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新居
2021-11-13吴献凤
□ 吴献凤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破云层投射到地面时,我正走在通往坤姐家的路上。坤姐是藤县太平镇健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帮扶的对象,她现在正在建新房,我既欣喜,又不太放心,每半个月都要去看看她。
初秋的早晨凉爽宜人,阳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扯下一根根丝线,倒像是古筝上的琴弦。这些琴弦的另一头绑在路边的菜园子里,七婶在菜园里给小白菜间苗、浇水,她的手一上一下地拨动着“琴弦”。
“七婶,早啊!白菜苗都长这么高了。”她是坤姐的七婶,我也跟着喊七婶。
“阿凤,你又来了。阿坤一早起来弄她的屋后廊哩。”七婶暂停“弹奏”,直起身子捶了两下腰。
2016年,我随帮扶队伍来到健安村参加扶贫工作。因为经常走访入户,我与这附近的老人孩子自然就熟络起来。健安村是个大村,有11个自然村,占地38平方公里,离镇区很近,村头的健安大桥连着镇区。我帮扶的五户贫困户都在村头,分布在主干道的两边。过了健安大桥,拐进右边的小竹林,走到竹林尽头便是坤姐的家。
坤姐中年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她为人随和,大大咧咧,跟人聊天总是笑呵呵的,天生的乐天派,跟她聊天极容易受她感染而快乐起来,这也是我喜欢跟她聊天的原因。每次走访入户,我总是习惯性地先到坤姐家,跟坤姐乐呵一会,心情顺畅,做起事来顺顺当当的。
坤姐没有独立居所,与大伯、小叔子三家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只分得两间卧室,厨房设在简陋的柴房里。去年夏天的一场大雨把坤姐柴房的一面土墙给浇塌了,镇政府扶持一千块钱让她修建厨房。坤姐舍不得花这钱,把厨房里的锅盆碗碟炉灶全搬进她的卧室里,用一块帘布隔开,一半用作卧室,一半用作厨房。
一直以来,建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坤姐最大的愿望。
刚帮扶那会儿,我以为坤姐建房的念头只是昙花一现,毕竟像她这样一个寡妇拖着两个儿子,生活已经够艰难的了。在读中职的大儿子倒没有什么,两年后就可以毕业出来找工作了。小儿子却不同,才读高一,高一到高三,再到大学毕业,起码也得五六年。
但是建房子这念头一直在坤姐心中不停地冒泡。小儿子提出辍学外出打工支持建房的想法。坤姐不同意,母子俩为此吵了一架。
我入户验收产业奖补项目时,坤姐母子俩刚吵过架正在冷战。我对坤姐说:“这孩子太懂事了,你要让孩子继续读书就得把建房子的念头给压下去。”
那一年,镇里筹备异地搬迁事宜,我问坤姐:“只需交五千到一万块钱便有新楼房住了,你愿意搬迁吗?”坤姐沉默起来,好一会才回答我:“这里离镇区近,卖菜或者就业都方便,这个机会就让给那些边远山区的贫困户吧。”
从此,坤姐不再提建房子的事,小儿子也背起书包重新去上学了。
但是坤姐更忙碌了,每天起早贪黑,像陀螺般转起来。
早上天还没亮,她人已经在菜地里,打着手电筒摘菜,装得满满一大箩筐,绑在摩托车后座,运到镇上去,卖给餐饮店。
坤姐种了两亩菜,菜地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冬春两季轮番种小白菜、芥菜、芹菜、油麦菜、香菜,夏天种黄瓜、丝瓜、苦瓜、豆角,秋天种葱和大蒜。除了这些,另有两亩大青枣园,坤姐也能物尽其用。在大青枣不挂果的春夏两季种花生、黄豆这类不怎么需要打理的农作物,既不影响大青枣挂果,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卖完菜,坤姐喜欢去她上班的米饼厂附近吃一碗3元的净汤粉,连汤带粉一起吃进肚子里,舒畅!
