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价值中时间性的影响
2021-11-13黄定傲
□ 黄定傲
非虚构写作活动是指在文学的基础上写作客观的新闻事实,具有内容真实性、表达文学性、形式叙事性、调查深入性与题材多样性等特点,是同时兼具文学性和创造性的新闻。此类新闻稿不强调第一时间的报道,在新闻事件的热度过去之后,深度挖掘更会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非虚构写作在表达上更加注重故事性,不局限于新闻写作的“贵乎精要”“辩洁为能”,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尽可能生动地将新闻呈现出来;非虚构写作的篇幅也比较宽松,相较于传统报纸新闻的中规中矩,非虚构写作更加多元化。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根基不深,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不足而实践丰富。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呈现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它使用文学手段延长了新闻的生命周期,突破了传统新闻的表达方式和刻板僵化的书写模式,激发了新闻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价值中时间性的具体影响
随着当前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受众碎片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我们每天被大量信息包围,掉入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泛滥成灾的信息将受众淹没,缺少辨识能力的部分受众只能沦为信息的奴隶受困于“信息茧房”。
尤其是在媒介算法的控制下,大数据严重消耗了受众的时间,稀释了受众想要获取信息的营养价值。正因为这样,那些关乎广大受众切身利益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有限信息常常被挤在边缘角落,不能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给人一种信息大面积贬值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缺乏改变此类现状的力量,“非虚构写作”的登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增强新闻的表现力。非虚构写作从叙事学角度来讲新闻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起受众兴趣和注意;内容冲突激烈且鲜明,能够从侧面体现人物性格;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较之传统新闻也更为丰满,贴近现实生活;从叙事上与传统新闻有了较大的改变,手法丰富多元,从小处着手,强调细节,增强新闻的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内涵。
在传统新闻中规中矩的采编写过程中,要求对新闻事实严格遵循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信息输出一定要有实打实的内容,新闻事实有硬度才行。然而,这种刻板僵化的写作原则,却使得新闻变得冷冰冰毫无人文主义关怀可言,而非虚构写作却剥开了新闻的层层厚茧,将新闻事实本身的人性与社会性展现出来。
扩大公共的影响力。非虚构写作以讲故事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成为一篇好的非虚构写作文章。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如果要说成故事几天几夜说不完,但追捧者的范围却很小。因为它的内容覆盖的公共范围并不广,因此就没有足够广的关联群体和公共利益影响,而非虚构写作能够在有一定公共性的基础上再扩大影响。
2020年上半年《南风窗》发布的一篇名为《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的非虚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接着对这名总裁性侵养女的猜测纷乱复杂,一时间舆论把鲍毓明骂的狗血喷头,表明要为女孩发声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没过多久,财新网发的《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的特稿又使舆论有了180度的大反转,因为其中还暗藏很多未被挖掘的信息。
这则新闻显然不需要过多地追求时效性,对案件进行深度采访和调查会有更多新闻点浮出水面,也更能提醒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不能随着大流走,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提高信息的使用率。非虚构写作使新闻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一旦超过了“新近”这个时间节点的话,那新闻就没有它的使用价值了吗?并非是这样,南香红表示“新闻是速死的,而非虚构所要做的,就是对抗速死的新闻”。
在快餐速食的新闻时代,人们不愿在收看新闻详细内容时花费过多时间,只需要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快速掌握大量有效的价值信息,而非虚构写作的作品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它能在新闻事实的表层之下抓住潜伏的关乎社会大众的永恒的本质。非虚构的文章少有在新闻现场快速成型,而是获取一定量的素材以后,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因此,它所展现出来的优点并不在时效性上,而是在其内容信息和更深的价值上面。它的价值信息就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也就是说非虚构写作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
非虚构写作者应如何提高自身适应力
非虚构写作是基于实际发生过的历史或新闻事件创作出来的,也被称之为“叙事新闻”或者“纪实类写作”,涉及写作对象的人生经历、新闻深处的社会科学以及道德伦理的人文主义关怀。它对写作者的要求不仅仅在对客观事件清晰真实的描述上面,还在于对整个新闻事件融入的观点、态度和情绪。因此,在采编写非虚构作品时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力。
深入采访,贴近交流。采访的一系列流程十分复杂,实质考验的是采访者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思辨能力。采访之前,除了准备好相关提问以外,更要深入调查采访对象的背景状况,不只是对方的个人信息和工作家庭情况,更应该包含对方所处地域的习俗,这样对他人的采访更显尊重。采访过程中,应该做到态度真诚和换位思考。采访者既要参与对方的话题中也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对象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另外,非虚构写作采访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体他人所感,悟他人所思,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切身体会的感觉。倘若一丝一毫细节没有照顾到,都可能发生任何一种无法挽回的意外。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功课要在私底下做,切勿逾矩“反客为主”,因为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但终归还是观察者。
整理架构,润色内容。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写作的视角,是采用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就像是一台单纯记录的机器,客观不掺杂情感;而第一人称有“我”的存在,并且多多少少参与了采访对象的生活,用第一人称的时候一定得注意不能让“我”变成叙事的主体,因为采访对象才是主要话题中心。
接着就要着手写作,写作时不需要过分炫技,因为非虚构写作“写”才是最基础的工作,它是对已有价值信息进行厚积薄发的重组得到的结果。非虚构写作说到底还是新闻,并不是编小说,不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事件就摆在那,只需要逻辑清晰准确、言语丰富精彩、情节生动有趣地提供给受众琳琅满目的内容就可以了。当然,非虚构写作也脱胎于文学,因此文学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非虚构写作文章润色,但不可任其泛滥成灾,反倒脱离了真实的新闻本身,那样的话就与非虚构写作初衷背道而驰了。非虚构写作者必须是“带着镣铐跳舞。”
把握原则,互相尊重。虽然写作者牢握执笔权,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大肆宣扬,而应该只作为替人发声,将故事写成文字呈现给读者的中间桥梁。毕竟采访对象才是叙事主体,他们对真相拥有最终解释的权力。因此,写作者对当事人和读者必须始终保持诚实并且满怀尊敬。这不仅是一个写作者该有的职业操守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还有一个采访原则是“不干扰、不打扰”。为了贴近采访对象,在深入采访时,人们不免会对他们的生活圈有所涉足,甚至多有打扰。这个时候写作者就应该思考如何避免由于自己或摄像机的介入而干扰了被观察者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他们的行为会因此发生刻意的改变,那么采访者的介入就会十分多余且毫无意义。不管是出于职业需求还是个人私欲,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可打扰到他人的原本生活,这样的话,一名优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社会学家和人道主义者。
结语
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讲的重点就在时效性上面,某一刻沸反盈天的社会热点,往往转眼间就会被另一个热点事件所替代,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总是在发生变化。通过一切手段把新闻的生命周期延长这是非虚构写作一直在做的努力。它所采用的手段就是运用文学的方式为新闻贴一层“保鲜膜”,因为很多新闻事件如果不及时捕获剖析,很快便会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失忆于集体大众。而文学手段讲故事能够“润物细无声”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若干年后,当人们再次从时代的记忆中调取这些档案的时候,不仅可以从新闻报纸记载上获取简单的事件信息,而可以从非虚构作品上抓住更多重点,细细回味曾经饱满有质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