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伟大时代 讲好领袖故事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采写体会

2021-11-12侯雪静高蕾林晖施雨岑

中国记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四力史料情怀

□ 侯雪静 高蕾 林晖 施雨岑

新华社2020年5月19日播发的长篇通讯《习近平的扶贫故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文章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看真贫、扶真贫的感人故事,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遭遇疫情阻击战的特殊时刻,为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我们通过解码这篇稿件的创作思路,分享报道创新的几点体会。

诠释为民情怀 凝练历史瞬间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人民情怀是我们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创造脱贫攻坚伟大奇迹的抓手,也是记录这段伟大历程的总纲。稿件主创人员深入践行“四力”,历时一年时间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贫困村,探索百姓视角表达,寻求读者最大共鸣点。

百姓视角展现人民情怀。记者带着读者跟随总书记的足迹,跋山涉水一路走来,去看真贫,扶真贫,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40多年来与扶贫的不解之缘。稿件娓娓道来,通过披露一些考察中打动人心的小细节,展现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

稿件播发后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原国务院扶贫办舆情监测数据显示,3天时间关于《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的相关报道共有14442篇(条)。累计1600余家媒体采用。由于强烈的社会反响,稿件被印发全国扶贫战线学习。

首次披露考察细节还原第一现场。稿件首次公开不少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考察中谈及脱贫攻坚的现场实录,以直接引语的方式还原大国领袖亲自挂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情景。例如:

——2012年12月29日,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

贫困户从锅里拿出一块蒸土豆递给了总书记。总书记掰了一块放在嘴里:“味道不错!”还让同行的人都尝尝。

——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

“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还问到“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朴素的话语和细节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矢志不渝的赤子情怀、始终如一的为民初心。本文还有大量类似的细节和对话,都来自新华社记者随访考察中留心观察得来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通过文章将这些珍贵的史料“激活”,为党史提供了权威参考,起到了见证历史、记录历史、书写历史的作用。

明暗线交织赋予史料“二次生命”。扶贫故事虽好看,写好并不容易。稿件通过故事情节的“明线”,厘清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暗线”。

史料不变,主线常新。在总书记的报道中,涉及这类史料搜集整理的情况很多,立意深刻、清晰鲜明的主线能赋予史料第二次生命。

同时,对于史料的深度挖掘也是增加故事性和历史纵深感的关键,例如潘东旭职务的变化就是一直躺在记者采访笔记本中的线索,通过采访挖掘一个人物命运的跌宕,诠释脱贫攻坚伟大历程,也是本篇稿件的一处神来之笔。

“顶天”的选题“立地”去做

回首这篇稿件长达8个多月的艰苦采写,如何诠释宏大主题是我们思考较多的问题,这也是伟大时代里记者普遍面临的挑战。这篇稿件带给我们的启迪是,要通过深入践行“四力”挖掘“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时代缩影,并在构思、呈现和传播等方面实现三个“统一”。

实现独特视角与历史纵深统一。稿件呈现总书记不同历史时期的扶贫故事。对于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记者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对其丰富、引申;对于考察中的细节,则通过回访的方式首次披露。将这些历史上的瞬间凝练在一起,可以清晰地感知我们党在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抉择和必由之路。

实现宏大主题与鲜活画面统一。故事好看的关键是改变说话的方式。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改变了通稿“端着”的语态,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这种原汁原味呈现,一针见血讲明治国理政大道理。类似的表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老百姓听得懂、读得懂。

实现传统报道与融媒体报道统一。稿件通过配发金句、图片、短视频制作成融媒体产品,并在同一页面提供全文链接,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如今,这些创新几乎成为核心报道讲故事的“标配”,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品种的融媒报道矩阵。这些故事,让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形象,让刻板的道理有了恒久的温度。

以高度政治站位讲好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

我们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宣传解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但讲什么,怎样讲,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学习,增强稿件思想性。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深入人心,就必须紧扣一个“深”字,而要写出有深度、思想性强的稿件,就必须自己先学深悟透。唯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积极采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髓要义以及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才能让稿件有深度、有厚度。

深入践行“四力”,增强稿件可读性。要写出情感充沛、文风清新、可读性强的精品力作,展现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同心奋进的画面,展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火热实践,就必须充分发挥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的独家优势,深入践行“四力”。一方面,要有新闻敏感性,对基层新发生的典型故事、新产生的创新模式有细致准确的掌握;另一方面,要通过回访等报道形式,让曾经故事发生的历史场景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效果。

打破“通稿”思维,增强稿件融合性。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媒形态的加速更新,新闻舆论环境正在发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因此,必须在增强融合报道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写作套路,通过增强稿件“融合性”强化传播力。一是稿件策划要有“产品”意识,思考怎样的题材形式才能实现更高的“到达率”。二是稿件创作要有全媒体意识,力争实现文字、图片、视频同步采集,形成全媒体报道合力。三稿件播发后要有“售后”意识,加强与网民互动,力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四力史料情怀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史料二则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