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能力训练的组织艺术和技巧
2021-11-12陈宇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高效课堂,在语文领域激起了一片浪花,
“教师为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详,乃为善教者也。”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为我们高度概括了“善教”的至高境界。正所谓“授生以渔,教就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能力,这就是我们以期渐入“不教”之境的实验追求。
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情景,探索出近十多种行之有效,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和技巧。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衔接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能动地向学生各处生活领域延伸,拓展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下面从广义的角度取其中八种技巧简介如下:
一、“加影”、“插播”型
电视广播等常在节目前或节目间插播、加影一些诙谐、浪漫、滑稽的短片,以激发观(听)众兴趣。我们也借用这种方法,灵活开展视听说读写训练,多方提高学生能力。如我们曾广泛开设的听说训练系列:“开心一刻”寓教于乐、寓乐于谐;“佳作欣赏”集时文佳作于此,成教室中的“精品屋”;“日里大家听”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台,是班主任“焦点访谈”的素材库;“海阔天空”于一窗之中尽现大世界;“一周新闻联播”是报社、记者站,校园,班级新闻最早在这里披露。这些“加影”片以及据学习的具体情景,需要加入的“得体”教学内容,对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均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比较鉴赏型
同类事物因比较而有分别,因比较而相得益彰,比较鉴赏是促进积极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秋天的怀念》与《背影》,一写慈母之爱,一写严父之情;《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一写天下忧,一写醉翁酒外意;一個句式排场宏伟,一个舒缓有致朗朗上口。《爱莲说》、《陋室铭》,可谓异曲同工,一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写“斯是陋室,唯吾独馨”。比较鉴赏,使学生易深刻认识、分析事物的异同点,既可以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更可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思维能力。
三、质疑论辨型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爱因斯坦说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也许是他质疑的习惯,我们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平凡无奇处,从司空见惯中,从理所当然中,开启智慧之门,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考。有学生复习时,从“海水咸度很高”提出“氯化钙、氯化钾也是咸的吗?”还有学生发现有的挂历、年画上“九月十日”没有与其它节日一样标成红色。这些不能不说是有价值的发现,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很强的能力。这种钻研、琢磨、领悟、发问的劲头,无疑是学习的一个良好习惯。
四、自学研讨型
将学习要求,任务可以预先布置给学,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完成,或让学生在自学中以现尽可能多的疑问。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需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古人说: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自学讨论课多采用教材中的“自读课文”,这也是单元教学中“学以致用”的一个好去处。
五、相关延伸型
在教材学习中,我们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阅读,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引进教学中。如学了《愚公移山》后,借用毛泽乐同志关于愚公精神的论述,欣赏江涛在三峡大坝截流后现场演唱的《愚公移山》;学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们根组织了“走生路还是走死路”的辨论会,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化理解。
六、管窥全豹型
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节选自长篇小说,这种肢解的接触,挂一漏十的阅读,效果是不会很好的。在教学中,我们注重通过精彩片断的阅读欣赏,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去读原著,加强课内外阅读,“以一斑而窥全豹”。如学了《智取生辰纲》,结合名著导读《水浒传》组织学生观看该了电视剧,有的学生觉得还不够满足,借来原著赶着看,这样无疑会国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情景作文型
学生常常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视作文为苦差事。为此,我们创设了情景作文课,以使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话要说,有真感实情。如一向准点守时的老师,上课时故意迟到三分钟,引起学生的猜测、议论,甚至派科代表去请。然后据此情景作文——《老师迟到后》,要求学生有细致、真切的心理活动;有具体、生动的场景描摹,符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描写,涌现出了不少佳作。通过种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创作源泉,通过作文训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避免了“八股文”和“蜻蜒点水”的作文,并且构建了一套较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
八、语文活动型
语文活动以其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主体性、成为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我们从课堂活动、学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开展语文活动中,我们也力避害流于形式,重效果。我们专门印制了“语文活动记载卡”,对“活动名称”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记”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加强了语文活动课的过程管理、过程指导、活动分析,逐步规范了语文活动,提高了活动效率。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八种方法,尽管还在实践中,称不上课堂能力训练的组织艺术,但至少可以说是几种技巧,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想技巧成就成了艺术。这些技巧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让高效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落实语文的实用性,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愉快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姓名:陈宇(出生年月1972.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职务/职称:语文教师,学历:本科,单位: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