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纪录片跨文化话语

全球化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方向,新技术带来新机遇和新可能,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正在撼动西方世界原有的领先地位,西方中心论正在被破除。神秘的东方国度自然而然地进入西方视野,成为被选择的纪录主体,中国题材成为国际视野下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BBC作为英国老牌媒体,在西方乃至全世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BC以“他者”身份进行的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征,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其中,BBC纪录片的制作对中国题材的兴趣不断提升,其表达内容不断深入,从单纯展示式地介绍中国现实和发展情况,向着不断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方向前进。BBC纪录片将中国更加多元立体地呈现给世界观众,对世界各国的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文化价值的流变:经历双向文化折扣

纵观BBC纪录片中对中国题材内容的创作,总体上为受众呈现了一个多元的中国文化形象,既有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也有现代社会发展进步。但在跨文化传播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文化折扣”现象。文化折扣形成的前提首先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发生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区域之间,那么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就可能使产品价值形成缺损,也可能得以强化。

对于西方文明中的受众来说,无论是中国作为传播者还是西方媒体作为传播者,对这一东方国度的文化内容和历史习俗都会产生接受上的障碍和理解上的偏差。中国文化进入国际视野面对的价值观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必然要接受的问题,中国题材内容的输出,必然要经历此一重“文化折扣”,是一种中国文化价值的缺损。然而,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作为外国媒体的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样被中国本土受众所观看。在这一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观众观看西方制作的讲述自身文化的影视作品,是接受从西方视角讲述的中国故事。这满足了中国观众想要了解中国在国际语境中的文化形象的好奇心,使在跨文化传播中作为被传播对象的主体能够接受西方文化传递的理念,相对于“文化折扣”,达到“文化增值”,是对文化价值的强化。

在面对这种双向的“文化折扣”问题,一方面是在西方语境中出现的真正的文化折扣,是体现中国题材内容在文化理解和价值传递中的;另一方面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作为受众我们乐于接受西方视角展现中华文化的影视作品,能够给予其更多文化赋值,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如何将这种较好的传播效果推广到世界范围,以一种怎样的表现方式将因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造成的文化折扣最小化,将优质传播内容和文化产品的打折损耗问题最小化,减少受众的理解障碍和认知困难,是当下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BBC纪录片在选题制作中,极力避免这种文化折扣现象,选取在文化上具有共通性、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题材,使受众对作品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将文化折扣最小化。春节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接受程度最高的中华节日,是在各种传统节日文化输出活动中,较容易被世界各国受众所接受的中国节日传统。因此,以其为表现内容的三集电视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有着较好的传播表现。该纪录片用西方主持人的讲述,以陌生化的视角,带领国际上各国的观众进入中国的春节景观,成为跟随数百万中国人回乡过年的参与者,深入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核,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凝聚力,也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快速发展的深层文化原因,为世界呈现出一副现代中国喜气洋洋过大年的影像纪实之美。本片通过连通人类对家的共同情感来减轻文化折扣,将与春节相关的中国传统精神融入到一个个案例中,解释了思乡文化现象产生的前因后果,有利于非中华文明的国家的理解和接受。

视觉内容的传达:善于使用文化符号

BBC在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时,善于使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符号。索绪尔最早提出符号是“二元”的,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所指“指向被联想到的事物,是作为物质载体而显现的符号背后的意义,是受众心理上创造出来的意义”。在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呈现上,BBC的拍摄手法和视觉内容传达非常注重强调文化特征,尤其强调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一些特殊指向的符号的使用,不仅是为了传递信息,而且还隐藏着创作者的深层主观动机。

作为西方视角的创作者,BBC纪录片在分析中英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时,受其主观态度的影响,在符号运用上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于中国的文化形象判断带有西方的刻板印象。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BBC探讨了中西式教育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的差异,该片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讨论。

一方面,该片在表现中国教育方式中,在影像上选取了一些具有隐喻的非语言符号,将受众的思维导向预设的观点。例如,统一着装规范,让英国实验班的学生穿上统一制式的校服;开展集体活动,如选班长班委、集体大扫除、升国旗、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等中国特色的活动形式;制定课堂纪律,老师灌输知识,学生上课不能说话等。这些符号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展现西方视角下对中国教育的符号化标签。在片中英国的社会语境中,很容易将西方受众的关注点导向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而作为国内受众则会认为,英国教育存在巨大缺陷。这种“高符号化”的表现手段,对符号本身的选择和概括,体现了创作者的理解和态度,在对中式教育的呈现上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导向性。

另一方面,BBC站在西方立场上,受限于其本身的文化习惯,从英国社会的“刻板印象”理解中英教育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地社会环境和舆论态度,但从整体上来看,并非对中国教育的真正认识。例如,片中将中式教育中的作业、提问和考试等符号化,认为这是一种机械性工作,而非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以一种身处先进地位的思想视角审视着中国教育。片中,英式学校博航特的教导主任说,“中国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我们想要确认第一这个变化是什么,第二是否可以将其融入我们国家的课堂之中。”创作者的预设观点隐藏在符号第一层意义中,但中国教育是否优秀不需要英国评判,中国教育模式也不应该成为被西方点评的对象。

该片将中国教育符号化堆积起来,使西方受众对中国教育的理解浅表化地生成为“穿校服”“升国旗”“考试”“做作业”等表象的符号。虽然迎合了西方受众的自我优越感,但是在客观上也点明了英国教育质量不断下降的发展形势,引起其社会舆论的反思。但同时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该片既迎合了本国受众的刻板印象,又在结尾以中国学生获胜的欢乐中满足了中国作为被讨论主体的自尊心,达到和谐完整的节目效果。

他者话语:试图建构中国形象

BBC以他者视域进行纪录创作,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他者话语叙事下的中国故事。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了解中国的意愿愈加强烈,中国成为最新的节目题材。但总的来说,相比于英美发达国家,中国是近几十年迎头赶上的新兴国家,在文化上缺乏话语权,所表现出的在国际语境中的文化参与程度,显然与其五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和当代综合经济实力居于世界首位的成就不同步。因此,世界了解中国,只能通过西方掌握文化霸权的媒介进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始终受限于其视角和态度。

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对中国题材内容叙事的话语选择上,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从观察介绍到参与深入的发展变化。在纪录片使用的话语态度上,虽然在逐渐积极地反映中国文化的正面内容,但本质上还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在跨文化传播中,BBC纪录片作为他者的话语始终是一种具有支配地位的他者话语。这种话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但实际带有近现代以来西方主观的思维惯性,将东方看作欠发展的、落后的、充满社会问题的地区。BBC通过其他者话语试图建构中国形象,但这只能是一种尝试。

他者话语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是力量有限的,考虑到不同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隔阂以及西方对东方在认识上的刻板成见,他者话语的局限性表明,在建构中国形象的过程中,他者只能是尝试。虽然我们可以参与到他者的话语中,改变他者话语态度,恰当利用那些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机会,实现自我叙述和他者话语之间的互动。然而,最终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主动向世界介绍中国,为世界呈现立体多元的中国国家形象。

猜你喜欢

纪录片跨文化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