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理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
2021-11-12刘培培
刘培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14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由传统满堂灌到创新课改,其核心在于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孜孜不倦致力于新课改和创新课堂的打造,从前期准备,教学设计到课后点评,包括每周一节的录播教室展示等,一点点精心打磨,一学期下来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这学期的教改经历谈谈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的几点认知和技巧。
提出问题是地理课堂乃至很多学科课堂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师生交流方式和互动手段。问题设计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思维,进而领会到知识迁移规律,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最终落实学科素养。
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设问的好不好,往往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所以,在创新课改上,要尤其注意问题设计的艺术。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明确和具体。记得当时讲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以钢铁工业的三次革命为契机,阐述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伴随着首钢外迁至曹妃甸,钢铁工业已经迎来第四次革命。尤其近些年来,宝钢迁出上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你赞成宝钢迁出吗?如果不赞成,请问有什么完善措施?提出问题后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从本节课的环境因素出发,阐述宝钢迁出上海的必要性;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从社会经济角度出發说明迁出的成本之大,并同时给出改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思维活跃,双方各执己见发表观点,但同时又紧扣问题核心,给出详细合理的论据。所以问题设计的明确而又具体对学生在思考探究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本节知识内容,体现重难点。我第一次讲人口合理容量这节内容的时候,讲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后,设置的问题是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这样设置问题乍一看,是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但其实影响因素简单明了,既不是要突破的重难点,也并无思维延伸可言,学生甚至会有些不知所措,压根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课堂体验感极差。所以我整合修改后第二次上这节内容的时候,首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引出人口合理容量,设置的问题是“人口合理容量会提高吗?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经过这么修改后,重难点突出,问题指向一目了然,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可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杨友坤老师讲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时,提到了热播电视剧《山海情》,铺垫完基础知识,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本剧发生在20年前的西北,假如说现如今西北农产品滞销,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发言异常激烈,如,“直播带货”、“明星代言”、“包装品牌”、“开拓市场”、“完善交通”、“延长产业链,产品深加工”等等,学生说的滔滔不绝,听课的老师意犹未尽。最终又回归到助力农村、聚焦三农以及脱贫致富等社会热点问题,体验感非常好。
还有一节地理课,是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老师在分析完某地适宜种植山药的有利条件后追加了一个问题,“当地是否可以扩大山药种植面积”。学生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扩大种植面积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这种开放性问题落实基础内容,学生有话说,而且特别有利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但是也要注意,开放性的问题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答案会五花八门,这就要求老师及时加以总结并做好引导和规范。
最后,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学会用心倾听。前面提到,有效提问要保持问题的相对开放性,那么当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或者讨论,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真正做到耐心倾听,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在等待他的分享,并乐于见识到他独特的见解,并同时多多关注那些“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善于倾听的老师总是可以巧妙的把学生的思想和声音化作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于无声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记得有次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七嘴八舌甚是激烈的发表完自己的看法,我在即将要总结的一瞬间,突然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犹犹豫豫的举起了手,我暂停了自己的进度,跟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听她说完自己的想法,并针对她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课后,听课老师评课的时候说,他当时恰好就坐在最后一排,这个细节特别打动到他,可能对于教师来说,仅仅只是多一个学生发表观点而已,但对于这样一个略微胆怯的坐在角落里学生来说,这就是潜移默化中帮他推开的主动学习的那扇门,以及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这可能也就是我们教师职业的动人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