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于全日制社会人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13袁鹰殷甫祥刘竺云马永刚

安徽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在校生全日制人员

袁鹰,殷甫祥,刘竺云,马永刚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2020年春季,全日制社会人员入学,没有现成的经验,而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人员不同于全日制的高职院校普高入校生,不宜直接采用全日制普高入校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全日制社会人员的特点来研究其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为以后全日制社会人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 全日制社会人员的特点和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异同点

1.1 学生理论基础不同

江苏省试点高职院校面向具有江苏省户籍或在苏务工、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及待业人员等招生,招生对象范围广泛,虽然要求是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是同等学力及以上,但实际中,由于不少人高中毕业多年,很多基础知识都已经忘记,达不到相应高中生的水准;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及待业人员等,虽然具备同等学力,但实际上远远达不到高中生的水平;当然高中才毕业一两年的也大有人在,或者说有部分人想另学一门专业,这部分人员相对而言基础比较好。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人员的学习基础不一,所以社会人员全日制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和全日制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一定要结合社会人员的特点来进行制定,才更具针对性。

1.2 学生学习时间不同

当前,对于社会人员入学定义是全日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大困难。首先,很多学生都是企业在职职工,入学后是跟普高在校生一样进行全日制教学还是采取在职形式进行授课,那就对全日制这个定义存在了疑义。既然是全日制,采取在职教育的形式固然不妥,对于教育公平性也存在挑战;二是很多人有全职的工作、充实的家庭生活等,很多社会人员入学可能也不倾向于全日制学习。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全日制社会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必然要做相应调整,时间安排上不能剥夺社会人员享受全日制学习的权利,也不能对于普高入学的全日制学生缺乏公平性。

1.3 学生实践基础不一

社会人员全日制招生对象广泛,有的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来校学习的目的是增强理论知识,强化技能实训,成为既能操作又懂理论分析的全面的综合性技能人才;有的就是待业青年,想学一个专业以后好就业,专业理论和实践都无基础;还有的就是专业转型,目前有很好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很强。正因为如此,全日制社会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课程安排上就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不同特点,在理论和实践安排上要有层次性,充分满足学员的需求。

2 针对全日制社会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社会人员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培养目标一样,但人才规格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会不一样,因而全日制社会人员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借鉴全日制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2.1 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坚持够用原则,突出岗位技能,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笔者参加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114 人全日制社会人员的面试工作,这些社会考生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思想成熟,职业规划清晰,相比应届高考生更渴望上大学,其入学目的是增强实践、选择良好就业前景、专业好就业、提升学历、基于个人兴趣等,很少有人有继续专业学习深造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少开一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程,增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专业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础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满足全日制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

2.2 授课形式的改革

社会人员毕竟很多人有全职的工作、充实的家庭生活,有家要顾,有班要上,时间冲突怎么办?采取在职教育的方式肯定是不妥当的,那么就应该进行授课方式的改革。制定弹性学制,灵活授课,学制设置3~5 年,学生只要在这个时间内学完规定内容,取得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对于全日制社会人员很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周末、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来校集中教学或是教师送教上门授课;其次可以利用泛雅平台、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有疑问通过平台留言,老师统一在平台回复;再者还可以利用腾讯课堂实行在线教学,疑问可以在线解决。总之,可采取集中教学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授课方式。

2.3课程学业考试评价形式的改革

改革学生课程学业考试评价形式,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展示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口头型、开放型、操作型、合作型和闭卷型考试并行;突出技能考核,建立理实一体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形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自主创业率、薪酬水平、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价。

2.4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智慧校园优势,采取信息化手段,为每个全日制社会人员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提供学分互换、证书互认政策,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学分银行”和“1+X证书”制度。同时,高职院校也鼓励这些入学的社会考生发挥优势,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以弥补高职扩招带来的师资缺乏等问题。

3 结论

全日制社会人员与全日制在校生相比,具有理论基础、学习时间和实践基础不一等特点,但由于和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培养目标一样,因而全日制社会人员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借鉴全日制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够用原则,突出岗位技能,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原则;授课形式上制定弹性学制,灵活授课,集中教学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授课方式;学业考试评价形式方面,与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展示性评价结合,建立理实一体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建立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找出适合全日制社会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在校生全日制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数说高教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在籍学习证明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