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语境下反转新闻的狂欢现象研究
——以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为例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女医生德阳巴赫金

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瞬息万变,绝大多数网民并不具备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随波逐流。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反转新闻已然成为网络舆论场中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干扰着网民的判断能力,刺激着“软暴力”的产生。

反转新闻,顾名思义是“反转”与新闻的结合,目前学界并未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反转新闻是指新闻报道的主题、结果、全貌与最初报道情况呈现出部分或全部相反,随报道的深入大量客观事实呈现在受众面前,导致受众的立场与态度发生截然相反的转变。

2018年8月20日,四川省德阳市安姓医生在游泳池疑似被13岁男孩摸臂。在涉事男孩拒绝道歉的情况下,同行的安医生丈夫前去教训了男孩。得知情况的男孩家属在更衣室与安医生产生冲突,安医生丈夫予以报警处理,在警方的协调下安医生丈夫现场给孩子道歉。次日,男孩子家属去安医生及其丈夫单位闹事,要求相关单位应开除处理,并把前一天安医生丈夫出手打人的视频以及其个人信息公布在网上,经由一些微博大V的转发引发社会关注。8月25日,安医生无法承受网络暴力,选择自杀。与此同时有关事件的细节被披露,引起社会关注,舆情一度反转。

狂欢理论

前苏联著名学者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两篇文章中提出了狂欢理论,并从“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三个维度详细解读了该理论。

首先,狂欢节原指具体的节庆,即在基督徒参与封斋期之前设立的节日。而巴赫金升华了狂欢节的定义,认为对一切带颠覆性和仪式化的活动都可以称为狂欢节。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核心特征是“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与教会统治下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生活处于对抗状态的存在,所以称其为“第二种生活”。其次,所谓“狂欢式”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的总和”。可以说狂欢式使狂欢节脱离了固定的时间节日和地点广场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滲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式。而狂欢化则是狂欢理论中的中心术语,但并没有在巴赫金的理论中完全成型,具有抽象的符号学意义。

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中的狂欢现象

狂欢的独有范畴:用户距离感的消失。作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微博,相较于微信和QQ,用户更容易分离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形象与虚拟空间中的身份“符号”。在这里网民脱去了生活的束缚,在没有等级、没有地位和身份的空间中自由的交往,所有的流程没有任何的限制,此时的微博成为了狂欢广场,并不断拉近用户的距离。

在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中,权威媒体与微博大V、用户与用户之间是处于平等关系甚至是处在亲昵关系当中。当坐拥百万粉丝的@德阳爆料王首先爆出德阳女医生丈夫打男童事件引发关注时,未经核实事件原为的权威媒体@中国青年报等纷纷跟风报道,造成舆论热度的进一步攀升。此时的媒体并没有考虑社会责任和义务,只是自然地把微博大V看做是可靠的信源,进而转发报道,造成舆论场上众声喧哗,舆论态势此起彼伏。而此时的网民同样处于非理性状态。他们有时会站在道德高地审判(人肉)涉事人员。如“这比遗照来了”“李思涵?长这样?”“德阳一家贱人逼死安医生这是信息请你们一家贱人血债血还”等粗俗的配文和事件当事人的详细信息频频出现在网民转发的博文中,有时也会站在所谓的“受害者”的角度同情其遭遇。可以说网民的亲昵关系不仅表现在负面话语的特征中,还体现在站队和共同声讨“罪人”人的行为当中。

狂欢的嬉笑方式:“双重性”的笑。巴赫金认为,社会发展之初,人类会从两种角度去理解生活和世界,一种是庄重且认真,另一种是轻松而滑稽。而狂欢节便是民间“滑稽”文化的表现,即所谓第二世界,其核心是嬉笑。

在德阳女医生自杀的事件中,微博空间中弥漫着嬉笑的气氛,同时也具备巴赫金所说的“双重性”的笑,它既是欢笑也是讥笑,既是肯定也是否定的。从事件之初网民指责和人肉女医生再到同情自杀医生,网络暴力男童一家。其整个舆论行为可以认为是网民的狂欢行为。如最先爆料该事件的博主——@呜Mmmm在博文中称:“快来看,水利局员工公开殴打未成年人,把娃娃往水里按,想害命。就因为孩子游泳不小心撞了他老婆,并且立即给他老婆道歉了,他还这样,还说我是因为爱老婆才这样!”这种“笑”是针对当事人袒护妻子动手打人行为的嘲笑,也是揭露水利局员工不当处事方式的讥笑。而随着女医生不忍舆论的压力下自杀,涉事男孩及家人便陷入了舆论漩涡,此时的网民言论是围绕着小男孩在进行。如@倭瓜超人:那小孩要是留他长大可能会开滴滴[微笑][微笑]、@什么名字啊哈哈哈:“有传送门吗?真想知道那个小崽种学校同学怎么嘲笑他”。这时的笑是复杂的也是包罗万象的,有恶意搞怪男孩子的嬉笑,也有对男孩的遭遇而露出的冷笑。

