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有效激活刍议
——以第二课堂教学为中心
2021-11-13沈传旺
沈传旺
(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 安顺561000)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多种思维发展的结晶。它是一种能够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它强调的是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至少也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在经济转型中他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更是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而培养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知识经济潮流、铸就“中国梦”的时代选择与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知识基础、能力素养、兴趣爱好、年龄与生理特点等实际状况,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效延伸至课外活动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必备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和创新实践要求。在此,笔者拟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巧用第二课堂,有效激活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不仅出现了研究性专著,硕士学位论文也不断聚焦中学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有代表性的硕士论文有辽宁师范大学李霞的硕士论文《论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鲁东大学穆文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而研究论文更是层出不穷,仅就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于龙海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林尾龙的《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于龙海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一)对历史教学和学习不够重视;(二)教学模式单一、陈旧,缺乏创新”,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一)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新颖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中,林尾龙首先分析了“关于历史思维”和“关于创新思维”,并对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聚合思维;(二)创新活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三)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对比或辩证思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研究论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涉及到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相对较少或者说相对比较薄弱,而专门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就更少了。因此,笔者拟结合安顺市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就如何利用中学历史第二课堂,有效激活、训练、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重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日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实践证明,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技能。
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家乡是他们成长的乐土,家乡的自然物产、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风景名胜,故乡的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里展示、珍藏的历史遗产、遗迹与文物及实物,村中、社区、居委会里长辈遗传下来的家谱、照片、回忆录,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熟悉、自然,感觉是那么亲切、随和。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可以有效地利用上述资源,激活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例如,在参加安顺市各校教研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教学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时,有许多教师就是从学生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确定选题,让学生调查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村里、社区、居委会中的长辈、邻居、相关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参观当地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收集相关图片、文字、数字、实物等资料,进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家乡变化的原因、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完全开放,活动过程自主选择,学生不受所学知识的限制,能有效结合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多方面、多角度地大胆分析、评价、论证家乡变化的原因,展望家乡发展、变化的前景;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结合亲身经历,分析、论述了高速公路、高铁、互联网、微信、电子商务等新兴事物给家乡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学生从亲身经历中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对家乡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发掘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再比如,在教学《盛唐气象》(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一课中“多彩的文学艺术”时,教材指出:“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为此,笔者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学生体会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时,结合故乡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通过事先与学生家长联系,由家长组织学生现场游览黄果树瀑布,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画面指导学生鉴赏、评析黄果树瀑布和庐山瀑布的异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庐山与黄果树瀑布的优美、壮观与豪迈之情,将历史学知识与语文知识、地理学知识和美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领悟到李白诗歌的浪漫情怀,教学成效显著。
三、做实课外常规活动
历史学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因此学生无法亲身经历历史事件,这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中学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理心理与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与特长,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结合其所学历史知识,举办历史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组织历史专题报告会、学术讲座,成立钱币、集邮、文物等兴趣小组,观看、评价历史影视作品、历史纪录片,表演历史戏剧、制作历史教具与学具等课外常规活动,通过做实、做细这些课外常规活动,有效激活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训练、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授完《洋务运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针对近年来有关洋务运动研究的最新进展,举办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专题讲座,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并组织开展辩论会,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利弊得失,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认识、评价李鸿章这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听专题讲座,了解洋务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现场辩论,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中国培养、造就了一批近代新式外交、科技、军事人才,为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和民族资本主义成长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还促使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而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在组织、领导、推动洋务运动,促进中国工业近代化,培养新式人才等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这样学生对于李鸿章的认识、评价就更加全面、公正。上述知识既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又与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呼应,所得出的结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中,学会了全面、辩证、多思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与提高。
