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戏剧编演的实施策略
2021-11-12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多年来,随着我国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音乐教学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各类形式新颖、普及度高的音乐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戏剧编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受到了音乐教师和广大学者的关注和肯定。所谓戏剧,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以音乐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通过自由创作将其改编成话剧、小品或者相声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现。戏剧编演自引入到音乐教学中之后,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它打破了传统音乐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同时,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提升戏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效果,本文对戏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展开研究,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日后的戏剧编演提供借鉴经验。
一、戏剧概述及戏剧编演的意义
(一)戏剧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戏剧,就是将课本改变成剧本的形式,并通过学生的表演,将教材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以及环境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戏剧教学是一种集教学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向来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渗透,音乐教材中选取的教学内容也都是较为正面的内容。戏剧编演取材于音乐教材,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剧本的编写和表演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戏剧编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对教材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还有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戏剧编演仍处于发展演变的阶段,时至今日,教育学家都没有给予戏剧编演一个更为官方和准确的定义,但是这对于戏剧编演本身而言并不重要,因为它的出现和存在已经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戏剧编演就是一种戏剧表演,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应用戏剧进行教学的目的在于将音乐教材中的主旨思想进行更好的表述,参与戏剧编演的主体是学生,这与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通过戏剧的编排和演出,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音乐教材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戏剧编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具性。这里所说的工具性不单单指一种教学手段,还指学生通过参与戏剧编演,能对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提升,通过各种本领的获得,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二是表演性。归根结底,戏剧是表演的一种,必然具备表演的特征,学生通过对戏剧的表演,能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三是以人为本。戏剧的编排与表演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将戏剧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戏剧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进行展示,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参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创造性。戏剧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主要思想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利用当下最为流行的语言,对音乐作品进行改写和创新。这个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戏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戏剧编演一方面需要学生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故事的主旨和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编演过程中去,充分考量教材中人物的关系、语言以及矛盾冲突,并将其改编为剧本,使其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从戏剧的编排到演出,无一不需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关键。
第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只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有较为浅显的了解。通常而言,直接的参与要比单纯的聆听讲解更加让人印象深刻。通过戏剧编演,可以让音乐作品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更有针对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第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觉得音乐学习枯燥和单调。戏剧的出现,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绚烂多彩,戏剧编演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
二、音乐教学中戏剧编演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使得他们在戏剧编演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能自己及时解决的问题。教师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角色,是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要寻求帮助的人。在这个时候,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讲解和帮助,对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实际调研走访中发现,很多音乐教师,在学生进行戏剧编演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并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些教师将戏剧编演任务按照小组进行分配,将工作交给小组负责人之后,便将编演工作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编自导自演,全程并不过问,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教师完全处于不知情的状态。第二,教师无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学生遇到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二)实际参与的人数与有参与意愿的人数不成正比
关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戏剧编演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戏剧编演的初衷和最终目标。学生是戏剧编演的主要参与者,学生是否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戏剧编演中来,以及参演的状态对戏剧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关键。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与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交谈,其中有超过六成的音乐教师认为,学生的配合度是影响自己开展戏剧教学的关键因素,很多教师也反映,愿意参加戏剧编演的学生人数不多。与此同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愿意参演戏剧,但是到真正实施时,实际参与的人数与有参与意愿的人数不成正比。归根结底,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参与戏剧编演的信心。面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应该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参与人数不足的问题。
(三)戏剧教学效率不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有的教师也在使用戏剧编演进行音乐教学,但是其最终的目的是利用戏剧活跃课堂气氛。尽管学生也主动参与了表演,但是课程结束后,戏剧表演也随之结束,并没有结合实际编演情况开展有效的讨论和探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仅仅是体验了角色扮演,对教材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领会和理解,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音乐教学中戏剧编演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规划,精选内容
戏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对戏剧编演的科学规划,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在每学期开始之前,需要系统地对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选取出适合开展戏剧编演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工作的分配。开学伊始,在充分考量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文章的篇幅长短,开展戏剧编演。对于较长的文章,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进行编演。对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可以由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编演,演出结束后对不同小组展开评价,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和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和戏剧相关的知识,诸如戏剧的起源、分类以及剧本编写等。学生对教材进行研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作者介绍以及表演示范视频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开展音乐创作。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到校进行戏剧编演的讲座,加深学生对戏剧的认知。第二,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观看其他学校的戏剧教学实录,并自由结组进行编演。第三,在学校开展戏剧编演比赛,增强戏剧教学的趣味性和竞争性。第四,寻求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和建议学生家长带领学生观看话剧表演等。
(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效果评价是戏剧编演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提升戏剧编演的效率意义重大。从教师层面分析,教师一定要掌控好评价的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戏剧编演任务,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和接受程度。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积极、正面的词汇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学生层面分析,作为戏剧编演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必不可少,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可以有效促进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