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的重要性(外一篇)
2021-11-13孙天行
孙天行
何为教养?利哈乔夫已经阐释得十分明确了:教养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敬重。那么,教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教养的重要性在于它体现出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能为我们在社会中争得一个崇高的地位。然而,教育和教养真的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吗?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次社交活动中,来了很多人,众人闲聊,夸奖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渊明。这时,有人问:“谁是陶渊明啊?”听完这人的问话之后,有人哈哈大笑,说:“你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啊!”此时又有人开始滔滔不绝,从陶渊明的生平谈起,接着旁若无人地一口气背出来陶渊明的诸多诗句,继而又介绍了世界各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看法。故事中,询问的人是初级没有教养,因为他不读书;大笑的人是中级没有教养,因为他不尊重别人;高谈阔论的人是最高级别的没有教养,因为他炫耀自己的知识,认为别人都不如他。我们不能否认后两种人受过所谓的教育,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这就是没有教养!笛卡尔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因此,教养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它不仅仅教会了我们言行适度、平等包容,更为我们自己赢得他人的敬重。
与此同时,教养还反映出一个人对世间万物的敬重。教养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更像是一种重塑自身的秘密工具。假如一个男人不拘小节,说话很直接,但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知恩图报、勇于担当,我们仍然觉得他很有男人味;假如一个女人不是很时髦,不懂得言谈的技巧,甚至貌不惊人,但却有一颗善心,珍惜周围的一切,做到尊老爱幼,我们仍会觉得她是位淑女。杜子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舍己为人是教养,于谦“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济世情怀亦是教养。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精神的教养,幸运的人用作装饰,而不幸的人用作庇护所。”因此,我们的心灵如一方田地,外界的纷扰使它杂草丛生,我们只需在心田上种满教养之花,用美德去占据它。
为人处世的礼貌只是教养的面具,崇高的品德也不过是教养的填充物。如若一个人没有教养,只有虚伪的礼仪,那么学问就变成了迂腐,智慧就变成了滑稽,率真就变成了粗俗,热情就变成了谄媚,勇敢就变成了野蛮,反而对自己不利。即使品德得到相当的赞誉,但仍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的教养排在第一位,它是所有事业成就的根本,足以见其重要性。对别人的尊重是我们展现给外界的一种社会教养,而对世间万物的敬重则是展现给自我的一种精神教养,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教养。由此可见,教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类只有拥有教养才能使自己积极入世,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教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
大匠至忍
古語云:“大道至简。”即上乘道理的真谛仅在于一两句话。而“大匠至忍”则是指匠心的核心在于恒心,它不仅意味着坚持行动,更意味着坚定信念。从山东到敦煌,从弱冠到耄耋,“壁画医生”李云鹤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技艺修复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壁画和塑像,诠释着工匠精神。由此观之,大匠之恒心是在尘世中成大器、创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大匠至忍,忍平凡之职业。我们追求劳动者的平等,但现实中各阶层却尊卑不同。从事体力活儿的人时刻都想跳槽,殊不知坚守自己的岗位,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做保洁员的日本大妈新津春子,仅用拖布和抹布,就把羽田机场打扫成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她仔细“雕刻”机场的每个角落,同事们称赞说:“她在干技术活儿。”再不起眼的工作只要干到极致,也有它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只要一心专注,就是伟大的工匠精神。由此观之,爱岗敬业是保持恒心的前提。
大匠至忍,忍岁月之淘洗。“妙手偶得”终究是文人的自谦,“成功需要等待”才是修炼匠心的良方。但是此等待非“守株待兔”之“待”,它是一种沉潜的隐忍,蓄势待发。洛杉矶的建筑工人西蒙·罗迪亚每天除上班外,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他的“杰作”上。尽管妻子离他而去,他却仍专心致志,搜集碎玻璃、贝壳等废品,历经33年徒手建造被建筑界誉为“现代工艺美学的神作”的惊世杰作—华兹塔。“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真正的匠人在时间长河中不断下潜,任巨浪滔天而仍执着坚守,最终高高跃出水面,一举成名。
大匠至忍,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并非手工业者的专利,它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君可见,古有李时珍历尽一生写《本草纲目》,曹雪芹批阅十载增修十次;今有徐立平为火药整形,误差不超过2毫米,北斗升空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真正的匠人匠心不是仅仅依靠所谓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就可炼成的。首先要能“忍”,要忍得了风霜雨雪,耐得住无边黑夜,方能成就大业。时代需要工匠,需要中华匠心,更需要“大匠至忍”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