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秒钟》:写给电影的情书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艺谋小人物胶片

作为中国新时期电影的领军人物,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传奇,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艺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78班”摄影系,1983年,担任摄影师的他和导演张军钊合作推出了电影《一个和八个》,宣告了“第五代导演”的诞生。1984年,与陈凯歌合作拍摄的《黄土地》,成为第五代导演的扛鼎之作,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数十项国内外大奖。1987年,张艺谋在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作品《老井》中担任主演,该片让他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帝。1988年其导演的处女作《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这次获奖成为复兴时期的中国电影横扫欧洲重大国际电影节大满贯的一个开端。此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归来》《我的父亲和母亲》等作品相继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佳作。

这位集摄影、表演、导演于一身的电影传奇,多以独特的影像符号、纪实的故事叙述、现代电影语言,映射出中国当代意识形态的状况,影响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本体美学浪潮,更使得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逐渐走向国际,在国内外电影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秒钟》作为张艺谋的返璞归真之作,叙述了一个关于电影的故事。张九声是一位从农场逃出来的劳改犯,跋山涉水穿越茫茫沙漠只为看出现在《新闻简报》中一秒钟的女儿;刘闺女为了给被霸凌的弟弟做一个灯罩而不得已去偷电影胶片;范电影是一位放了一辈子电影的放映员,这份工作让他备受尊重,却无法让他释怀自己的儿子因喝了电影清洗液而智力受损一事。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了非常朴素的影像基调、精练的台词,极具现实风格,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状态,并且选取了胶片这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影像返璞归真。大历史背景下,三个人物的命运折射出了导演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和悲悯之心。张艺谋古稀之年的这部作品也是第五代导演饱含创作热情的诚意之作。

返璞归真:纪实主义与胶片情怀

《一秒钟》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众多的作品中相对沉静平实、自然朴素的一部影片。正如张艺谋所说,创作过程中用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方式,让他朴素地呈现一种自然的状态。这是一部克制的影片,全片颜色的饱和度抽调了30%,一个接近于自然的色彩还原。在片中有几处张九声和刘闺女走在沙漠中的情景,本可以通过色彩亮度和光线明暗把沙漠拍得更美,但是导演舍弃了这一技法,而是去呈现最自然最纪实的状态。如果说《红高粱》中那一抹抹红色造型象征着豪放、张扬和反抗的血性生命力,那么,张艺谋在《一秒钟》里通过蓝色和黄色的克制性的处理,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更加饱满充实。在那个满是伤痕的时代,导演塑造的电影视觉造型与之更加契合,并且着重回归到干净纯粹的简单叙事。三个人,发生在两天两夜的故事,有人看电影,有人偷电影,有人放电影,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这三个人物之间的羁绊,如同电影放映机上的轮轴一样,牵动着整部电影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走向。

胶片不仅是张艺谋导演独特的经历和个人情怀的体现,也是如今数码时代对胶片时代的一种致敬与眷恋。为了彰显这种仪式感,导演找到了经历胶片时代的工作人员,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记忆,张艺谋要求“每样道具都要经得住镜头的拍摄”,片中所有的道具力求真实还原,包括幕布、放映机、礼堂等。片中对于胶片的“抢救环节”过程堪称华彩乐章,从转移、清洗、晾晒、吹干都呈现了非常壮观的空间场景。因此张艺谋说这是一部拍给电影的电影。胶片更是整部影片中蕴含的影像元素,尤其是影片最后的那两格胶片被风吹走,渐渐湮没在无情历史的荒漠中,高考恢复了,未来一片灿烂,血色黄昏的过去也在两位主角释然中随风而逝。胶片时代结束了,它是一代人的情怀与回忆。它离我们远去,但电影人对它依然心存怀念和敬畏。电影人会用胶片帮人们记住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悲悯之心: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一秒钟》继续沿袭着张艺谋导演一以贯之的生命主题,将“个人”故事与一段严酷的政治历史有机的缝合在一起。正如《菊豆》中杨天青和菊豆悲壮、惨烈的爱情,是那个时代的礼教约束对人的压抑和吞噬;《活着》讲述了福贵和家珍一家的遭遇是个体在时代面前无法掌握命运的悲痛;《归来》中陆焉识与冯婉瑜始终在5号苦苦等待,“失忆”的婉瑜象征着对那个时代的伤痕和反思。

