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的语文课降降温
2021-11-13吕韩玲
吕韩玲
提到《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呈现出的关键词不外乎“综合、主体、探究”等,的确,《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在对当前课堂的“综合、主体、探究”细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一番后,我们也渐渐忧从心来,这些作为新课堂这张专辑的“主打曲”,已是“温度过高”,逐渐濒临“爆炸”。在新课改中如果不能找准语文的位置,就这么恍恍惚惚、虚无缥缈地让语文课“发烧”下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将会迷失真我。因此,有必要给语文课降降温,让其回归语文的“恒温”。
一、降“学科整合”之温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注重资源的开发,视野的拓展,这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仅仅强调学科间的纵横联系,片面追求学科间的整合,这样的所谓“综合”实在是令人担忧。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在上《庐山云雾》一课时是这样组织的:
第一步:讲解庐山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庐山美丽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想象中的庐山云雾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课件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庐山的古诗,反复进行朗读。
整堂课就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全然一副联欢会的“架势”,恰恰忘却了品位文章的“文之美”和“情之美”。這种为了搞人文教育把语文课“异化”为表演课的做法,完全脱离了学科特点,同时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
二、降“主体突出”之温
学生主体的发展无疑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应该在尊重主体基础上,在生动愉悦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大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阅读疑难处,感悟模糊处,内化“卡壳”处精心引导、点拨,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的内蕴世界。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尊重学生,简单地一味地迎合学生游离于表面的肤浅体验。对学生脱离文本和实际生活,不着边际的阅读感悟,不加以“干预”,甚至对学生感悟中出现的“误读”也过分地迁就放任。
老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明明回答错误,我们就不能因为保护孩子的自尊而不去否定。难道指出不足,就一定会伤他的自尊吗?这般“呵护”,只会使其心灵更娇脆。何况虚假的评价反馈给学生的是错误的信息,这种欺骗对学生而言也构成了伤害。无原则的表扬只能让学生飘飘然,模糊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
三、降“合作探究”之温
现在有的教师视合作探究为法宝,盲目地追求时尚。把学生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消耗在价值不大的探究上。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发现这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的成员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
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当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产生“不协调”,而一方面学生有可能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状态,让学生探究学习是首选的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有的把文本中一读就懂、一想就会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自然毫无兴趣,探而无味;有的让学生探究难度大、曲折多的问题,学生望而生畏,探而无果。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探究信息材料的可感性、可操作性,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面对层出不穷的先进教育理念,我们应穿花拂树,寻本溯源,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搞表面的虚伪绚丽,深入挖掘课改理念之真谛。给一度“发烧”的语文课堂降降温,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