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1-11-12何钦

中国国情国力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融合农业

何钦

近年来实践证明,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以下简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期,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走访了农业农村部门、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企业等,开展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福建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互联网”“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园区”“农业+旅游”等形式,推进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跨界配置,有效促进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一、农村三产融合形式多样,发展迅速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立足地域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多种措施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发展。

(一)“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农村三产融合新型经营主体

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共有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万户,入社成员达100.6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02.5万户,合计辐射带动203.1万户,占全省农户的43%;2020年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168亿元,可分配盈余25.8亿元,为每个成员户平均分配256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分别为267个和1368个,分别比2015年增长1.4倍和8.1倍。同时还发展了数量众多的家庭农场,如:截至2020年底三明市拥有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6063家,涌现出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九峰生态家庭农场等福建省“百佳示范家庭农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对单一农户的聚集和对市场的联结,带动农户走进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分配环节,共享三产融合红利。

(二)“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快速推动农村三产融合

截至2020年底,全省拥有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11个,其中,国家级63个,省级863个。2019年,市县级以上的龙头企业从业人员56.66万人,营业收入3704.58亿元,相当于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9.9%。带动农户414.76万户,农户从中取得收入达381.23亿元,出口创汇74.03亿美元。如龙岩市某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养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引导白羽肉鸡产业发展,产品涵盖130多个系列,2020年实现产值30亿元、销售收入21.6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带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实现跨界配置生产要素,掌控并规范管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等各环节,有效促进了农村三产融合。

(三)“农业+互联网”,电商助力农村三产融合

各地主动适应和融入“互联网+”时代大潮,积极推进“农业+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优势,大力开展网络宣传与销售,让优质地方特色产品搭上互联网销售的快车出山进城,助力三产融合。如泉州市从资金、技术上扶持农产品“触网”,培育凸显特色的“电商乡(镇)”“电商村(社区)”。2020年,该市所辖7个县(市)均入围“全国淘宝村百强县”;全市淘宝镇和淘宝村数量居全国前列;该市入围“全国农产品电商销售城市十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农产品电商平台15个,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2000家,当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近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7%。漳州市平和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2020年平和琯溪蜜柚线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漳浦县“六鳌红薯”互联网销售1000万斤,销售额达4000万元以上,红遍全国各地。

(四)“农业+科技”,智慧农业促其“接二连三”发展

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农业科技成果与人才、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标准化管理,实现“接二连三”发展。如福州市大力推进数字农业项目建设,拥有福清市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个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9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24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6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69个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三明市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仅2020年就新建智能温控大棚7个,新增9家企业(基地)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形成了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和杂交水稻制种、蜜桔、生态茶、莲子等20多条特色农产品链条,推进特色产业向绿色产业链和精深加工等方向发展。该市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采取全国首创银耳工厂化瓶栽技术,瓶栽车间占地2.87公顷,干、鲜银耳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

(五)“农业+品牌”,品牌效应促进农村三产融合

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中,各地依托当地名优特农产品,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知名农业品牌不断增加。据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截至今年4月30日,福建省拥有83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底全省已认定农产品“三品一标”5016个。创立品牌、宣传品牌,建立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经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价值,在引领农村三产融合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被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为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首位,品牌价值高达1427亿元,目前该县约80%的从业人口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并推动茶产业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方向延伸,构建一二三产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依靠一叶茶、崛起一座城”。平和县琯溪蜜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50多项荣誉,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227.03亿元;2020年全县蜜柚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超130万吨,年出口超15万吨,产值50亿元,涉柚产值超百亿元,均为全国第一。

(六)“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引领农村三产融合

各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创业园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培育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引领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如漳平市台湾农民创业园会聚台商、台农600余人,年产茶1600多吨,是我国大陆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园中建立了3个高山茶场,茶园面积106公顷,引进先进制茶设备,建有2个茶叶加工厂,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区,带动园内外茶产业发展。

(七)“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助推农村三产融合

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末,初期以“农家乐”为代表。近年来,各地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民俗文化和科普教育等精品休闲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拥有一大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休闲乡村,休闲观光助推农村三产融合。截至2020年7月,福建省两批次共有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等37村获评为“全国旅游重点村”(全国共1000个村);据农业农村部发布,2010-2020年,福建省共有54个村获评“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泉州市推进“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古早味”乡村,在晋江梧林村保护修缮闽南红砖大厝、番仔楼等各式古建筑108栋,围绕“家国情、醉闽南、意南洋”三条主线讲好传统村落故事,开发文创产品、打造闽南侨乡文化展示点,周边建有电路产业园,有晋华集成电路、渠梁电子等2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成为有文化故事、有高科技产业的精品村。

