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2021-11-12王伶伶
王伶伶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思想文化高度开放的微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抢占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不仅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交流、交锋、交融的新舞台,因此,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习近平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怀揣梦想,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意识指导实践,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以此来指导各项实践活动,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团结统一、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目前,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尤其是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代表着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如“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历史虚无主义”等精心包装后上传至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明争暗斗”。他们有目的地争夺我国青年学生,更有甚者故意制造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和事件来扰乱他们的思维,致使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比以往更加激烈且隐蔽。一旦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占据了优势,马克思主义将会面临“失声”甚至“失踪”的尴尬境地。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并且“任何文化都内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换言之,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也是社会文化的策源地。高校不仅肩负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也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
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微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而且传播起来畅通无阻,各类信息的快速涌入让人眼花缭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以此为契机将文化渗透阵地逐渐转向网络空间。在提倡自由、民主、平等的虚假外衣下,他们正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输出西方价值观。从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中,我们不难总结出网络媒体在此类政治运动中发挥的助推器作用,这也使得网络媒体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战略资产。在网络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屡屡受到威胁,文化多元化加速形成且日益丰盈,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程度加速升级。而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他们更善于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偏弱,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警觉性不高,容易被一些媒体发布的不实言论带偏,不能独立思考甚至趋于认同代表西方国家立场的观点。
如今,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给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备基本的素质之外,大学生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网民。因此,在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微时代注重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将有助于他们用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言论,客观分析、不盲目跟风,遇到大是大非问题时敢于亮剑并表明立场。
五、结论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时代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微媒体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丰富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但也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可以说微媒体已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最大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