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美育巧融合 传统工艺放异彩

2021-11-13王焕伟

学生之友 2021年4期
关键词:藤编安溪工作坊

王焕伟

摘要:安溪县教育局积极挖掘优秀的本土资源,植根“安溪竹藤编”非遗文化,建立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让非遗传承、人文渗透、美劳教育等有机融合,成效显著。2019年4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由安溪第二十小学、安溪第十八小学、安溪华侨职校组成的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荣获一等奖,教育部长陈宝生高度赞誉安溪县传承竹藤编技艺的做法。

一、实践背景

(一)基于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基于乡土特色

安溪竹藤编作为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了审美与造型元素,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安溪已成为“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国家级非遗项目安溪竹藤编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优质的地域文化资源,而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建设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学生发展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面向全体学生,融合“五育”,作为介入艺术兴趣的突破口,培养形成专注学习、勇于实践、文化理解的能力,在这最实用空间里动手动脑,合作创新,自信倍增,美劳同长,必当受益终生。

二、实践做法

(一)组建工作坊县级教研中心

1.完善工作坊组织架构。县教育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选定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十八小学、二十小学为工作坊项目实践基地校。统一制定工作坊项目研修规划《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及竹藤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坊教研中心的成立有效助力指导促进各校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开展。

2.提升工作坊师资水平。聘请全国劳模、非遺传承人陈清河常驻工作坊教研中心和华侨职校,指导师资培训、技艺传承教学。面向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开展竹藤编教学教法轮训,培养一支熟练掌握竹藤编工艺的美术教师,创作了大量优秀竹藤编作品。2019年荣获“探索传承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省级课题研究二等奖,2020年参加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职业教育展示会,集体荣获非遗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二)创设非遗传承联建模式

为了把“非遗”行动作为推进“美育教学”常态化制度化的重积极载体,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等方式来提升我县美育教育工作水平。

1.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美育载体为导向,选择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第十八小学、第二十小学三校结对,创建“大手小手齐心走”的非遗传承联建模式,全力打造竹编美育教学示范带。

2.明确了“三联三共”要求,即:计划联商,策划共议;典型联塑,先进共推;阵地联建,平台共享。如:华侨职校主要提供电子技术指导、十八小学的社团主要展开兴趣活动的展览、二十小学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可撷取比邻藤铁工艺城便利之处进行深入生活,提供原始资料,彼此提供志愿服务、共谋发展。

3.创建非遗传习所,建立起有着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传承方案和配套支持措施的现代传承模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有人传,有地传,有人学”,让遗产不断档。邀请安溪全国劳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陈清河及弟子陈淑华言传身教、辅导示范,让学生欣赏、了解、掌握竹藤编技艺,并配备专业美术老师跟从学习,配合辅导。

(三)建设工作坊课程体系

1.编写乡土教材。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清河大师为顾问,组织人员编写了全县中小学美术校本教材《安溪竹藤编》。教材从竹藤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材料与工具,技法与创新,欣赏与借鉴等领域编写,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2.进行课程实施。全县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课时,全面开设竹藤编校本课程,推进美育的乡土化、普及化。安溪华侨职校系统地将竹藤编工艺专业技术引入课堂,每星期安排两节的竹藤编教学,对竹藤编工艺制作进行技能技巧训练,并率先在国内组织专项能力考核,由市人社局颁发技能证书;各乡镇学校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开展活动,如:在藤铁之乡尚卿全域开展铁艺手工制作课、中国茶业第一镇感德开展以茶为元素的竹藤编茶罐礼盒制作课、借虎邱镇藤铁特色旅游开设小导游培训课等,利用地域产业、地域文化,打造一校一品,促进美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融合。

3.拓宽活动形式。乡土教材是学生传承的依托,而走出教材则是传承的深入,当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才能拓宽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安溪县各大家居工艺企业、安溪县藤铁工艺文化博物馆等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到乡村农家实地学习竹藤编相关知识,体验竹藤编制作流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安溪竹藤编传统工艺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让社会民间艺人、企业行家和有专长的家长参与进来,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创造的工匠精神。

三、成效与探索

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借助多种手段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断创新美育载体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56件工艺作品参加国家、省级展览会并获奖。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工作坊的做法与成效。在思想道德层次上,既增进学生对竹藤编项目的文化了解,弘扬传承工匠精神,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真正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劳动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藤编安溪工作坊
芊芊藤条串起幸福生活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现代室内空间对藤编陈设艺术的应用
预防病毒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RATTAN WEAVING IN NANHAI
除夕夜中的烟花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安溪寿星爱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