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郎鼓”舞蹈的表演风格特性与文化传承保护
2021-11-12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给予了他们优美的歌喉和矫健的体魄,擅长歌舞的藏族人,创造出特色鲜明风格性极强的民族民间舞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巴哇及岷县北部流传着一种源自藏族吐蕃古老民间文化的鼓舞,名为“巴郎鼓”舞蹈,藏译称之为“莎姆舞”、“莎目舞”、“沙目舞”等,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有关祈福的舞蹈,它是一种融说、唱、跳为一体的藏族民间古老的歌舞形式,具有鲜明的娱乐性与体态性。
一、“巴郎鼓”舞蹈的历史文化与表演风格特性
“巴郎鼓”舞蹈这朵风格独特的艺术之花,与当地自然人文历史背景、风俗习惯、语言、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当地藏族祖源密切相关。“巴郎鼓”舞兴起于公元8世纪的唐朝,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当地的藏族先民在沿袭古老仪式的基础上,又继承了吐蕃舞蹈中击乐的样式,创造了带长把的双面羊皮鼓,作为他们每年庆贺五谷丰登、载歌载舞的伴奏道具。鼓与“巴郎鼓”舞蹈有着一定的渊源,有歌必有舞,有舞必有歌,歌舞相伴,鼓舞相随,形成了藏族民间“巴郎鼓”舞蹈特有的表演形式。
关于“巴郎鼓”舞蹈的起源,在当地有许多口口相传的美丽神话故事,其中一则在当地家喻户晓: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连年大旱,颗粒无收,村民们只得杀猪宰羊献给山神,祈求神灵下降甘露。当乡亲们苦苦祈祷时,山中隐隐传来一阵鼓乐相伴的歌声,他们默默记住了鼓点和曲调,回去后制作了能摇动发出响声的双面羊皮鼓,在鼓的两侧垂吊着打结的绳索。然后在村中的场地上点起篝火,即兴跳唱起来,将祈求神灵的心愿用歌声表达出来。他们的至诚感动了神灵,天降甘露……神话故事虽美,但目前无从考究,仅仅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有学者认为,“巴郎鼓”是西藏地区热巴鼓与藏巴哇地区周边汉族货郎单手持的拨浪鼓相融合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伴奏乐器及道具,是藏汉文化相互吸收和兼容的结晶。热巴鼓是一种原始乐器,藏语称“那额”,现已成为藏族热巴舞等民间舞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以及舞蹈道具。拨浪鼓是我国古老的乐器和玩具,而“巴郎鼓”舞的主要道具“巴郎”是用羊皮制成的鼓,鼓柄长在1 尺至1 尺5 寸之间,鼓面直径1 尺,厚约2-3 寸,大小与热巴鼓相似。鼓的两边各垂两个布团,摇动鼓时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声音洪亮,形似孩童玩具“拨浪鼓”,摇击方式也相同。因“拨”与“巴”谐音,汉语称之为“巴郎鼓”。
“巴郎鼓”舞蹈的每种曲目有固定使用程式和相应的舞蹈动作,形成了该舞蹈鲜明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套路和乐曲配以相应的舞步和动作,再配上摇动的巴郎鼓,鼓、舞、歌相互辉映,强化了音乐舞蹈形象,突出了歌词主题。挫踏步稳健而富于动感,舞姿优美、庄重。歌词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习俗等,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娱乐性。从歌词内容以及舞蹈形式来看,民族历史文化与“巴郎鼓”舞的内容形式有很直接的关系。“巴郎鼓”舞蹈仅在春节时期进行,除了在本村进行表演以外,各村之间也会进行交流表演,贺节日喜庆,相互切磋,增进友谊。唱跳没有年龄、性别之分,但因性别不同,动作、歌词及曲调不尽相同,所以男女需要分开进行。“巴郎鼓”舞动作包含了藏族舞蹈的所有元素,有挫踏步、臧饶步、绕身手鼓等动作和步伐,富有高原藏族舞蹈的特色,这正是藏巴哇人的精神和生活写照。
“巴郎鼓”舞在表演时,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表现出当地人民在迎接新年时的喜悦以及邻里之间的热情和睦。每年正月初五,煨桑、敬天、敬神等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幸福的一系列“开幕仪式”结束。傍晚薄暮,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藏语称之为“鲁哇”宣布开始。众舞者以篝火为中心,左手搭在前者的肩上,右手持“巴郎鼓”,紧跟领头人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圈。“鲁哇”先说一句歌词,众舞者随着节奏齐唱,同时抬腿转身,摇动“巴郎鼓”。首场演出《苦松加里》,祝愿乡亲平安如意,接着演唱《春芽撒》(牦牛舞)、《沙爱》(种子舞)、《尼给刀羊》(神箭舞)等,内容贴近生产生活,有歌颂家乡、赞扬好人等内容。在其丰富的传统曲目中,通常只会选取7-8 个段落来进行表演,从黄昏将至跳到夜阑更深,这种情形需要持续好几天。在正月初七,演出队就要到邻村互相拜访。届时舞者便分为两队,主人为一队留在本村招待“巡演”的队伍,客人为一队到邻村去“巡演”。出发前要先在本村跳《苦松加里》,村民鸣枪放炮,敬酒送行。邻村在“巡演”队到达之前,在场中已经燃起熊熊篝火。来访的演出队临近村口时,全村鞭炮齐鸣,迎接来访队伍到达场中,围着篝火先跳《苦松加里》以示问候。天近黄昏,全村人到齐便开始“交流演出”,先唱序曲《及柔》,寓意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巴郎鼓”舞蹈演出正式开始后,演出时主客轮流,舞者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热闹。中途休息时,主家将美食端来待客,在大家享受美食之际,主人端起酒杯唱问,客人立即唱答,两村对歌,十分热闹。届时《龙够》《撒玛鲁》《扎玛鲁》等便开始演唱了。当太阳出来时,主客纷纷聚集舞场,跳唱一曲《盖路》互相道安、告别。此时,一场完整的“巴郎鼓”舞蹈演出才圆满成功。演出结束后,将“巴郎鼓”束之高阁不得响动,节时再用寓为吉祥。