同时,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现行教材的活动课资源,有效利用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凸显了活动课的重要性,每学期至少编排一节活动课,部编教材初中历史有《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唱响<国际歌>》《时事溯源》等活动课,这些活动课的设置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组织好历史活动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上述身心特点,充分发挥历史活动课的优势,创设历史活动情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打造历史优质、高效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例如在教学《考察近代历史遗迹》(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时,为了增强活动课的生动性与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调查小组、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制订并实施调查活动,通过对安顺市的文庙、武庙、王若飞与黄齐生的故居、安顺市百年名校——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等单位进行调查、访谈,有条件的可以访谈安顺市教育、文化界知名的历史事件传承人甚至当事人,搜集、整理安顺市近现代历史遗址、遗迹,对调查与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调查报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交流,课后以黑板报、手抄报、故事会、征文比赛等形式进一步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安顺市近现代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既提高了学生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利用现有历史文化遗址再现当年的历史事件,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时效性,学生的历史创新、协调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指导撰写历史小论文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新课程加大了对“历史小论文”这一能有效激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的教学载体的重视力度。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与创造性的“历史小论文”活动课。实践证明,指导学生撰写好历史小论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阅读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技能的提升与飞跃。
为有效指导学生撰写好历史小论文,教师必须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拟定好选题
中学生由于受时间、精力、资源与研究能力的制约,在专业化方面与历史研究者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选题宜小不宜大。可选择与教材知识紧密相关、学生熟悉或比较感兴趣、内容与角度新颖、具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题目。例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时,在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评价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撰写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选题时论文题目就不宜用《试论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思想评析》这类“高、大、上”的题目,宜用《略论拿破仑<民法典>的历史影响》《浅析滑铁卢之役》《试析拿破仑的教育思想》等题目小、角度新的选题。
(二)搜集好选材
论文选题确定之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选择与整理工作。可以指导学生到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相关网站收集必要资料;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文化馆进行现场查阅;走进村庄或社区对相关历史事件当事人进行采访,获得第一手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思路地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归纳,选定那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的材料作为论文的论据。
(三)把握好写作
确定好题目、选定好材料后,教师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是确保历史小论文成功的关键。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小论文的结构与提纲。一般来说,历史小论文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引导、本论和结论,“引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现实意义、论文拟探讨、分析与解决的问题及其创新之处,并引出论文的中心论点。“本论”部分是论文的重点,要求围绕论题和选定材料,详尽、周密地论述中心论点,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结论”部分是对论文进行综合概括或总结,要求结论正确,论从史出,启示深刻,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此外,对于论文中引用的资料,需要用“注释”标注其出处。明确论文的结构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论文的题目和选材拟订写作提纲,把握好论文各部分之间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一篇优质历史小论文的评价标准:选题、立意新颖、独到;论点鲜明、富有创意、言简意赅;论据充分、翔实;论证科学、严谨、逻辑严密;结论正确有力、发人深思;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精练,富有感染力,尤其要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切忌浪漫、虚构和夸张成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写作,同时,论文写好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四)落实好评价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小论文是其阶段性、研究性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认真地批阅好每一篇论文,并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对其积极之处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其不足之处也要委婉指出,使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教师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提高,进一步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技能。
同时,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历史教师可以与班主任联系,将学生的优质历史小论文编辑成墙报和手抄报、出版一期黑板报,甚至编辑成历史小论文手册出版,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激发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兴趣,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这样,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充分把握上述要求,进一步激发写作热情,长期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写出优质的历史小论文。
五、 开展历史专题研讨与探究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是以专题加单元的形式组织安排的,每一单元内部的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每单元的相关知识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探究,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效整合到相关知识体系中,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甚至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可组织学生以富有正义感的当时人、当事人的身份,模拟新闻时事报道——向世人报道发生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事先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搜集、整理相关史料,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与探究,确定时事报道的标题、内容,并在小组内修改、确定,最后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与评析,评选出优秀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并以“时事报道”文稿为依据,组织学生编辑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的时事快报,在班级和校园内展出。学生通过一系列调查、研讨、探究和交流,不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领会与掌握,更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成功体验、愉悦与享受,真正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结 语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是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第二课堂,一定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提升创新技能奠定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进而为更好地引领知识经济潮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就“中国梦”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