狂欢的语言特征:粗鄙化。“不拘形式的狂欢,语言是制造狂欢气氛和狂欢感受的关键。”在第二个世界中,狂欢者们将消除距离感,从而塑造新的语言——广场语言,广场语言脱离了规则与等级的束缚,以及一般语言的种种清规戒律,而变成一种仿佛是特殊的语言、一种针对官方语言的黑话。

在德阳女医生事件中狂欢语言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是语言的粗鄙化,即将现实生活中话语进行降格,把庄重的变成滑稽的,把精神的变成肉体,使语言与身体下部器官、排泄物、性行为等关联起来。比如在事件发生的初级阶段,即安医生丈夫打人视频曝出的刚开始,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中充斥着类似于“这种人肯定没有孩子”“这种货哪能生出孩子”“男人无脑女人为祸”等负面信息。再到8月25日安医生自杀的消息出现时,网民的“攻击”目标转为了男孩一家,但是声讨形式和话语特征却没有改变。如@随风而动的你:“气得我打开微博骂一条,小畜生李思涵,老畜生一家子,下辈子给安医生赎罪吧”,又如@圣波多尼加拉瓜农:“德阳医生自杀案今天开庭在豆瓣看到一句话:老畜生生小畜生,牲牲不息!”可以发现,网民的语言在事件反转前和反转后都有明显的粗鄙化和过激性,他们多以自身的快感为前提,塑造一套独一无二的话语系统。

狂欢的戏谑方式:脱冕与加冕。“狂欢节上的主要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在加冕仪式中,与国王有着天差地别的角色:小丑、奴隶,正是加冕的人物,“冕”本是意味着权利的象征物,在这个仪式上却要授予奴隶和小丑。而脱冕仪式恰好相反,在脱冕中,狂欢者要夺取脱冕者的冕冠,扒下其华丽的服饰,消除所有的权力象征物,然后对他进行嘲笑和殴打。

对于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而言,每一次的狂欢都是针对事件当事人,而这些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处——良好的社会身份。媒体和网民在发布情感性极强的信息时多会包含相关人员社会身份的信息,如医生、水利局员工、律师、走关系、靠人脉、有背景。在狂欢式中,一切被狂欢体以外等级世界观所禁锢、所分割、所抛弃的东西,复又产生接触,互相结合起来。在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的狂欢中,出现了明显的高尚、权威与普通、渺小所对立的两面。在事件引起网民关注之初,医生和水利局员工与“不慎碰撞”别人却被教训的男孩之间具有明显的对立关系,而这矛盾恰恰折射出权贵的欺压与平民无力感的假象。此时的狂欢便把现实生活中无法戏谑的身份引入狂欢广场,摘去他们的冠冕进行殴打和嘲笑,而处于“弱势”一方的男童却被加冕予以追捧。而当事件反转时,网民借助孩子一家有权有势、伤害无辜人为由,自然推向了狂欢广场的中心,而戏剧性的是此前被殴打和讥笑的一方却重新获得加冕,得到尊重。

微博狂欢动因分析

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此次重大社会热点事件发现,非理性的舆论行为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关键,也是目前网民面对反转新闻时的表现方式。

在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中,水利局员工打人、女医生自杀男孩家属闹事等“戏剧性”的信息是吸引网民眼球,联结个体,汇聚成“群”的前提。当网民接收具有强烈代入感的上述信息时,便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价值取向选择立场,并通过发布、转发对女医生及其家属或者小男孩一家的看法来表明态度,持相同立场的网民便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临时的群体。其结果便是观点被强化、群体情绪被激化,非理性的舆论场自然形成。在此次事件中,网民的非理性舆论行为具有语言的粗鄙化、“抱团取暖”“娱乐至上”等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是网民在面对反转新闻时,并不评价新闻事件中的说法或呈现的内容是否属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在探寻是否符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感受,所以非理性舆论的形成是与网民的情绪倾向有关,而真相似乎成为了无关紧要的存在。

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受众的媒介素养不足。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端的即时性、便捷性以及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促使新闻报道同样以“短视频”“短文字”、图片新闻等形式去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其优点是可以及时发布信息,而缺点是发布的内容具有片面性和虚假性的可能。而身处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受众,缺失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批判以及合理应对的能力的情况下,容易迷失在反转新闻的“漩涡”当中,其结果便是随波逐流尽情“狂欢”。其次,公众公共参与的缺失。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很难形成动态的交互过程。而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之后,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网络世界成为了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但是因长期缺失话语权以及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造成网民应对公共事务时会表现出消极的行为。

结语

“反转新闻”的出现,造成网络舆论生态的破坏,媒体公信力的不断下降,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反转新闻”的出现并非坏事,它的出现是网络技术和媒体快速发展的体现,而如何去正确的应对反转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需要新闻传播界思考和解决的。本文利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去探究受众在面对反转新闻时的表现方式,并认为网民的媒介素养不足以及公共参与的缺失是形成非理性舆论行为出现的根本。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则是下一步应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女医生德阳巴赫金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女医生演义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白痴疗法
●求●医●记●
近代革命话语中的“女医生”
车祸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