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让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完美契合
2021-11-13张大云
张大云
传统文化教育贯穿着整个中华教育史,它弘扬了中华文明,凝聚了国民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它仍不可或缺,仍需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其文化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课堂,扬传统哲学之精华,立民族风气之根本,继千年文化之传承。
一、掌握渗透技巧
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文化经典。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读中国名著。教师要在班上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寓教于乐,要讲究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故事、趣味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点。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文本的含义、缘由延展开来,将学习内容深刻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趣味性将大大增加。兴趣一旦产生,效果将事半功倍。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要灵活多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老师要细研教材,找出课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使渗透序列化。要淡化渗透痕迹,力求贴切自然,要因势利导,有机渗透,水乳交融,春风化雨。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更不能上成政治课。要在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自然和谐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课文中隐含的传统道德观念。
二、注重人格培养
教育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长远发展,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传统文化教育能为学生注入奋斗的基因,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好人文基础。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品格,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在早期求学阶段,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其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是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具有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以及天下为公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情操。陶渊明和李白,把人格的独立视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他们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时刻张扬着自主的人格、尊严、气度,这种不朽的精神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养成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三、激发情感共鸣
人文素养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进而内化为行为的自觉。陶行知说:“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各种道德因素,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其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产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在教學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先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再动情地范读,使学生置身于词境中,产生共鸣,体验词中忠勇将军的雄心壮志,进而树立家国情怀和宏大抱负。情感共鸣方能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并因此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内心充盈、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写的人。
四、尊重独特体验
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体验来源于学生沉浸于文本后的独特感受。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必须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重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不处处依赖“教参”。要与时俱进,开放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对课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琢磨、体会、领悟文章的传统文化精髓。比如教《岳阳楼记》时,可广泛联系已学知识,诵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让学生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生命的生长与发展。学生通过静心阅读,与贤哲对话,视通万里,思接干载,就对《岳阳楼记》的深层内涵有了新的领悟,拥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胸怀。
总之,在多元化教育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其人格健全,思想升华,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开拓文化教育的领域,“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切入点,量身打造教学课件,将传统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融合,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颗璀璨的瑰宝才能赓续传承,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