高的合规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合规要求是反贿赂。鉴于许多贿赂行为都是通过代理进行的,世界银行对代理事宜进行重点监控。在世界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中,业主的招标文件通常要求,投标人要对其在目标项目上使用的代理进行全面披露,如投标人隐瞒了代理人信息,不论是否实际已通过代理从事了贿赂行为,都构成对世界银行的欺诈,可能引发世界银行对投标人的制裁。

例如,2018年3月,施璐德亚洲有限公司(下称“施璐德公司”)在投标由世界银行资助的缅甸某光伏电站项目时,向世界银行隐瞒了其“雇用中间人来帮助中标”的事实,被世界银行认定为构成欺诈。为此,世界银行于2021年3月发布了对施璐德公司的合规制裁决定,将施璐德公司列入制裁名单至少16个月。

责任风险

如上所述,根据代理制度的法律逻辑,代理人从事的代理行为,其后果和责任都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和代理期限內从事的代理行为的后果和责任当然由被代理人承担,但即使代理人从事的代理行为超出了代理权限或代理期限,如果被对方当事人有合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仍是代表被代理人行为,代理行为的后果和责任仍由被代理人承担,这就是表见代理的法律机制。因此,代理人在从事代理行为的过程中,其越权代理、超期代理和代理过失行为,都将给被代理人造成重大的责任风险,我国企业在聘用海外项目代理时需特别注意。

例如,在笔者曾服务过的某海外项目中,项目代理在与项目业主沟通过程中,业主要求调低报价,该项目代理在未经作为被代理人的我国企业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向业主口头做出了降价承诺,这让我国企业很被动,经努力沟通解释才获得了业主的谅解,扭转了被动局面。

海外项目代理合规风险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对海外项目代理的上述合规风险,笔者建议我国企业采用如下措施进行防控,并加强和做好合规管理。

(1)调研拟聘用的项目代理的资信。我国企业要选择有资质(如当地法律有代理资质要求)、诚信好、公共关系资源丰富的单位或个人作为代理。这样做,一方面能防范项目代理的专业经验和能力或公共关系资源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能防范项目代理资质欠缺或违背执业道德的风险。

(2)尽量避免采用独家代理模式。如果采用独家代理模式,则仅限于在具体项目上采用独家代理模式,而不是将独家代理适用于整个目标国家或地区。如果采用独家代理模式,在遇到项目代理公共关系资源不足、专业能力和经验欠缺,或者项目负责人更换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项目获取困难且又无法更换代理的风险。

(3)应根据代理人代理服务的价值,确定合理的代理费。代理费的支付应有进度控制,不应过度提前支付代理费。例如,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而言,在业主支付的预付款到账之前,我国承包企业不宜向代理支付代理费,以防遭受代理费诈骗。

(4)代理贿赂风险的根本解决方案是杜绝利益输送或贿赂行为。如果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避免不了,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合规风险,尤其要避免落入美国长臂管辖(Long-arm Jurisdiction)的范畴,引发美国的反贿赂制裁。

(5)对代理人提出明确要求,规范其代理行为,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代理人采用合法方式执行代理事项,在从事代理行为过程中,不得违反东道国乃至第三国的法律法规。

2)要求代理人在从事代理行为时,不得超出其被授予的代理权限或范围。

3)要求代理人未经作为被代理人的我国企业的事先书面许可,不得对外签署对我国企业有约束力的合同、协议等文件,也不得做出有约束力的其他承诺。

4)代理期限届满或终止后,如不想做出代理期限延期,则及时收回代理委托书,并将代理期限届满或终止的情况通知重要的对方当事人,以防构成表见代理,引发表见代理风险。

5)严格要求代理对代理文件、代理行为及其结果的事实和信息进行保密,未经我国企业事先批准,不得对外披露上述代理信息。

(6)如果拟获取的项目是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提供融资的项目,我国企业应严格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要求,向项目业主和作为项目融资方的多边开发银行披露代理事宜,以防引发多边开发银行的合规制裁风险。

结语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合规事件频发,合规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高风险,也是我国企业海外业务风险管控的热点和难点,其中项目代理风险就是合规风险的重要内容。为了指导我国企业做好合规管理工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颁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也于同年颁布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以指导我国企业,特别是“走出去”企业做好合规管理工作。我国“走出去”企业应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在上述指引文件的指导下,防范包括代理风险在内的合规风险,避免合规制裁,必要时寻求外部专业顾问的支持,才能行稳致远。P

猜你喜欢

东道国代理人合规
企业如何做好反商业贿赂合规
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方向与轨迹
提高保险代理人忠诚度的路径探索
在合法合规中提升民企竞争力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国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浅谈民法上的复代理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