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合主体仍显不足,影响产业链延伸

新兴融合主体发展仍显不足,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3家,仅占全国的4.1%。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主要力量的龙头企业总体规模不够大,品牌影响力仍不够高,带动能力强的领军型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科技创新、外贸出口等方面发展较为薄弱。企业带动农业发展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纵向产业链延伸不长,出售的农产品多处于原生态或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如平和琯溪蜜柚可以制成果脯、果饼、果汁、香精等,可增值8倍,但限于加工技术与能力,2020年深加工的蜜柚仅5.7万吨,仅占总产量的4.2%。此外,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能力还不足,多处于初级阶段,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合作社服务层次较低,对三产融合促进较弱。

(二)农业贷款仍较困难,融合资金来源少

由于农业产业投入收益回报慢,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品选择较少,进入农业的资本较为谨慎,且抵押、担保等手续繁琐,贷款较困难。调研的泉州市3家茶企均反映发展资金不足。其中,某茶庄园计划2021年将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与建筑相结合建设创意茶居,因资金缺口无法开工;某茶园“梯田花海”生态保护系统建设存在资金缺口。2020年蕉城区某农场因缺乏资金无法建设滴灌设备,致使7公顷水蜜桃、梨、生姜等遭受旱灾减产约30%。永定区某种养专业合作社计划贷款用于葡萄园扩建和农家乐场所改造升级,由于银行不接受种植设施作为抵押物,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三)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复合型人才缺乏

由于种田效益比较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普遍存在老龄化、文化素质低等情况,特别是缺乏企业总体策划、项目包装、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蕉城区反映,家庭农场用工年龄普遍偏大,其中某家庭农场雇工年龄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因没有农业技术人员,不懂防寒技术与措施,所种植的猕猴桃遭受霜冻灾害死亡过半;多个公司反映缺乏高级营销、管理、技术研发人员等;闽侯县、莆田市、尤溪县等地电商企业反映,缺乏直播带货专业人员、电商运营及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员,现有模式多为聘请外地人员或通过第三方平台运营,经营成本偏高。华安县某村开展三产融合以来,已吸引部分人员回乡开办民宿、餐饮店和承包旅游项目等,但目前仍缺乏创业型人才和劳动力,部分已开发好的旅游项目因无人参与承包而无法投入运营。

(四)部分土地流转不顺畅,融合规模受影响

部分地区反映农业规模化项目因土地不够集中难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存在项目落地难的问题。蕉城区某生态农庄发展公司在水果采摘季周末日游客达300~400名,年观光采摘等收入约200万元,发展前景看好,受限于用地政策无法开展扩建。福鼎市某茶业有限公司拟打造白茶古道乡村旅游项目,因土地性质问题无法开发。长泰区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拟在该区古农农场或岩溪镇新建茶叶精加工厂,因无用地指标无法建设。龙岩市某生态农业公司反映,企业种植基地、加工用地供给不足,难以发展规模种植和产品加工。

(五)项目同质化较明显,欠缺差异化竞争

各地普遍反映,在农旅融合发展上,休闲农业发展定位不清晰,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大多以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等现有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为基础开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雷同化、同质化比较普遍;在经营项目上,多停留在观光或采摘体验层面,对当地特有文化、民俗等资源挖掘不深、开发不足,差异化竞争欠缺,直接制约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如建瓯市某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与周边乡镇旅游景区的形象定位、经营项目基本相似,缺乏竞争力,当前该村旅游接待中心经营处于亏损状态。

三、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为抓手,以规划引领为先,可在有关部门中设置专门负责农村三产融合布局规划、产业化发展的机构,强化管理;整合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降低产业与项目雷同化、同质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与项目发展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强化扶持力度,培育产业融合主体

一要大力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运行能力强、技术设备水平高、竞争力强、示范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融合主体。重点发展壮大原有经营实体,优化存量做成龙头,同时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增量培植龙头,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二要推进电商供应链整合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扶持“互联网+”和“绿色+”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业态。三要进一步发展特色园区,发挥园区示范窗口、集聚平台、创业载体的作用,通过在园区内采取全产业链招商方式,实现农业产业集群上下游链条的延伸和完善。

(三)强化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化解资金紧缺难题

一要强化财税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财政投入、减免税收等方面优惠力度,如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在土地流转、种植、收购等环节给予政策性补贴,缓解资金紧张问题。二要优化金融服务,创新和完善金融政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集机制,如积极探索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试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果园、养殖场抵押贷款等适用性强的金融创新业务等,增强农民土地融资能力;对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必要的贷款担保等,促使更多的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用大资金流促进三产融合的大发展。

(四)加大科教投入,提升三产融合活力

一要走挖潜内涵、集约增效、科技强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开发,全面提高农产业科技含量。二要强化镇村农产业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农字号”高校专业毕业生充实相关站所,做好科技推广。三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深化与农业科研部门及大、中专院校的合作,提高农业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技能。四要鼓励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支持在省外人员返乡投资创业,将先进的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五)健全流转机制,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一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推动土地流转规范化、信息化,为土地流转做好基础准备。二要鼓励与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公司等形式的规模经营土地。三要对符合政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用地适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四要推动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破解三产融合用地难题。

注释:

①“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猜你喜欢

农产品融合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刚柔并济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破次元
融椅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