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影》中父子深情赏析

2021-11-13苗佳琦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朱自清父爱背影

苗佳琦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叙事抒情散文,成为了中国父子情之间的典型代表。在《背影》一文中,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浓烈的爱意表达,有的仅仅只有一份平淡、普通却又深刻的父子真情,通过简约的白描,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深刻感情。

一、时代生活背景下的父爱艰辛

在对《背影》中的父子情进行赏析之前,我们要先明白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住作者在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动态。当时的朱自清还在北京上学,听闻家中祖母去世,于是与父亲约定好在徐州见面共同回家吊唁,最后在南京站各自分别。《背影》主要是朱自清回忆往事所作之文。文中第一段明确指出了故事的背景与家中的遭遇,家中祖母过世为家中带来了忧伤的气氛,与此同时,父亲的差事又交卸了,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再回老家,所看到的不过是满院的狼藉,父亲为了操办祖母的丧事东奔西走,变卖家产。在这种惨淡的境况中,父亲所挑起的重担已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即使是这样,父亲还是告诉“我”事已成定局,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二、由小见大,细节之处感悟父爱之深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中,虽然感情没能得到语言的充分表达,但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都体现在了细节之处,对子女的关爱也总是体贴入微。朱自清在《背影》中写到“我”的父亲待“我”有许多好处,尤其是在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现在细想起来还能浮现在眼前。父亲待“我”有许多好处,但是“我”只剪辑了这一个场面,可见这个画面对于朱自清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影响,父亲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背影中,朱自清看到了父亲一生的操劳,也看到了对于自己每时每刻的关爱,这个背影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的描寫无不向读者传达一种父爱之深沉。在这个细节刻画上,与孟郊的《游子吟》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在《游子吟》一诗中,也没有对母爱的描写,仅仅是从“临行密密缝”等动作上表达出母亲对于儿子远行的担忧,也无须再用语言进行刻画了。《背影》细节之处的描写,父爱的感受也更为浓烈。父亲送“我”上火车,给“我”买橘子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正是这些平常的小事把“我”心中的弦给触动了起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话就很好地描写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同时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子相处模式的体现,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往往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细微关怀,从而产生共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每次读佩弦兄的散文时,我都会在想,他这样的想头,我不是也有过吗?但是他狠狠地抓住了”。正是因为朱自清善于抓住细节,引起读者共鸣,才能让我们阅读时常常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慢慢地回忆起父母在平时对我们的关爱,从而让我们动容甚至于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懊悔。

三、构思新颖,传统父子之情的别样呈现

《背影》中没有浮夸的词句,无论是在叙事还是抒情上都十分简单,但是在这简单的描述中却有着十分新颖的构思。父亲的背影是全文的亮点,为了刻画好这个背影,朱自清在对父亲的背影作出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时,围绕着背影进行了上下文的铺垫与衬托,如在开头的时候,叙述了“我”和父亲一起回家给祖母奔丧,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只是一个交代故事起因的描写,与背影没有任何的联系,其实在朱自清的文章结构构思中,这段的描写是为了给全文奠定一个悲凉的感情基调,父亲的背影不是在寻常日子出现的,而是在这种凄惨环境中出现的。通过渲染出暗淡的氛围,与父亲对“我”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父爱的伟大。在文中,父亲所面临的不单单是祖母的过世,还有失业借钱的情况发生,但是他还是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父亲对“我”的关爱,例如送“我”上火车,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吗?不是的,这并不是非做不可的,又如爬过铁道去买橘子,这件事情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很容易做到吗?也不是的,这不是他力所能胜任的,但是为什么父亲还是愿意为“我”去做呢?因为在父亲的心中,这些都是他必须要去做的事,是他对于“我”的责任,不做他心里难以得到安慰。他做得那么的认真和心安理得,自然得好像就是他该做的事,如文中所写攀爬过铁道,父亲的身体又胖,吃力得很,然而在过了铁道之后,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在父亲的心里,只要照顾好了儿子,管它什么劳累、病祸都不是问题。在全文的烘托下,父亲此时为“我”所做出的事情比在顺境中做出的事情珍贵得不知高上几倍,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背影”可不是寻常的背影,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意义深刻的背影。文中父亲送“我”上车站一段,通过“我”与父亲两方面的描写,互相衬托下让读者体会其中内涵。在父亲的角度上,他觉得他必须亲自送儿子,但站在“我”的角度上,“我”认为“我”已经20岁了,往返北京多次,已无要紧之处。父亲的心思儿子不理解,所以当与脚夫谈价钱时,儿子认为父亲的话说得不够漂亮,在嘱咐车上茶房时,又暗笑其“迂”。然而事实呢,其实父亲比“我”更明白“他们只认钱,托他们真是白托”,可是父亲爱子,所以也仍然愿意多一嘴,而“我”却嫌弃父亲的行为,在这里,“我”并不是不爱父亲,而是“我”对父亲的行为不够理解。随着父亲的背影出现,“我”感悟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在看到父亲就算吃力也要爬过铁道时,“我”明白了父亲所做的一切,而“我”所流下的眼泪,是忏悔的眼泪,是惭愧的眼泪,也是对父亲感激的眼泪。全文构思精彩,通过父子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让文章跌宕起伏。

四、文意深刻,强烈的教育意义色彩

《背影》作为初中生必读的一篇散文,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学习朱自清笔下的父爱,感染了一代代的学子,它所表达的父爱反映出了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在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待这篇文章,从而明白其中真正的精神含义。朱自清在文中是这样写父亲的:父亲是一名知识分子,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力更生,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他失业,家道中落,生活也愈加艰辛。这不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社会的阴冷、生活的不易,丰富了文章的思想性。

五、文字平实,质朴文学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共鸣

《背影》所采用的叙事手法皆是白描,没有过多的粉饰以及装点。虽然全篇都在写父亲对“我”的关爱,但是却没有出现一个“关爱”“感激”的字眼。在文中,我们也看不到任何华丽的辞藻,有的仅仅是平实的语言。但是作者在每一句的构造中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让我们感受到质朴的文字中引起的共鸣,已无须再过多点缀。如文中送行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儿。”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文字考究可见一斑,“说定”一词看似好像换作“说过”也可以,但如果是父亲“说定”后,还是选择送了,这其实是说明了父亲的说而不定,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父亲内心的矛盾心情。文中“熟识”一词的应用,表明了父亲觉得这个茶房是可以信任的,但是父亲依旧“甚是仔细”,再三地去叮嘱茶房,生怕茶房出什么纰漏,此外,根据“仔细”一词也可以看出父亲已经把能想到的细微末节全交代了,可他还是颇踌躇了一会儿,通过这些词语的应用,我们可以感受到,词语虽然很平常,但是却用得恰到好处,将父子之情绘向我们声绘色地展示出来。

《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其朴实的笔调打造了一个出色的情感直觉造型,人们可以从中看出父怜子、子爱父的感情色彩,虽通篇不见任何一个关于“爱”的文字,却真实地唱出了一曲父爱之歌。《背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夸大宏伟的结构,有的仅仅只是一个儿子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感受父亲的舐犊之情,同时,儿子也深深地爱着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这些质朴的文字塑造出了一份真挚的传统父子之情,当我们每每读起《背影》,就会对默默无闻的父爱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对世间最普通也是最珍贵的亲情的感动。

猜你喜欢

朱自清父爱背影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两个背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背影
背影
父爱如山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