而影片《一秒钟》中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从懂摄影和修复胶片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受过到良好知识教育的知识分子,因“被整了”而沦落成“坏分子”关在农场里,只为看出现在《新闻简报》中一秒钟的女儿,穿越一望无际的沙漠来到二分场,虽然看到了影片中的女儿,但最后还是被抓捕回去。张九声的家庭遭遇是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缩影,刘闺女看似倔强,但在和张九声绑在一起说的那句话“我想我爸爸了”。“父爱缺失”带来的成长心酸暴露无遗,但是在这里二人得到了共情,涕泗横流。剧中“复杂”又善良的范电影,他的儿子是他心中难以和解的苦楚,他顺应了时代,为保全自己放映员的位置,嫁祸洋河,举报张九声,在群众面前摆架子。可这都是那个特定时代阶级社会上行下效的痕迹,但他又很善良,在张九声将要押回农场之际,他冒着生命危险赠送他女儿的胶片。三个人物,在写实的画面和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中更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用艰难又深沉的“父爱”达到了精神的上的共情。很多人认为那两格胶片终究湮没在漫漫黄沙中,可这正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解读。当鲜活的生命被吞噬,人们只能通过历史的书写去还原真实,但事实却是历史的长河是由一个个小人物汇聚而成。张艺谋作品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发展,这种人文关怀和悲悯之心也是电影创作的信念。正是因为这种小人物身上的生命力和厚重的爱,会不可抑止地超越电影单薄的声光,穿到观众的心底里。这种超越了技巧的情感,正是伟大电影存在的价值之一。

永葆敬畏:写给电影的情书

与其说这是一部大历史时代下三位小人物的故事,不如说这是张艺谋导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的一部回归电影初心的作品。片中不仅有导演对胶片的眷恋与回忆,还有在那个精神文明极度匮乏的年代看电影的记忆。为了这部影片,张艺谋启用了合作过二三十年的老搭档,与编剧邹静之合作了十几年,与摄影系赵小丁合作了二十年,这些都是经历过胶片时代的老电影人。并且张艺谋自己作词,请来了来自青海的老艺人自然吟唱。唱绵延的长城、蜿蜒的黄河、归家的人。人声淡淡飘散在沙尘里,有超脱时空的自由。为了尽可能真实,电影团队专门找到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1975年摄制的第二、三期《新闻简报》。而张九声女儿在粮店出镜那段则是他们拍摄的。拍完之后,他们发现中国大陆已经没办法冲印胶片,特地送到台湾地区冲印,再进行做旧镶嵌。胶片时代,代表了一代人的情怀与回忆,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秒钟》是张艺谋对胶片时代的一次致敬与眷恋。对于70岁的张艺谋来说,他依然心存怀念与敬畏。就像张九声冒着生命去追求的一秒钟,不仅是一秒钟镜头里的女儿,还有更多的是电影人的执着与追求。如今短视频、融媒体的时代,改变了年轻观众的观影方式,有谁更在意电影放映的过去和沿革?《一秒钟》的价值在于,现在看已70岁的张艺谋依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回归初心,拍了这样一部光影记忆的电影。只有电影,能让一秒钟成为永恒。

如今已古稀之年的张艺谋仍饱含创作初心与热情,刚刚完成《一秒钟》的电影宣传,其谍战片《悬崖之上》和反腐片《坚如磐石》2020年业已杀青,而即将开机的是以抗美援朝狙击手为原型的《最冷的枪》。张艺谋的作品总是能带给你惊喜和期待,你永远猜不到他下部影片会是什么。就像过去人们看到了《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纪实化影像风格的作品,也惊叹于《英雄》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序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他总是饱含创作力去拍摄,与时俱进,常变常新,让人永葆期待。

结语

张艺谋导演的一封亲笔信,是关于对电影的一些感悟与思考,信中:“总有一部电影会让你铭记一辈子,铭记的也许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那种仰望星空般的企盼和憧憬。”亦如娄烨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所说:“电影会帮我们记住,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猜你喜欢

张艺谋小人物胶片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作品一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