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健画语录
2021-11-12贾广健
“以极似之形、写极似之意、而得众妙之神”,这是我对工笔画表现语言的一个概括。我这里用了四个关键词:似、形、写、意。“似”即是造型的尺度和感觉,既可以似是而非,也可以似非而是。是极似之形而非极真之形,写极似之意是表现而非描摹,表现的手段是“写”,其“写”的意义不仅仅如徐渭、八大之笔墨方可谓之“写”,工笔画之笔若春蚕吐丝,笔笔生发,用色层层积染,温润清雅莫不是“写”,是因描绘而写意、而表现。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静的文雅。得众妙之神,也就是得自然之神,得“神妙”或“神韵”犹如韶乐之绕梁,品味无尽。
对于我来说,工笔花鸟画的“形”则有更为独特的意义,由于它所固有的形式特征,轻视了“形”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我的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特征。反之,如果只重“形”似,也必然走向自然主义的模仿。中国艺术的主旨是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也就是“意”或“心”,故有“写意”“写心”“写情”诸说。从表面看来,我的工笔花鸟画在造型与表现上都是极尽“形似”的,但这绝不是摄取的某一物、某一景、某一象,而是综合了自我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之“意象”。没有气象万千的自然造化,何以言情,何以言意?姚最就主张“行万里路”。郭熙则有“饱游饿看”“一一罗列于胸中”。石涛则更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不要说山川宇宙之变,即使同一花卉仅以它的自然属性来看,它们的“精神”也是各自不相同的。这使我想起在商洛山中看玉簪花的感受,这同一品种的花卉在园子里与在自然中,在南方与在北方是有着那么的不同。这就需要广泛而深入地体验和观察才能融主客为一而得其“意”。可见,从主观的“意”到客观的“形”相感相融而获得类万物之神的“意象”,这是中国画在表现上的主观原则。
当有一天,我面对欲要放稿的大画板时,洁白的画纸上没有一点点人为的笔痕,空旷得让人窒息。当我无奈地面对这张画纸时,已是夜深人静,月明星稀,抑郁良久的激情终于爆发了。那画纸中似乎浮现出一幕幕的画面,那些禁锢我的照片一下子全被忘在脑后。一个旷远无际、由无数倾斜歪倒、纵横交错的荷梗组成的图式被逐渐凝固下来,顺着这种感觉把那些线条梳理得自然而有秩序。由荷梗的“线”与莲蓬形成的“点”组成基本的节奏关系和形式结构,画面省略了繁乱的荷叶,使画面达到极致单纯的效果。那一排野鸭的处理使我陷入了困境,由于整体的结构形式与节奏已基本确立,那么,就只能是顺其势而行之,要与那些“线”“点”的形式关系相协调,最后把六只野鸭处理成V字形并由右向左排开,聚散有致,顾盼相随,极富情趣。鸟的姿态尽求统一,小有变化,使人感觉似静欲动,与全图阔大深远的意境相统一,达到形式结构上的完整和谐。在画幅的下边,我处理了由右下角向左上角伸展开的一大片落叶,对丰富、稳定画面以及拓展和增添画面的气势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