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介入·观察:自我反射在自然类纪录电影创作中的呈现

2021-11-14曲玮婷

电影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反射式章鱼纪录

曲玮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长期以来,自然类纪录电影都是以向外探索、客观记录为创作理念,影片通过色彩、解说、音乐等视听元素展现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一些悬念、拟人等戏剧情节和故事化表达方法。但近期被网友称为“颠覆认知”“颠覆传统形式”的热门纪录电影《我的章鱼老师》,却以“陌生化”的创作手法,丰富了自然类纪录电影创作的可能性。纪录电影不但能如镜像般记录、呈现客观现实,还可以是创作者以主观视野、价值观念观照现实、自我反射的影像建构。

一、关于自我反射式纪录电影

1960年法国纪录电影大师让·鲁什以参与、诱发、介入的方式创作了《夏日纪事》,突破直接电影的记录局限,发现了在现实表象背后更加复杂、深刻的深层真实。“真实电影”开启了纪录电影创作的新阶段,也间接成为自我反射式电影的一次早期实践。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纪录电影领域“自我反射式”创作方式开始被更多导演所接受与使用,如《罗杰与我》《浩劫》《谢尔曼的征程》《海豚湾》等。美国学者比尔·尼科尔斯将其划入纪录片发展历程的第四阶段,在其看来自我反射式纪录电影的自我意识最强,自省程度也最高。

“自我反射式”(Self-reflextive)又被称为“自省式”或“自我反身式”。这种方法认为:“在构建一个作品的时候,就要让观众意识到创作者、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不仅要让观众意识到这些联系,而且要让他们懂得建立这种理解方式的必要性。”这种方法虽然不能够完全取代纪录电影对客观现实观察记录的方式,却可以弥补这类方式的不足之处。自我反射式”纪录电影和传统纪录电影创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我不再躲藏在片子‘客观性’的后面,他自己就是片子的重要元素;强调的是‘我’与现实的对话与互动关系”。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创作“主体”与现实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真实环境中所发生的关联性之上。创作者使自己融入到现实当中,成为纪录电影的一部分,通过自身的介入与观察,对记录对象进行探求与表达,并引导观众对具有“真实性”的客观现实和具有“逼真感”的“真实影像”进行反思。

二、传统自然类纪录电影创作风格

(一)运用纪实手法记录自然景观

传统自然类纪录片对自然景观的呈现,主要是通过纪实手法进行创作。早期的自然影片大多是采用“科学观察”式的拍摄方式,将科学观察的视觉效果放在首要位置,力求在最大限度上给予观众自然的“真实感”。如1922年到1933年期间播出的英国系列纪录短片《自然的秘密》,就是科学家将影片作为客观记录观察结果的手段,也成为后来自然类纪录片的先驱之作。

然而,随着拍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今天的纪录电影在纪实理念的指导下,突破了早期观察式记录的方式,更加注重高品质自然影像的清晰呈现,此外就是更加注重对拍摄对象在细节上的呈现。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指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运用先进的高清拍摄设备,能够保证自然影像清晰、流畅的观赏效果,强化“真实感”与“临场感”,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体验。此外,通过多样的技术手段,如特写镜头、微距镜头和慢速镜头等,以放大或放慢的方式呈现拍摄对象的局部或细节。这种“微观纪实”也是目前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如《地球脉动》中使用了大量特写镜头记录巨型仙人掌,此外还通过有趣的延时摄影记录雨后仙人掌花苞绽放的过程。这样的拍摄方式浓缩了时间,让观影者能够更“近距离”地感受自然之美。

(二)多元化视听元素展现自然景象

自然类纪录片要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视听元素来实现,需要靠优美的视听语言来展现。摄影机能够代替人眼捕捉自然景象,而色彩、音乐、光效等视听元素则能够丰富与提升自然影像的美感,使观众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如影片《家园》中:“红色的山脉,白色的冰川,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温泉,黄色的沙漠,五彩缤纷的颜色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色彩的冲击力。”“在介绍地球家园之美时,背景音乐一直比较舒缓,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原始感,画面也很舒畅;当画面切换到地球所面临的破坏时,音乐的节奏变得急促压抑,给人一种压迫之感……背景音乐与画面的恰当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升华了该片的主题,让观众心灵受震撼的程度大大加深。”

(三)融入拟人化戏剧技巧

“第一人称”拟人化戏剧技巧的运用打破了以往纪录电影“旁观”的叙述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自然的方式。将野生动植物拟人化,从动植物的视角感知,以动植物的口吻叙述,这种创作方式将观众非常自然地带入到影片所记录的动植物的世界,既有“陌生感”,又有“神秘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吕克·盖亚导演的《帝企鹅日记》和雅克·贝汉导演的《微观世界》,镜头中的动植物被拟人化后,影像变得生动且有趣,还能让观众感知生物世界中与人类相通的情感,发人深思。

(四)“散文式”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1.“散文式”叙事

“散文式”叙事方式戏剧性相对较弱,整体结构较为松散,纪实影像充满诗意且饱含意蕴。如纪录电影《鸟的迁徙》,简短的旁白、美妙的音符,让观众感受到候鸟在漫长迁徙路上的艰辛与坚定,又让人们感慨生命的脆弱。因而,这类纪录电影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注重引起观众对自然环境及万物生灵的关注与关怀。正如影片《中国珍稀物种》总监制应启明所言:“自然类纪录片将不仅是实用的说明文,也将是记叙文和散文诗。国产的这类纪录影片必须从单纯科普走向自然审美。”

