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研究
2021-11-12范国盛
□范国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奇迹。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必要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因为“谁把思想局限于现在,谁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
新中国历程主要经过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我们党缺乏在全国范围内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及受苏联的一定影响,国家建设出现了较大曲折和反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有了前三十年的历史经验,经过拨乱反正走上了正确轨道,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越来越丰富,领导艺术也越来越高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虽然走过了不少曲折,但随着党治国理政越来越成熟,新中国建设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是全方位、多方面、立体式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推翻封建剥削制度,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治国理政之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新中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对于中国下一步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发展历经艰难险阻,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内也出现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反复和挫折,但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而不倒,关键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勇立潮头,才能在国内改革发展大潮中保持正确航向,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团结一致向前迈进。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中国,也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理顺,党内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现象。改革开放后,有的地方存在弱化党的领导的现象,导致党的领导力、战斗力不强。因此,“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政党的价值和目标所在。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才衷心拥护和爱戴共产党,才听党的话、跟党走,才凝聚起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磅礴力量。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曾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党的依靠,也只有共产党什么都为他们想到了,人民才会成为共产党的铜墙铁壁。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核心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政党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迟早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殷鉴。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不腐化变质,才能长期执政。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提高和改善民生,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三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扫黑除恶”,脱贫攻坚,走共同富裕道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的惨痛教训,深刻地教导我们,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认识到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制定了符合这一阶段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坚持全面、辩证、联系地看问题,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但要看到事物的过去、现状,还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和发展方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既没有前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这就更加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从实际出发,而不从本本出发。要了解客观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坚持实事求是,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创造自己的历史是有条件的,并不能随心所欲,它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旧中国,各种主义和思潮都在中国的大地流行过、实行过,但都没有成功,没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得出这个正确的结论,来之不易。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道路探索,党的八大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直到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形成邓小平理论才解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党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打开国际大门,融入全球体系,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未能顺利融入全球体系。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浪潮中,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开放思想的传播、新产品的引进、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进外资的拓展,到全面对外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利用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发展服务,使中国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世界经济发展奇迹。开放使中国及时利用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实践成果,享受到全球分工的巨大利益,中国加入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也给全球带去了福音。改革使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就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内部革新,是苟日新、日日新;开放是引入活水,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历史经验是党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总结积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我们党靠总结历史经验创造历史,在把握历史规律中走向未来。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和关键,人民群众是依靠也是政党的价值所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激发活力。只有全面理解,把握重点,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