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1-11-14纪淑芹羡宇

声屏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舆论公众受众

□纪淑芹 羡宇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的生态具备鲜明的群体性特点。社交媒介的发展,短视频与直播现象的盛行以及弹幕文化,使得受众的交流彻底突破了空间以及地理位置的局限,可以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观点,人们也有更便利的条件在网络上找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而促使网络舆论形成了情绪先于事实传播的一种现象。这同样也是后真相时代的典型特征,公众舆论以及情绪凌驾于新闻事实之上,公众通过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编造、篡改,使得主观臆想的事实战胜甚至取代社会现实,更忽视了对新闻事实本质的思考。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的现状

反转新闻的定义。针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媒体的后期报道内容与前期报道内容显现出较大差异。随着报道内容不断深入与完善,新闻报道内容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受众立场随报道内容极速两极化转变的新闻传播现象。反转新闻的本质是失实报道引发的新闻现象,缺乏新闻真实性。

反转新闻相关案例。案例一:2019年5月广州一家长发微博称自己女儿被教师刘某体罚,且放出了带血的校服等,瞬间点爆舆论。次日,广州白云公安警方在官方微博上通报,发帖人承认自己为扩大影响编造谎言,展示的带血衣物上实际上是化妆品和水。

案例二:2020年9月一名女博主梁颖称自己被男友罗冠军强奸,并且罗冠军还有强奸别人的经历,随后罗冠军成为网络热词,被广泛讨论。事后网民曝光了罗冠军的个人信息,罗冠军个人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曾多次发文澄清,但无人相信。

案例三:2020年9月,信小呆在个人微博宣布一件大事:将一元转让“中国锦鲤”——将“中国锦鲤”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身份一元转让给下一个幸运的人。

这条微博内容吸引了近90万人转发,但反转到来:诞生的“新锦鲤”礼品将由节目方《超级主播KING》提供,《超级主播KING》官方微博认证信息是武汉时光流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但时光流声方面于2020年9月8日通过“时光流声工作室”的微博账号发布消息称,《超级主播KING》盗用公司资质进行企业认证,并表示《超级主播KING》发布的所有节目均与时光流声无关。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的成因

技术赋权。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发表自己观点的主要阵地。在以往的传统媒体背景下,公众主要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而存在,信息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同时传播者也很难接收到受众针对新闻事件的及时反馈。而在当今媒介技术发展的依托下,受众可以在媒介平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账号,并通过文字、图文结合或者短视频的制作方式,将自己看到的或者经历的事件发布到网络上,引起媒介其他使用者的围观。

经济思维。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媒介的快速发展诞生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例如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出现了货物或者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但是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极大程度地缓解了经济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困扰。与此同时,媒介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一些新的问题,在“流量至上”的思维下,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有目的性地制造一些并非真实社会事件,浪费媒体资源。某些公众号通过制定一个夸张的标题,获得更多的阅读量。这些自媒体工作者一味地追求流量、经济,将自身的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弃之不顾。

受众的媒介素养。在通信工具的高速普及下,人人都拥有了智能手机且学会了如何使用网络,受众也拥有了表达的自由度,但并非人人都具备传播优质信息和专业解读信息的技能、素养和知识能力。在一些反转新闻出现的初期,公众仅仅依靠自己阅读到的片面信息,在真相还没确定的情况下就在网络上输出自己的非客观的、情绪化的观点。

传播话题的敏感度以及信息的碎片化。很多反转新闻涉及的话题都极其具有敏感性,例如贫富差距、地域歧视、女性社会地位、医患矛盾、卫生健康等。这类型的话题往往与公众的利益切身相关,更容易利用公众的同理心,从而引发相关的舆论。事实真相的呈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论。公众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前提是要依据真实的事实。然而现实总是背道而驰,通常依据未经核定的网络上一段几秒钟的视频或几张图片,就得出一个结论、观点,颇具管中窥豹的特征。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的危害

消解新闻的专业性。反转新闻的频发会影响到新闻的严肃性,会在公共社会中营造一种情绪化、偏激的气氛。同样,反转新闻会消解专业的新闻制作精神以及严格的审核制度。

网络公信力缺失,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公众对事件的关注有效地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有助于事件的最终解决。在“老师体罚学生致吐血”的案例中,很多人处于同情心不断地转发、评论该家长的微博。但是,在接下来的官方信息通告中表明针对这件事情的描述,主要的事实信息都是家长为了扩大事件的影响进行伪造的,所谓的“血迹”不过就是化妆品和水。此类型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公众的权益,也亵渎了公众的正义感,还有导致网络丧失公信力的风险。这会造成某些公众在真实需要网络帮助的时候丧失机会,挤压主流声音的存在空间,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治理以及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网络暴力的发生。在“罗冠军事件中”,文章热传通过网络媒体不断地进行传播,导致网民纷纷指责甚至谩骂罗冠军,安慰梁女士。在网络舆论不断的发酵过程中,罗冠军被原工作单位辞退,个人的名誉也被玷污。网络暴力的发生会造成事件当事人的心理以及生理上受到伤害。某些情况下舆论声音的不断打压,会造成事件当事人的社会性死亡,甚至会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的应对策略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在反转新闻发生初期还未造成广泛的恶劣影响时,媒体应该及时地核查相关事实,还原事件的真相,通过官方账号或者平台发布相关的信息,及时地回应公众的需求,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培养官方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感。同时,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官方媒体回应争议的速度决定了舆论的方向以及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官方媒体应当坚持新闻报道的专业精神,严谨、客观、即时地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贯彻主流价值观的传输。

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对于发布谣言的当事人应当依照法律给予相应的处罚,让其深刻地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空间。同时也会给其他的社会公众一个有力的警醒,有助于提升自我责任的意识。

社交媒体的平台同样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获得社会带给其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信息、作品的审核力度,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在源头上解决假新闻的发生以及炒作事件的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提升公众新闻素养。公众新闻素养的提升也是减缓反转新闻类事件发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某些时候热点事件的广泛传播与受众有着很大的关联,有些不理性的受众在热点事件爆发初期,事情的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和确认时,就选择在公共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言语上的谩骂、侮辱,更严重的时候会上升到某些群体,例如“女司机”。

在多个网络平台上,也有很多知名博主、网络大V操纵公众的情绪,意见领袖推波助澜,公众的想法、观点很容易被这些博主影响。这些博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话语会造成的影响,应当谨言慎行,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言语力量。

结语

在新媒体营造的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加剧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动荡,传统的新闻观念和伦理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坚守新闻的本真,去追求新闻的真实,培养自身的理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事件的真实,不滥用言语自由的权利。

猜你喜欢

舆论公众受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