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思想审美意义新探
2021-11-13蔡燕兰
蔡燕兰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这个名字无人不知,他是一位田园诗人,主要通过对原生态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来凸显诗歌的艺术境界以及和谐、真淳、自然的审美情怀,本文主要围绕着陶渊明田园思想的审美意义展开探究。
一、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审美思想
(一)心境与自然的融合之美
熟悉陶渊明的人经常会将其称为“自然之子”,他打破了世俗眼中的小天地界限,仿佛世间的纷纷扰扰都与他无关,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一团和气,人、物、我悠然自得、和谐相处。陶渊明习惯于将自己的气运和胸襟灌注于外物,使外物情趣更加丰富,生命更加活跃。与此同时,他也会借助外物的情绪和生命进行自我补充,以达到扩充自己胸襟、气运的目的。对陶渊明来说,回归自然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这种关系进行考察不难发现,陶渊明的田园诗实现了对诗歌题材的全新开拓,他能够将人们带入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正因为他的自然追求,才让诗歌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自然韵味。在他的田园诗当中,总能让那些自然之心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陶渊明的很多诗歌都能够将其言行和心境展露出来,而这也是他的气质所在。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歌进行阅读,不难发现很多诗歌中都凸显着自然之情、自然之物,幽兰、青松、秋菊等花草树木,平泽、南山、山涧等自然山水,都是他的所爱之物,同时也是他眼中的审美对象,将这些美的元素写进诗歌中,也会赋予它们全新的诗意。
(二)情韵真淳之美
首先,陶渊明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眼前的美景,他总是喜欢直抒胸臆,因此,经常被人们看作性情中人。在《移居》中,陶渊明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淳朴关系、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以及当时的心情和状态淋漓尽致地展露了出来。除了那些田园诗歌,还有很多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如《移居二首》中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阅读这类诗歌时,也能够感受到陶渊明在情感上获得的满足。
其次,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当中,除了对相邻情感进行叙述,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触,以《归园田居》为例,表达了陶渊明归园之后的愉悦心情,这些都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同时也袒露了自己的个性,“一去三十年”,情感色彩十分丰富、浓重,这是对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坦然表述,同时也增加了田园诗歌的真淳格调。
最后,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还有很多描写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也从侧面凸显了他的思想审美内涵,以《西田获早稻》为例,其中描写了他对长时间劳作的体验,向人们展现了生动的农村田园生活图画,这也使得他的田园诗歌作品散发着芬芳的泥土气息。
(三)典雅古朴的语言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真诚、自然特性都是通过语言来展现的,质朴、自然的语言是他的特色风格,其诗歌很多都是口语化的表达,语言精练、质朴,但往往能够展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从而展示了陶渊明在语言上的特有品质。同时,他所描绘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例如桑麻、豆苗、鸡犬、村舍等,他很少会采用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大多以白描为主,既自然又朴素。在《归园田居五首》当中,他便运用了一些古朴、浅显的语言,对农村生活的氛围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这样的描写在他的田园诗歌中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他典雅古朴的语言之美,还表现在对叠字的应用方面,这些叠字的应用既贴切又自然,能够对景物原貌进行直接叙述,既逼真又生动,将山村的恬静风光描写得十分入神,这些都与叠字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对叠字进行应用,陶渊明还经常采用偶句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抒发,且都会在五言诗中应用,这样的句式能够为他的情感抒发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会带给人们一种自然、轻松、和谐的良好感受。
(四)别致清新的图画之美
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进行阅读,我们发现,很多内容都如同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他的诗歌经常会带给人别有韵味且清新自然的视觉美感,这主要是因为陶渊明特别善于运用语言对自己的审美情感进行描写,为人们呈现很多自然清新的常见事物,将人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实现对本色的自然诗意化。在陶渊明的笔下,虽然很多景色都是农家常见的生活,但他却能够在不经意之间通过简单勾勒,将自己的情感通过图画意象展现出来,使自己和人们都能通过大自然的质朴和清新获得审美享受。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当中,很多是将心灵的生活和身体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他能够将平平无奇的劳动场面和朴素宁静的乡村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精雅平淡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将田园描绘成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情感的生活画面,这些都能够让人们在阅读诗歌的同时产生一种细腻的审美感受。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在经过陶渊明的描绘之后,变得栩栩如生、诗情画意,且不同的美景元素还能共同构成朴实无华的乡村图画。通过阅读这些田园诗歌,能够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良好感受,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二、陶渊明田园思想审美的现代意义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人民幸福指数最低,而这也从侧面凸显了物质生活的丰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承受着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情的冷漠、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高度机械化发展的结果,它不断驱赶着人们向前奔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田园生活那种富于情调又优美的生活方式逐渐被破坏,身处于当代社会的人们,更加需要一种精神引领,以此来驱散心中的种种不安。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歌当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探究,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即便是处于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要学会发现日常生活当中的美。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当中,人们经常会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物质生活的追求上,但很少有人能够停一下脚步,发现生活中的隐藏之美,陶渊明那种回归田园的自然形态,对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难实现,也许他的田园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惬意和舒适,只是因为他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并能够从中获得人生感悟,从而也会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安抚。在物质生活丰腴的今天,人们更应该停下脚步,留一点精力和时间给自己,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之美,如约上三两个好友到郊外踏青,也可以置身于田园,亲自感受耕种带来的快乐,更主要的是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家人、朋友聊天,对疏远已久的友情、亲情进行联络,这样才能够让奔波于快节奏社会的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惬意。
第二,要建立起完善和谐的人格结构,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同时这也导致人们的内心逐渐失去平衡,尤其是随着通讯工具的日益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疏远,各种各样的不良心态使人们正常的生活欲求逐渐被淹没,怎样才能够在不平静的世界当中保持平常心,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进行阅读,能够带给人们很多启发。在后人的心中,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成为高风亮节的典范,这与他健全、和谐的人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困境当中,他一直坚守信念,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认真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陶渊明身上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十分值得世人借鉴和学习。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的自然情怀能够帮助人们在纷繁的世界当中保持平和心态,在积极进取的同时多一些真情和坚持,少一些浮躁和世俗,从而拥有更加洒脱的心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对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审美意义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其田园思想审美的现代意义。总之,对于身处于快節奏社会的现代人来说,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思想审美进行探索,不仅能够让人们学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同时也能逐渐建立起完善和谐的人格结构,使人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平常心,增添生活格调,在拥有洒脱心境的同时获得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