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辨析
——以《刺青》为中心
2021-11-12邹雨
邹 雨
延边大学
《刺青》描写了男主人公甘之如饴地跪倒在女主人公脚下,成为她的第一个肥料,这颠倒了现实世界的“男尊女卑”。虽然看起来女性征服了男性,将男性踩在脚底下,但其实主导这个世界的依旧是男性。本文以《刺青》为中心,以文本来分析女性崇拜下的男性中心社会。
一、故事背景
1.“以美为强”的刺青世界。
文中一开始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年代,而是定下了“以美为强”的社会准则,作为这条社会准则的运用,刺青就应运而生了。权力是“指社会资源,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资源。拥有资源越多的人权力就越大”。美是这个“以美为强”世界的唯一资源,刺青是变美的手段,那么刺青师和拥有刺青的人掌握最多的社会资源。首先,文中的“赌徒、消防队员、手艺人,商人、武士,轿夫”这些有刺青的都是男性,这可以从后文求清吉刺青发出痛苦呻吟的都是男性这一点得到佐证。其次,查理文、奴平、恳恳次郎、唐草权太等包含清吉在内的刺青师也都是男性。最后,作为美的代表的“女定九郎、女自雷也、女鸣神”这些看起来标榜了女性,但是这些角色都是由男性来饰演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刺青师以及拥有刺青的都是男性,所以在“以美为强”的刺青世界里掌握权力的是男性。
2.江户时代背景设置。
虽说没有说明具体的年代,但通过文本分析大概可以推测出是江户时代。首先,清吉对不能忍受痛苦的男子说“你是个江户男儿吧?忍着点儿”。其次,“清吉原本就仰慕丰国国贞的风格,要作为浮世绘画家了此一生的,沦为刺青师后仍然保持着画家的良心和敏锐”。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最后,在谷崎日后发表的文章中,他明确指出《刺青》的故事发生在德川时代(即江户时代)。“去往马道的来客,喜欢乘坐那些有着漂亮刺青的轿夫的轿子,吉原和辰巳的妓女也会迷上那些身上有着漂亮刺青的男子。赌徒、消防队员自不消说,从城市的手艺人,商人到少数武士身上都有刺青。”文中除了清吉这些刺青师有具体的名字以外,其他人都是以他们的职业来称呼。像这些“消防队员、手艺人,商人、武士,轿夫”等人物称呼都来自职业。文中还透露出追捧刺青的主要是庶民、町人、贱民阶级等武士以下的下层阶级,虽然也有武士这种特权阶级,但是作者很严谨的强调了只有“少数”。江户时代的身份等级大致可以分为贵族、武士、庶民、町人、贱民,而每种身份能担任的工作是不同的,一般人大多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这也与以男性为中心的有森严等级秩序的江户时代现实相符合。
二、人物
在谷崎的小说中,女性被赋予了种种不利条件,以突显男性的优势地位。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以突出男性的优越地位。《刺青》中姑娘也因父亲的去世而导致身份地位在短时间内降至谷底。那么姑娘原来究竟是什么地位呢?清吉与姑娘第一次相遇时,姑娘坐在平清饭馆前的轿子中。这个平清饭馆并不是杜撰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它与山谷的八百善并称为江户料理界的双壁”。如此高级的料理店,平常人家也只能偶尔为之,但从后文姑娘的回答可知“是的,那时候,因为父亲还健在,常常会去平清”,可以达到“常常”这个频率就不可能生长在普通人家,而应该是富庶之家的小姐。其次,从对她那双美足的描写也可以推测她不可能来自普通人家。“从脚趾到小趾的纤细五趾排列齐整,其趾甲的色泽完全不亚于在绘之岛海滩捡获的粉红色贝壳,脚踵圆如珠玉,令人怀疑那是将岩石缝中流出的清冽泉水洗就的润泽皮肤。”作者不吝用各种华丽辞藻来体现和赞美姑娘的这双玉足,这样的美足需要相当好的护理和保养,这是普通人家做不到的。
最后,可以从姑娘乘坐的轿子来大概推定其身份。虽然轿子刚开始是贵族和武士这些特权阶级的专属交通工具。但是到了江户时期,庶民也逐渐可以乘坐轿子,只是根据身份,轿子的样式和装饰有所不同。将军、大名、家臣以及将军和大名的女眷乘坐的轿子叫做“乘物”,主要的特点是乘坐更舒适,有拉门以及高级装饰,共有三种,最低级别的是将军和大名的女眷乘坐的叫做“女乘物”。他们以下的阶级乘坐的轿子叫做“驾笼”,驾笼也分为法仙寺驾笼、安佛驾笼、四手驾笼、山驾笼、军鸡驾笼五种,都各有其特点。法仙寺驾笼的特点是侧面有门,前方和左右的小窗挂着竹帘,而四手驾笼前方和左右的小窗挂着的则是凉席,山驾笼四周是敞开的,而军鸡驾笼就像鸡笼一样是来护送犯人的。由文中“驾笼”和“簾“两词可知姑娘乘坐的驾笼挂的是竹帘,而与法仙寺驾笼相对应的身份是富商、医生、身份低微的大名,之后的三种对应的身份是庶民,军鸡驾笼对应的是犯人。江户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人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医生因救死扶伤拥有特殊地位,甚至可以破格使用简单的“乘物”。大名位于将军之下,但大名之间也分等级,所以这里的身份低微的大名,虽然属于贵族,但是是处于最下层的贵族。从姑娘乘的轿子,可以推测出姑娘是位于庶民阶层以上的。如此富庶和有地位的家庭,仅仅因为父亲的去世,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内就沦落到艺妓这个贱民阶级。虽然在江户“粹”的世界里,艺妓是美的传播者,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低贱,但是身份依然低微。就因为失去男性保护者,所以姑娘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从庶民之上的阶级跌落到贱民阶级,真可叹女性的命运之飘零。
