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探究

2021-11-13李海燕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成果课堂

李海燕,陈 谦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801)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将数字化教学融入高职教学,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任务。本文结合货币资金审计教学内容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成效。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将混合式教学阐释为:混合式教学是把面对面和在线教学两种模式有机整合,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2]。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媒体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2]。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是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广义的混合式教学不单指两种及以上的教学形式的混合,比如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还包括各种教学策略的深层次交互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教学形式融合进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学者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会有不同的内涵分析。总之,混合式教学是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相互结合与补充,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3]。

二、货币资金审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货币资金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及其结存情况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进行的审计。加强货币资金审计,对于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揭示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财经法纪,如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即期偿债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货币资金审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在审计原理与实务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在审计循环模块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对货币资金审计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设计,将学生分组成立审计项目小组,以某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依托进行货币资金审计,以撰写货币资金审定表为主轴线,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审计工作中货币资金审定表的编制过程,将货币资金审计任务分解成了8个,前7个任务是在为货币资金审定表的编制做准备,完成前7个任务之后,才能完成货币资金审定表的编制。每个任务2课时,共16课时,任务分解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分解图

依据货币资金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每个任务都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成果并装订成册,形成货币资金审计工作底稿手册。每个任务对应的学习成果如图2所示。

图2 任务及其对应的学习成果

2.学情分析

本研究的教学对象是高职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思维活跃,已经学完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熟悉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并且在审计原理与实务这门课中学习了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审计流程。

3.教学目标

结合审计工作对审计助理人员的技能、知识、素养要求,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组课达到的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能编制货币资金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书、库存现金监盘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货币资金截止测试、货币资金审定表。

知识目标: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格式;熟悉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库存现金监盘表的编制方法,理解现金监盘注意事项;掌握银行存款函证的目的、范围、方式;掌握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素质目标:谨慎、负责、冷静的审计风险意识;快速、准确、健全的职业判断能力;具备会计、审计所需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审计实务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思政目标:树立诚信意识,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活动设计

本组课整体上以货币资金审计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的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准备审计阶段包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和编制货币资金审计计划书;实施审计阶段包括监盘库存现金、函证银行存款、追查未达账项、抽查收支凭证;终结审计阶段包括货币资金截止测试、编制货币资金审定表。

课堂教学组织安排依托智慧职教云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前线上发布任务,学生线上学习并讨论,明确教学重难点,以此为依据进行课中教学设计;课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提交学习成果,借助发弹幕、词云、移动投屏、微信等手段解决问题,实现企业指导教师线上点评;线下校内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修改汇报成果,总结知识;课后线上拓展研读,线上答疑。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图

课中教学设计根据课前交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

以智慧教室为教学硬件资源,借助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移动投屏、弹幕滚动、词云、微信等,融入视频新闻、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实现教学信息获取、课内外交流,企业专家互动等,提高了教学时效性。通过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全程督导学生的课前任务、课中教学、课后任务的学习和完成情况,并形成评价结果;通过微信连线合作单位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员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并对学生存在的疑惑予以解答;课中通过弹幕、词云等获取课堂有效信息,准确定位聚焦关键点;利用移动投屏技术实现各小组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

(四)多元评价,校企共评

整门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校企共评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比60%)与终结性考核(占比40%)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和项目训练成果两项,其中课堂表现,诸如考勤情况、课堂测验、云课堂学习状况等占比30%,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价;项目训练成果占比30%,由企业教师进行评价。终结性考核包括综合性项目成果和期末笔试,各占20%,分别由企业教师和授课教师评价。货币资金审计这一教学内容在整门课程评价体系中占比15%。

三 课堂教学实施成效

1.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实行微机实训和手工实训并行,学生利用电脑和纸质单据同时完成了一家企业货币资金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纸质版和电子版)。经行业专家评价,学生具备了审计助理工作岗位能力,实现了与审计工作的无缝链接。同时,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了解了专业的审计工作流程,使他们对审计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货币资金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能够学以致用.

2.有效破解重难点

通过线上智慧职教云平台完成课前任务及课前线上交流,精准定位重难点;通过模拟审计现场活动、案例教学、任务分解、企业答疑等方法,运用投屏技术互动展示,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线上智慧职教云完成了所有教学资源的学习、题库作业和其他作业,线上活动学生参与达2192人次;线下学生讨论热烈,小组展示参与程度高;线上线下并行教学,依托智慧职教云,精心制作课件、微课、视频、教学链接,拓展学生学习资源;通过平台,高效完成任务发布、测验、互动、数据统计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有效融入思政、劳动教育

在教学中开展浸润式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一是货币资金审计过程要做到诚信公正,将“诚信为先、公正有道”作为本组课的标题,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图片和文字宣传诚信公正的职业道德;二是根据单元内容选择相应的国家审计政策、法律法规予以宣传教育,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习近平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等,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切实维护经济秩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三是从学生着装、凭证摆放、工作底稿胶装等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四是通过自查整改环节,要求学生反复自查、严谨细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五是通过组建审计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工作自信心。

四、教学实施特色

(一)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单元

基于工作流程设计整体教学方案,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成果。在单元教学设计时采用成果导向教学理念,进行反向教学设计,从学习成果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之后进行教学实施。比如在设计抽查收支凭证这一教学单元时,先从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这一学习成果出发进行分析,确定了三个能力目标:会查看日记账、记账凭证;能够精准抽查凭证;会编制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会调整抽查结果。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课前案例资料,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自主完成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然后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和课前交流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基于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的融合。

(二)校企共评,共同培养

在课上,学生将学习成果上传到职教云,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作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审计职业要求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职业判断,然后课上连线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交流沟通,请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职业点评,将课堂环境延伸到企业一线,学生切实了解来自于企业的知识和职业要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企业环境的融合。学生成果评价由任课教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任课教师评价和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评价分值各占50%,切实做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三)多维度探索课程思政育人途径

通过正反面案例启发审计工作中严格守法,培养学生善观善听、善思善变。合作探究解决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模拟工作场景中设置自查整改环节,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教学反思

学生遇到问题更偏重于在网上寻找答案,在课前课后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交流较少;学生课下时间有限,学习能力有一定差距,课前任务完成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智慧职教云,有时候会影响课堂进度;在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环节,由于教师思政知识储备有限,导致教学比较刻板,无法深入、自然地让学生接受;企业指导教师只能依据学习成果对职业技能达标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形式单一;借助微信媒介只能在特定时间完成企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面对面互动交流。

(二)改进措施

对学生进行培训,介绍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和优点,使学生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以防学生因对教学方式改革的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精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既要避免提供过多资源、学生无法在课前完成自学,也要避免在课堂上过度重复自学视频中讲授过的内容;另外,要加大校企融合力度,与会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引企业指导教师进课堂,让学生到会计事务所实习,参与审计助理的真实工作;教师要广泛学习政治、历史、金融、银行、政策方针等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成果课堂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工大成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