二、“巴郎鼓”舞蹈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舞蹈也是民族文化的分支,任何一种舞种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和民族传统影响下产生的。鼓舞是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几千年来鼓舞多用于喜迎佳节、鼓舞士气、欢庆丰收等场合,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鼓的形制和鼓舞的样式。“巴郎鼓”舞蹈在每年春节时进行,内容和仪式的程式性、参与的集体性和娱乐性,让一代一代村民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文化艺术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凝聚了这一文化群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1958 年“巴郎鼓”舞蹈因不符合当时审美要求而遭到禁止,1978 年后恢复,原有108 种套路和曲目经上千年的口头传承,现已大多失传,仅存曲目、祝词二十余首,甚至更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和传媒的普及,大多数人逐渐被现代科技所吸引,年轻人纷纷走出家乡,当地演出队纷纷解体,热爱“巴郎鼓”舞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老艺人相继辞世,传承链濒临断裂。所幸我国在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地文化部门搜集并整理了部分经典曲目,为“巴郎鼓”舞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 年6 月,“巴郎鼓”舞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种保护仅停留在表面上和行政工作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光靠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文字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舞蹈是用身体说话的艺术,用身体语言去继承民族民间舞是最直观的方法,这就需要更多舞者去深入发掘研究,学习“巴郎鼓”舞蹈的技艺,并且传播给更多的人。
传承濒临失传的舞蹈技艺的重任,应当落在年轻人的身上,若可以在专业教学中加入更多的相关内容,则可以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很多学校经常会邀请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以及授课,在提升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激发学生深入探索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决心。如此,许多热爱民间舞蹈文化的人才愿意深入民间,与老艺人沟通学习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整理再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保护和传承原始的古老舞蹈技法做出贡献。我们需要更多热爱古老艺术的人才,用对待艺术深沉的爱完整地将古老艺术保存下来,传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其实就是让“巴郎鼓”舞蹈这些艺术奇葩走出卓尼,走出甘南,成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纽带,同时更全面地传承非物质遗产。卓尼藏族“巴郎鼓”舞蹈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与汉文化的接触中,也逐渐融合吸收了汉文化的特质。“巴郎鼓”舞蹈的发展随着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继承和吸收,才呈现出今天的艺术形态。
为了传承和发扬“巴郎鼓”舞蹈,应该加强对“巴郎鼓”舞蹈的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学习甚至喜爱“巴郎鼓”舞蹈。同时,深入当地向老艺人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藏族“巴郎鼓”舞蹈的本真,将其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手段为“巴郎鼓”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力量。作为新一代的舞蹈艺术接班人,我们应该不断适应社会的步伐。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这项神圣而伟大的工作,我们责无旁贷。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学者、舞者和关注民族民间文化的有志之士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