三、情节
1.只从花街柳巷中寻觅自己的目标。
“清吉多年来的夙愿是得到一位肤色发亮的美女的肌肤,在上面刺入自己的灵魂。对于这位女性的素质和容貌,他是有各种要求的,光是脸蛋漂亮、肌肤美艳,他并不会中意。”为此清吉调查了江户城的花街柳巷,寻觅了三四年,仍然不肯放弃。清吉为什么只拘泥于花街柳巷呢?如果这个世界“以美为强”,那么所有人都会对美趋之若鹜,又为何只限定花街柳巷?首先,如上所述追捧刺青的主要是下层阶级,庶民以上的阶级追求刺青的人是极少的。其次,清吉本身是个浮世绘画家,之后沦落为刺青师,这意味着刺青师比浮世绘画家的身份地位是更低的,即清吉属于町人阶级的比较低的阶级,所以清吉能够找的目标只能是町人或以下的阶级。而花街柳巷的女人大多属于贱民阶级,是清吉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最后,江户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甚大,有各种约束女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受此影响普通女性是非常保守的,绝不可能轻易地在男人面前脱衣,而且她们在受到封建家长保护的同时也受到严格的管制,这些家长也绝不会允许自家的女眷在别的男人面前脱衣,而花街柳巷的女人本来就是以色侍人的,自然不太在意这些道德规范。
2.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错过。
清吉跟丢轿子的情节也是作者的别具匠心。清吉看到姑娘的美足,觉得此人正是自己多年来寻寻觅觅的女中瑰宝。但是清吉却不敢贸然上前询问,估计也从平清饭店,轿子这些看出姑娘的身份不凡,所以他紧随在轿子后面追赶,追了两三百米后就不见轿子的踪影。紧跟着轿子,仅“两三百米”就跟丢了,这的确让人讶异。其次,即便清吉赶上了轿子,见到了姑娘,验证了她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人,此时也不能完成自己的夙愿。因为无论是姑娘的地位、思想还是父亲的限制都意味着清吉不可能成功,所以才有了第二次条件成熟的时机到来。
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姑娘的父亲已经去世,姑娘也沦落花街柳巷,所以无论是身份,还是父亲的限制都不存在了。其次关于姑娘的思想,作者也通过外貌描写做了暗示,“她看上去十六七岁,可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月场所,竟像成熟女子那样妩媚,仿佛已经勾去了几十个男人的魂魄”,仅十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可以有长期在风月场所勾引男人的妩媚,从这可推测姑娘流落花街柳巷已经接受了自己将以色侍人的命运,所以也不会如良家女子般保守。
3.清吉对姑娘的强迫。
男尊女卑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女性客体化,即男性对女性的强迫和控制。第二次相遇时,清吉不问姑娘的意愿直接牵起准备告辞的姑娘的手,把她领到二楼看挂轴。通过两幅挂轴一步步地攻心让姑娘发现真正的“自我”。看完《妹喜》,姑娘抬起脸色苍白的头质问他“您为什么让我看如此恐怖的画作?”而清吉则通过语言诱导“这幅画的女人就是你,她的血液融汇在你体内”,让姑娘开始发现自己内里潜藏的魔性。打开《肥料》时,清吉又说“这幅画画的是你的未来。倒毙在这儿的,都是将来要为你舍弃生命的人。”而姑娘先是害怕地背朝画作趴在榻榻米上,请求清吉将画收起来,接着将脸藏在衬衣衣袖后面,一再重复地请辞,而清吉则不顾姑娘的意愿,用藏好的麻醉剂将姑娘麻晕,强行进行刺青。
4.清吉为艺术追求成为肥料。
刺青完成,对姑娘的称呼也从“娘(姑娘)”变成了“女(女人)”,意味着姑娘也成为了那两幅画轴主人公的同类,成为了具有致命女性美的“妖妇”。在“以美为强”的世界里拥有花容玉貌以及顶级刺青师灵魂加持的刺青,姑娘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强者。当姑娘让清吉成为自己的第一个肥料时,清吉虽然愿意,但是要求再看一下姑娘背上的刺青。为什么还要再看一下刺青呢?文中一开始就极力说明清吉作为一名艺术家对美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他的夙愿就是在一位符合自己要求的女性的肌肤上刺入自己的灵魂。姑娘背上的刺青就是他毕生所求的美。古往今来有多少艺术家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美,献出了生命和灵魂。清吉为了追求心中的美献出了灵魂,创造了姑娘,所以与其说清吉跪倒在姑娘面前,倒不如说清吉是跪倒在自己的艺术追求前,为自己的艺术追求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才会请求再看一次姑娘背上的刺青。因此结尾处男女地位的颠倒仅仅流于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地位的逆转。
四、结语
在《刺青》中,虽然作者一开始就定下了“以美为强”的基调,也通过清吉最终臣服于姑娘,并心甘情愿成为她的第一个肥料来极力推崇女性崇拜,但是通过细致的分析可知男女地位的颠倒仅仅流于形式,这依旧是个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体现了谷崎润一郎在女性崇拜思想与男性中心主义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