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职工文艺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互补的探究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艺工会职工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重庆 400015)

近年来,随着职工精神生活的丰富,基层职工文艺活动已经成为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情形下,提高职工文艺水平,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工会的服务职能。与此同时,我国高度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审美素养高、艺术鉴赏力强、专业技能优的文艺人才。但是,由于高校空间有限,无法给所有艺术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导致艺术生的才华得不到充分发挥。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见,以他人为鉴方能正其行。对于企业工会而言,正急需借鉴高校艺术教育这面镜子,利用艺术生专业的艺术文化知识,丰富职工业余文艺活动。同时加强职工文艺活动专业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更多高校艺术生到职工文化艺术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的同时,为高校艺术教育搭建实践平台。而对于高校艺术教育而言,也急需一个可以为艺术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平台。那么如何完善落实好基层职工文艺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互补,则是企业工会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高校艺术教育、基层职工文艺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将两者融合的理由,并较为详细地给出融合的方法与手段。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职工文艺发展现状

(一)基层职工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与基层文艺组织中有限的物资和人员条件存在矛盾

目前,基层职工的文艺需求日益增长,话剧、舞台剧以及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等,已经走出了小众的范畴,逐渐成为广受职工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但现实却是,基层职工的文艺需求受到物资和人员等条件的严重限制:在物资方面,缺乏专业的舞台、专业的文化教育基地以及专业的训练场地;在人员方面,由于职工文艺队伍的组成人员多为业余人员,因此接受的专业培训不足,这就大大影响了队伍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基层职工文艺在精神文化内涵的传达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就目前来看,除部分地方特色较强的文艺形式外,其他的文艺形式很难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这就直接限制了职工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平台

高校艺术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基地。纵观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近年来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缺陷:在校的艺术生能学习到非常专业的技术,而高校却无法给他们提供一个可实践的平台。这个缺陷导致艺术生在校期间无法实践其所学的艺术特长,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脱节,以及艺术人才与地方产业脱节,艺术人才走上社会后,很难将自身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快速融入实践中,从而出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职工文艺有机融合的理由

(一)作为工会的使命: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如今,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纵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见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以及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说,工会的使命就是一切要以职工利益为中心,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因此,为了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工会应当革新思想,将高校艺术教育融入职工的精神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基层职工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基层职工队伍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文化建设。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效果

从艺术院校的角度来看,基层职工文艺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有机互补,既给广大艺术生们提供了良性的实践活动平台,又有利于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效果,同时也帮助了高校艺术生提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根据具体的活动,检验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及时进行完善和改正。从企业工会的角度来看,通过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互补,借助基层舞台定期开展文艺汇演、文艺交流活动,可以充分了解基层职工的实际需求以及业余爱好,及时对接文化人才,为将来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做好准备,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打好基础。

(三)有利于搭建更加多元化的职工文艺舞台

基层职工文艺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融合,互补不足,可以有效拓展基层职工文艺舞台的表演范围,提升表演水平。同时,通过高校专业艺术的融入,还可以为基层职工文艺舞台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与高校艺术教育融合之前,基层职工文艺舞台大多以业余歌曲、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形式单一、内容乏味、专业性不强,无法引起职工的兴趣。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互补之后,专业性增强了,范围广了,职工们在文艺演出的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乐器、歌剧、话剧等文艺表演形式,还可以与高校艺术生沟通切磋,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训练,吸收更多的艺术养分。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职工文艺有机融合的方法

(一)建立校企合作渠道,开展联合文艺汇演活动

以企业周年庆、大型纪念活动为契机,建立校企合作渠道,开展联合文艺汇演活动,让企业基层职工文艺能够与高校艺术教育实现有机互补。根据庆典、活动的主题需要,企业工会邀请艺术院校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并设置联合汇演组、物资筹备组、统筹协调组等多个小组。联合汇演组,负责在企业内部挑选文艺水平较高、年龄合适的职工,与校方推荐的艺术院校学生组成联合汇演队伍;物资筹备组,负责租赁表演舞台,安排表演物资;统筹协调组,负责协调企业各部门工作,并建立与校方的联络通道,确保合作畅通无阻。

(二)搭建艺术教育交流平台,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根据企业工会以及艺术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发挥作用,搭建艺术教育交流平台。譬如,建立“京剧文化艺术交流基地”,邀请艺术院校的教授,面向企业开班授课,对京剧的艺术魅力、特色技巧,以及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进行现场讲授。为了确保艺术教育交流平台的科学有序发展,职能部门可以设置租赁制度,在空闲时期,将艺术教育交流平台租赁给其他文化企业,用于举行“绘画展”、“舞蹈展”等活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定期举办校企艺术交流座谈会

根据高校艺术教育,以及基层职工文艺的实际发展情况,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企业工会与校方定期举办校企艺术交流座谈会。为了确保座谈会保持常态化运作,企业工会应与校方提前做好相应沟通,建立文化艺术交流联络室,并配备专门的联络对接人员。文化艺术交流联络室主要负责:一是确定座谈会的主题、举办时间、举办地点,以及参会人员。做好会议前期的各项物资筹备工作,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二是做好文化交流政务信息的撰写、宣传工作。对文化艺术交流座谈会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展现基层职工文艺发展状态,并使更多的职工加入到文艺表演的队伍中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以某个特定的文艺活动为中心,设计、筹划“艺术周”、“艺术日”活动。譬如“二胡文化艺术周”,邀请艺术院校的专业讲师以及二胡专业的学生,在座谈会上与职工交流二胡演奏技巧以及分享二胡背后的文化故事等。

(四)以工会为平台,校企合作,提高艺术生的就业率

艺术生拥有优秀的天赋,在专业学习上经过了大量的勤学苦练,同时拥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但由于专业的单一性、局限性,并不是每个艺术生都能走进专业大学从事教学,走进歌剧院、歌舞团从事演出,或者进入文化单位工作,可能更多的毕业生会进入中小学、培训机构、大中小企业,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工会这一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为艺术生增加就业机会。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年代,为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文艺演出,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企业工会必须重视职工的艺术素养,要有机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势,推行联合培养,大力培育基层文艺领军人才,注重均衡化发展,挖掘专业艺术内涵,培养高端艺术人才。基层职工文艺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共同创新文艺形式,对接高水平文艺人才,激发企业职工活力,加快各类文艺人才的培养。企业工会要当好“职工娘家”,既为高校艺术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和机会,也为企业文艺人才的培养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企业高质量的文艺人才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企业工会更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培训活动,重视本土文艺人才的培养,优化基层职工文艺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文艺人才的档次,还要充分挖掘特色非遗文化,发挥本地文化优势,如农民画、传统戏曲等,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实际需求。总的来说,要通过工会平台让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职工文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让高校艺术生走进基层,锻炼高校艺术生的实践能力;让基层职工文艺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带动下提升整体水平,让企业打造和完善自己的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文艺工会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工会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