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的劝学诗

2021-11-12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3期
关键词:砚池竹影春草

唐代颜真卿《劝学》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時候,是读书的最好时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学习,等到年老了才悔悟,但是一切都太迟了。

唐代杜荀鹤《题弟侄书堂》曰:“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人在穷困之时仍要注重修养,尽管外面战乱人心纷扰,但还是要与往常一样静读。窗外竹影在书桌上摇晃,远处泉水潺潺,光阴匆匆,但丝毫不要放松自己的努力。

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做学问往往不遗余力,到老年才能取得些成就。书本上知识毕竟不够完善,亲自实践才能拥有真正的学问。

宋代朱熹《偶成》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而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你看那池塘春草的美梦还没醒来,梧桐树叶就已打着旋儿在秋风中飘落。

明代钱福《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明日复明日,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事情却没有进展。朝看河水东流,暮看太阳西坠,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又不去努力奋斗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摘自《文史博览·文史》)

猜你喜欢

砚池竹影春草
过梅林
月夜情思
偶感
专注
专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春 草
竹影垂帘
山行杂咏
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