从餐饮店出来,街上才渐渐热闹起来。坤姐往回赶,走进位于村东头的朝雪米饼厂——那是坤姐上班的工厂,她按下了另一种忙碌的按钮。
下班回来,坤姐又匆匆赶往地里,在早上摘完菜空出来的那块地里种上新的菜。
得益于扶贫政策,坤姐每年都能申请到一笔产业奖补资金,加上低保、各类教育资助,够供两个儿子读书了。坤姐省吃俭用,工资和卖菜、卖大青枣赚的钱,一点点地凑起来——建新房的梦想一直都在心中。
2019年,大儿子毕业在东莞找了份工作,每月都能寄钱回来。少了一份负担,坤姐不再压抑建房子的念头,她开始付诸行动。
2020年初,坤姐正式开始建楼房。建房人工比材料还贵,如果全部让建筑队干,花费很大。这难不倒坤姐,除了捣制框架、砌墙这些技术活外,砍树、平地、挖地基、挖石灰坑、泡制熟石灰、倒水泥地板、建化粪池等不需要技术或是技术简单的工作,坤姐带着两个儿子自己动手做。
泡制熟石灰那天,我恰好入户。坤姐一铲一铲地把石灰石从地上铲上临时搭建的平台,大儿子立雄戴着草帽在台上把一个个石灰石铲进水池里。石灰石一遇水便发生剧烈的反应,在水里不停地翻滚着,发出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池里的水不断沸腾、咆哮,不少还溅出平台,掉到地面上。我对这种场面有点怕,扯着脖子直喊“小心”!立雄侧身避开一个飞溅而来的大水泡,那大水泡“啪”地一下摔在地上,开出了一朵白色的花。立雄扭过头淡定地说:“没事,我会注意的。”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得心惊胆战,坤姐母子却从容淡定,脸上依然是那灿烂的笑容。在他们脸上丝毫看不出“害怕”二字,就算心底有那么一丝害怕,但一想到不久的将来便可住上漂亮的新房子,心中的喜悦就完全盖住了害怕,这种喜悦使他们浑身充满力量。直到立雄从平台下来那一刻,我的心才稍稍平静一点,缓了好一阵子才记起这次入户是为了帮立雄办理养老保险的事。拍完照,填完信息,取完资料,我走出坤姐家时才发现因为过于紧张,手心都冒汗了。
清爽的秋风惹人醉,我的思绪满天飞。没一会功夫便走到竹林尽头,坤姐的新家就在一片黄皮树前面,那是一幢崭新的三层钢混楼房。大门和窗户是新装上的,屋子前廊的地上新铺了水泥地板,我上周来的时候这些还没有弄好。这栋新房子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门前的空地上堆着沙子、角石、水泥和红砖。立轩正在用铲子把沙、石、水泥搅混在一起,堆成一座小山包,从山包顶端挖个坑,在坑里倒入清水,再用铲子把它们不断地混合、搅拌。这种搅拌我在小时候看到过,在那个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村里建楼房都是用人力来搅拌混凝土,后来,机器取代人力,这种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场面就很少出现。现在,这种场面不仅出现在我面前,而且还是由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当“主角”,我被震撼住了!这种搅拌需要花很大的力气,立轩的上衣湿透了,紧贴着身子,豆大的汗水不断滴下来。
“我妈在后面。”立轩冲我笑了笑,把搅拌好的混凝土铲进两只塑料桶里,拿过扁担挑起混凝土向大门走去,穿过宽阔明亮的客厅,在窗子边的墙根放下。我赶紧跟过去搭把手,帮他把沉甸甸的桶提到窗子外边。坤姐在房子后廊接住桶,把桶里的混凝土倒到墙根用木板框起来的框子里。
后廊的地板已经弄好一半了,坤姐穿着一双厚底高筒乳胶水鞋不停地踩着刚才新倒进来的混凝土,确定每个地方都踩实之后,再俯下身子拿砖刀把混凝土刮平。刚刮平,儿子又挑来一担。倒入混凝土,不停地踩实、刮平,坤姐新家的后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硬化起来。我没干过这样的活,跟着立轩,给他打打下手,倒也觉得新鲜。
直到晌午,硬化后廊这工程才得以竣工。坤姐这才有空跟我聊上天。
“干这活中间不能停,一停下来前面的已经硬了,后面再接上容易出现裂缝。害你久等了。”坤姐正在脱她的水鞋。
“没事。今天我也算体验一番新事物了。还要多谢你给的机会哦。”
“哈哈哈……我下次砌化粪池里墙的时候也叫上你,让你尝试别的体验,咋样?”
“哈哈,好呀!”
我们就这样说说笑笑,洗菜、做饭。我已不是第一次在坤姐家吃饭,这次也不例外。吃过饭后我才进入本次入户的正题:帮立轩申请贫困生补助,顺便看一下前些日子发放的扶贫鸡苗。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这句话的意义在坤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遭受丧偶的沉重打击,面对家徒四壁的环境,一个女人,靠着政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地把一座新房子垒成了,更垒起来过上美好生活的不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