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主流媒体的机遇与困境

2021-11-13

声屏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形式受众

口语化媒介塑造了部落化社会,文字印刷媒介将部落社会化蜕变到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通过网络和信号将社会打造成地球村。如今,5G技术的出现将营造信息社会场景,打开了物联网的大门,在传统的传播技术上再度革新,在原有技术的浪潮下掀起新的传媒生态变化。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他认为媒介技术才是本身有意义的讯息,5G技术的产生进一步改变了人类对信息的感知和认知世界的速度。

5G技术带来的传播生态变化

万物都成为可以传播的载体。5G时代的万物都以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一切物体都变成了可以传播的媒介载体,传播边界进一步泛化。5G时代的智能化万物都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和感官界限进行信息化采集和信息推送,一些具有公共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智能技术直接传送到受众手中。万物作为传播者,可以在时间的延展性、空间的广阔性和信息采集的多维度等方面扩充传播边界,减少传播边界对人的客观限制,扩展人的能力。

传播速度快。通过运用5G这一智能技术,受众可以达到信息的高速收集和即时发送,提高了信息流转的效率和质量。人类千年前就开始了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工作,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再到互联网的发展,都是为了尽快将讯息迅速传递给受众,满足传播者进行信息传递的需求。然而,因为受技术发展所限,之前的传播速度较慢,不能迅速满足传者和受众双方的需求。5G技术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大幅提升,人们通过5G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信息的迅速传播和信息收集,改变了人们的信息生产范式和信息收集方式。

高容量传输和延时性低。在5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视频传播成为现在传媒生态的一个主要方向。2018年,我国高清视频技术达到了4K水平。随着5G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和铺开,高清视频的传播实现了从4K到8K的发展,视频清晰度和传播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由于5G技术的高容量和延时性低特性的出现,会带来实时的情感体验。无论受众在哪,都可以拥有现场感。不在现场的人获得的信息、感受可以与在场的人会越来越接近,观看者可以由此获得在场感,并且可以自己定义现场的存在,从自己的角度去实时解读媒介信息。

5G技术给主流媒体带来的机遇

传播形式多样化。在新闻报道领域,万物皆媒带来主流媒体的传播形式多样化。5G技术会带来万物皆媒现象的出现,一切物体都变成了传播的载体和工具,传播的边界进一步泛化。主流媒体之前的传播形式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受众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信息的接受和获取,更加追求感官刺激的满足,单一的文字不能对受众形成较大的吸引力。5G时代的万物皆媒扩大了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的制作和推送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样式,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提供给受众不同的内容。高清视频、AR、VR和可穿戴设备都可以作为主流媒体制作新闻的形式选择。

传播场景定制化。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不同的受众对接受到的信息场景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在新闻传播领域,主流媒体运用智能技术实现传播场景定制化。主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会积极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做出精准的用户画像,给用户提供信息的场景化定制。在新闻制作和推送过程中,每个用户都成为单独的新媒体传播节点。未来主流媒体在进行智能内容分发时,不再仅仅只是依靠算法分析进行信息推送,而是深入个人生活感知用户个人的信息需求,通过个人化的场景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增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2020年9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改版工作,包括对“总台19个电视频道、17套对内广播频率、44种语言对外广播和主要新媒体平台、3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各新媒体”进行全面改版,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给用户不一样的信息接受场景。

传播现场化。通过运用5G技术,主流媒体可以运用高清直播和VR技术迅速将信息实时传送到受众手里,使得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迅速接收到信息,迅速了解讯息的发展。另外,通过运用5G技术主流媒体还可以提供给受众多样的现场感体验。5G技术具有高容量和低延时性,可以满足主流媒体将现场的多项体验传递给受众的需求。因为智能技术的高容量性,主流媒体将内容制作出多种形式一次性供人们选择,比如视频形式、文字形式、VR和AR和可穿戴设备形式,让受众可以迅速选择多样性形式进行观看,获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另外,主流媒体也会通过对内容的多角度提供,力求让受众获得多方位情感体验,受众还可以在信息接受中选择接受现场的角度和对象,达到不在现场的人获得信息、感受,与在现场的人变得越来越接近。例如,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记者就曾利用AR直播眼镜实时直播现场报道,给受众带去不一样的现场感体验。

5G技术给主流媒体带来的困境

把关难度加大。万物皆媒造成主流媒体把关难度加大。5G技术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大幅提升,主流媒体通过5G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信息的迅速传播和信息收集,改变了媒体自身的信息生产范式和信息收集方式。主流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会推出多种形式的内容供受众选择。然而,在推出过程中,因为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但内容形式太多、质量参差不齐,会使信息审核和把关流程难度加大。另外,主流媒体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出现过于追求媒体形式多样化而放弃审核的过程,只是单一追求新闻内容制作和推送的多样性,在平衡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形式的多样性上出现问题,导致媒体公信力的削弱。

编辑难度加大。5G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智能技术,会导致主流媒体编辑工作难度加大。5G技术作为第五代通信技术的简称,它的出现标志着新的革命时代的到来。一切物体在这个时代变成了新的媒介,物体以不同的形式承载着信息,选择怎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最后要以怎样的形式放到受众面前,都是主流媒体的编辑需要学习的内容。另外,新技术的学习难度也是主流媒体编辑需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迅速学会智能技术并很好使用,也是主流媒体编辑需要面临的问题。

内容的侵权保护。在5G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容版权保护也成为新的问题。如何去定义原创作品的概念,在收集信息时如何获得作品所有人事实上的同意,原创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界限如何界定,都是处在一个尚未完全确定的阶段。主流媒体在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内容制作时都需要付出较高的生产成本,但是内容复制粘贴的成本很低,如何保护主流媒体内容的版权,面对可能会带来的侵权问题,主流媒体面临着新的困境。

5G时代主流媒体的困境治理

加强把关流程建设。在运用5G技术进行新闻制作时,主流媒体要做好把关人。在建设中,主流媒体要进行把关流程的多层次化管理,实现新闻时效性和新闻多样性的平衡,提高媒体公信力,做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培养全媒体人才。主流媒体在运用新技术时要培养全媒体人才。5G技术在更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得跟上时代发展。在5G时代,主流媒体要培养全媒体人才,既要注重内容为王,也要重视技术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一批能写稿、能拍摄和能剪辑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时代需求。

注重版权交易。主流媒体要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形成版权交易的观念。主流媒体在不断生产出专业内容时,也要注重内容的版权保护。例如,2020年8月中央广播电台版权交易中心在上海正式启动建设,打造集查询、确权、授权、交易和结算于一体的交易平台,注重主流媒体版权的保护与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形式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