2.“故事化”叙事

“故事化”是纪录电影中较为常见的叙事方式,在自然类纪录电影中,很多情节的阐述要依靠解说词。前提是叙事文本要源于“真实”,即纪录电影的故事和情节必须来源于客观事实,因而其本质相当于格里尔逊所说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或如威廉姆斯所说的“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以揭示真实”,“创造性处理”与“策略”说的就是对真实发生情景的一种安排与构建。还有一种情况,“故事化”叙事是通过对自然发生的情节性事实片段的抓取来实现。这种“故事”是自然发生的,一般在创作中可以通过纪实跟拍和长镜头来实现。长镜头作为纪实美学重要的创作方式,主张要在时空连续的前提下记录客观现实,以保持拍摄对象及运动过程在时空上的完整性。因而,这类叙事形式不仅在文本上具有连贯性,在画面表现的时空上也是连续的,能够给观众完整的观影体验,形成更为独特的纪实风格。

三、新自然类纪录电影的自我反射式创作

2010年的《海豚湾》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类纪录电影在创作上突破常规之处,张同道称其为“行动电影”,就是把个人的想法通过纪录电影转化为一场社会活动。2020年的《我的章鱼老师》又再次颠覆了人们对纪录电影的印象。不同于《海豚湾》的“社会性”与“公共议题”,《我的章鱼老师》表达方式更为“私人化”,影片记录了一名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电影制作人与一只生活在南非海藻林中的章鱼邂逅的经历,在近一年的接触中,人类与动物之间建立了简单且真挚的情感联系。这部纪录电影抹掉了以往传统纪录电影中“人”与“自然”的界限,也不再使用以往的“旁观视角”,而成为创作者自我反射式的影像表达。

(一)“私人化”叙述对“公共”话语空间的补充

在文化变迁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第一人称纪录片“自我”的主体性渐显,尤其是进入互联网社会,技术的革新为影像的个人化表达提供了支持,引发了个体书写内心的欲望,并为影像传播提供了多元的平台。在此背景下,第一人称纪录片开启了一场自我反思、自我观照的影像创作之旅。第一人称纪录片所呈现的私人情感、现实图景和个体精神,是对公共话语空间的补充,与主流话语一起共建多维社会话语空间。传统自然类纪录片不论在选题还是影片意义的表征上,都具有鲜明的公共性,通常是以传递主流自然观,彰显自然之美、映显自然本性,进而观照人类生存家园、体悟生命真意。如雅克·贝汉的《海洋》就是通过对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记录,让人们看到那些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揭露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虐杀事实,倡导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而同样是以海洋生物主题的《我的章鱼老师》却没有以“全世界”“全人类”的视角去看待它们,一反常态使用了一种更为“私人化”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并以“他者介入”的方式进入到海洋生物的生活中,通过与“她”(章鱼)的相处,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跨物种交流”。而影片中以自述方式不断出现的“回忆”片段,正是创作者“自我反射”的体现。因而影片所呈现的不是人对自然的影响,而更多思考的是自然生物对人的意义,是创作者通过影像呈现出的一种印象感,更是一种抽象化、概念化的哲学思考。因而,可以说私人化特征的“第一人称纪录片赋予了公共全新的话语方式,它的发声渠道更为自由、门槛更低,用影像的力量挖掘出新的公共空间”。

(二)观察与介入并存的“双重视点”

区别于以往自然类纪录电影以全知视角审视自然的方式,自我反射式纪录电影通常情况下会选用“双重视点”,其中包含了还原现实观察角度的客观视点和影片中内部叙述者“我”的主观视点。比如在《我的章鱼老师》中,一直以观察角度跟踪拍摄克雷格·福斯特从下海到偶遇章鱼,再到追寻章鱼与章鱼相处这一系列镜头,都是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一个人与一只软体动物之间日渐亲密的接触过程。而片中更多的镜头则是配合着创作者自述的主观性镜头,“第一人称”的画外自述加上主观视点的展现,此时观众是通过创作者的“眼睛”看到,而不只是摄像机。主观视点虽然消解了一些纪实感,但是多了一些写意性,让影片整体看来更具诗意。

(三)“非常规”记录,凸显“间离效果”

20世纪30年代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方法”(又称作“陌生化方法”)的戏剧理论。“将此理论引入影视节目制作中,体现为有意识地使叙事间断、视点转换,以及运用一些非常规的艺术手法,使观众摆脱沉浸状态,抑制共鸣心理,得以保持自身的理性判断和思考,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自我反射式纪录电影当中,经常会使用到“间离效果”,比如在影片《我的章鱼老师》中穿插在自然记录中的自述式片段,这种主观的、自发的阐述很容易让人们抽离之前海底的记录场景。另外,在海底记录时双视点的运用和不时出镜的创作者手持摄像机跟踪、寻找章鱼的身影,都起到了“间离效果”。“在求新求变的网络时代,个性化‘自我表达’及其带来的‘间离效果’能够使观众产生新奇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这也是国产纪录片创作中反射性手法的运用逐渐增多的原因之一。”因而,在自然类纪录电影当中恰当地使用“陌生化”“非常规”的手法,能够很好地区别于传统纪录电影的创作方式,一些运用恰当的影片还能够给人以惊艳的颠覆之感,使自然类纪录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猜你喜欢

反射式章鱼纪录
反射式不同鱼眼形式性能对比分析
反射式超小型光电编码器研制
头戴便携式血氧检测装置的系统实现
章鱼的烦恼
近距二次反射式杨氏模量测量仪简介
无敌章鱼刷
会“逃跑”的章鱼
《科教·纪录》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