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会到体育课:将运动作为育人载体
2021-11-14
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全民看奥运,每一次的夺奖时刻,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此次奥运会上格外令人关注的,不仅有许多年轻的00后小将,还有许多学生运动员,甚至学者运动员。奥运会与学校体育的联系很难再让人忽视,有学者表示,这得益于体教融合在我国的大力提倡和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奥运会如何影响学校的体育,而学校又当如何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校师生。
奥运会: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回家看奥运会”,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娓楠在暑假前给孩子们布置的一项作业。
“这届奥运会非常典型,有很多案例可以给孩子们讲。”刘娓楠举例:“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打破亚洲人百米赛跑的极限;女子游泳4×200米接力赛,每一棒都体现出了个人意志与祖国的力量;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面对高压时稳定的心态,是需要长期锻炼和调控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国家正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奥运是一个必须抓住的契机,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
“教育是奥运会的安身立命之本。”首都体育学院教授茹秀英直截了当地说:“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实际上是把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相一致的竞技运动作为教育载体来教育青少年。”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提倡把人的身心精神各方面的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奥运英雄不但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更重要的是具有完善的人格。他们身上具有持久的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在奥运会的赛场之下,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都能给青少年树立榜样。”茹秀英说。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上,埃塞俄比亚选手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是最后一名,却成为奥运历史上的经典人物之一。在赛程中,他被挤倒又受伤,拖着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跑完全程,完成比赛。
“阿赫瓦里的例子说明,和其他赛事相比,奥运会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勇于坚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即使是最后一名,仍然被视为英雄,这是奥运会的价值理念。”茹秀英如此评价:“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是拿来育人的。”
体教融合:让运动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和奥运冠军杨倩一样,宋珂昕既是2017级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又是一名女篮运动员。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女子组项目比赛中,中国队获得铜牌;同时中国女篮以小组第一出线也让宋珂昕倍受鼓舞:“让更多人关注女篮,相信也会吸引更多女生参与篮球运动。也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像他们一样站在奥运舞台上为国家争光。”
清华大学给予宋珂昕这样的学生运动员们最大的支持:“作为学生运动员要学习和训练都兼顾,平时上午上课,下午从3点练到6点半,假期则完全由教练给我们制定训练时间,学校充分保障训练场地。”
半天学习、半天训练是清华学生运动员的常态,“体教融合、学训结合、以学促训”,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将此作为育人理念。
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射击队负责老师董智认为,“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运动员的自我认知水平,促进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系统化,帮助他们提高训练效率,有助于突破竞技上的瓶颈,从而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学校针对学生运动员的教学计划也会有所调整,例如将四年学制延长至五年,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更具针对性。
茹秀英介绍,“原来我们国家专业运动员的培养,是从专业体校这一条线上选拔的,从市体校到省体工大队再到国家队。中国体育改革在新时代的改革方向,就是让原来那些由专业渠道培养的运动员回归到学校当中。从管理体制上来说,这是体教融合的措施之一。运动员再回到普通学校里,不耽误学习,也不耽误专业训练。以今年运动员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来看,中国体教融合改革有了新提升。”
刘娓楠发现,高水平运动员除了有高超的技术外,优秀的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无论是哪类比赛,运动员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想要达到高超技术水平是很难的。”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在其论文《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也提到,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是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升。他写道:“近年,通过体工队与高校的共建,运动员得到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尽管因训练和比赛等原因影响了学习的系统性,但较之过去的短跑运动员,新时代中国短跑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大幅提高。”“基础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加快和加深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要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在智力的开发和持续性的培育上,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方法,不仅让运动员走向更高的水平,同时也能让他们退役之后为社会作更多贡献。”刘娓楠说。
体育课:低配是汗水,中配是笑容,高配是尖叫和泪水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第四次轮椅篮球赛赛场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尖叫声、呐喊声响彻体育馆。
学生们有的坐着轮椅,扮演残障人士;有的站着,扮演健全人;有的拿着敏捷圈作移动篮筐……不同的位置有人承担不同的角色,只有坐在轮椅上的人才可以投篮,互助者只能去传接球,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换。
“這轮椅篮球赛,让人意想不到,气氛热烈,场上全是尖叫声。特别好玩,特别好玩,而且运动量极大。”作为组织者的刘娓楠连说好几个“特别好玩”,十分兴奋:“这个课前前后后上了四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到第四次的时候,孩子们对规则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拼抢的局面非常焦灼,非常刺激。”
在刘娓楠看来,除了对身体的锻炼,轮椅篮球赛更强化了学生们对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有尊严地面对失败,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成功”。刘娓楠认为:“残奥教育是最应该给健全人开展的教育,为残障人士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才能让他们有勇气融入社会当中来,这是一种共情和互动。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应该给予残障人士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怀。”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推动体育强国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应该是打破原来单一以体质提升作为体育课基础的体育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回到育人的角度上。”茹秀英说。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确立了目标。
茹秀英认为,要实现体育课的多功能育人,在教学方法上要抓住的核心是竞技运动的融入,每一项竞技运动做减法变成游戏。“竞技运动的起点是从play开始,玩的过程中,人类赋予了不同的规则,就变成game,再不断规范化就是sport,再往上是elite sport。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更注重以game和play为主,比如把竞技运动篮球作减法,就变成game,再减就是play。”
“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要以游戏为主。有了游戏化的运动,学生可以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竞争,在此过程中培养出孩子的合作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自律意识,这样真正来完成育人的过程。团队型的同场竞技运动对孩子培养的教育价值比单一型运动项目的教育价值更大。”茹秀英说。
“孩子的眼睛和脸会说话。我们经常说,看一节体育课是不是好课,低配是看孩子脸上有没有汗水,有汗,说明运动量达到了;中配,听有没有笑声,有笑声才叫享受乐趣;高配,听有没有尖叫,有尖叫,说明孩子们的激情调动起来了,有触动才会有尖叫;更深层次的是看有没有泪水。委屈也好,感动也好,有泪水一定是触及了孩子们的灵感深处。孩子们自己的反思,加上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关心,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至关重要。”刘娓楠最后说。
(来源:《光明日报》 杨 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