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证融合”理念下高专幼师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1-11-12赵建晖
赵建晖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唐山 063000)
在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特别受重视,而幼师语文作为文化基础学科,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正视当下高专幼师语文教学现状,在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课岗证融合”的语文教学革新,不但可以扭转学科地位,更能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利于学生岗位能力提升。
1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产生原因
1.1 课程目标与岗位能力培养脱节
大部分高专院校现行基础文化课的人才培养目标,忽略了学生的能力状况、学科定位以及岗位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老旧。
高专幼师语文老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再加上无科学的课程目标指引,因此幼师语文教学混同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没有职业教育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本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幼儿园实际工作中,也很难获得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由于这类语文课对幼专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益,因此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从而遭遇轻视。
1.2 课程教学与资格证考试无关联
自2015 年教师资格证改革以来,即使是师范类大学生,也需要参加国家统考,才有可能取得教师资格证。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资格证笔试 《综合素质》与语文密切相关,其中教育写作和阅读理解题占总分值的2/3 左右,是得分的重点,可见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考取教师资格证中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课程计划的限定,幼师语文从授课目标的制定,到授课内容的选择,再到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几乎都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无关,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底子和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考取资格证亟待帮助的实际需求。幼师语文教学自说自话,造成教学与学生考证之间两张皮的现状。
2“课岗证融合”理念下高专幼师语文改革策略
“课岗证”融合理念下的高专幼师语文教学指的是在传统高专幼师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与训练,增加幼儿园教育教学技能的岗位模拟与训练,课证融合、课岗对接,实现高专幼师语文课程、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幼儿园工作岗位训练与能力养成的深度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考试技能和岗位能力。
2.1 正视师资短板,促进师资优化
正视高专幼师语文在师资方面存在的短板,由学校或学前教育系组织语文老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组织语文老师学习幼儿园相关课程。通过定期教研,使语文教师熟知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点内容和要求,掌握应试技巧,确立服务考证意识;同时鼓励语文老师大胆地走出去,到办学规模大、理念先进的合作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熟悉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熟悉幼儿园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丰富语文老师的企业工作经历。集中精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优秀幼专语文教师团队,从而实现师资的优化。
2.2 修订课程标准,做好课证结合
教育部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全面考察学情现状和试题汇总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并完善了原高专幼师语文课程标准,分年级、分学期将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到的考点精准落实到日常语文教学中。科学、全面地确定授课重点,以服务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指南,尽量让幼专生在语文课堂上就能够初步完成涉及语文能力方面的备考工作。
针对《综合素质》考试中的客观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增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常识等教学内容、增设逻辑分析训练。在教学中帮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夯实知识基础;阅读理解题在《综合素质》中所占分值较大,解题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采用解析真题的方法,以真题为例,以解真题为法,传授答题和得分技巧。用真题讲,用真题练,让学生熟悉考试情境。同时,将高专语文教材选文改造设计成阅读材料,强化学生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教育写作一项就占《综合素质》总分值的三分之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们在教学中汇集自国考以来幼儿教师资格证所有作文真题,以文体为标准进行分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散到不同的学期进行专题作文教学,反复进行写作指导和实战练习。
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课题组依托学习通和职教云等学习平台,建立并上传文学常识单选题库、阅读理解题库、教育写作素材及优秀例文库,供学生练习及自我测试之用。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考生逻辑性强、流畅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是过关的根本。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面试情境,模拟教师资格证面试环节,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做法,效果较好。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贯穿资格证考试内容外,结合每年两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证,在临考前两周,课题组集中对学生进行考前强化辅导。通过师生合力、日常教学和临考强化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毕业拿双证的目标。
2.3 更新教学理念,做好课岗结合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岗位能力,服务学生就业。为了避免传统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在校园对接中存在的“无用教学+重复培训”的弊端,改变师范院校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各管一段”的现状,需要“高职院校应邀请幼儿园方代表,根据园方需求,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联系岗位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师范院校和幼儿园在幼儿教师培养上的无缝对接。
我们依据高专幼师语文特点,在知悉幼儿园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和研讨,选取幼儿园工作的典型工作与幼师语文课程一一对应,科学制定课岗结合的内容。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幼师教育教学岗位充分结合,关切岗位需求,服务岗位需求,使得每堂课的教与学都具有幼教特色,让幼专学生在语文课堂真正受益。
做好学生的职业语言教育。课题组成员依据“统筹安排、分科实施”的课改理念,利用语文素养课、教师口语课、普通话课、儿童文学课等大语文类课程,通过诵读、即席说话、讲儿童故事、口头作文等方式,站位儿童立场,专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另外,我们又开展了国学经典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以适用幼儿园的岗位需求。
强调汉字书写基本功。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汉字,汉字素养直接决定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启蒙质量和终身发展。根据合作幼儿园的反馈和要求,我们近年来不断收集、汇总并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和新入职幼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出错的字,编辑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常用错别字表,通过情境教学等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汉字的造字法和使用情境,进行融入式、常态化纠偏工作,达到让幼专生用对汉字、用好汉字进而热爱祖国文字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汉字素养。
重视见习和实习,实行双导师制。重视学生的见实习工作,是我校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我校在京津冀地区拥有几百个长期合作的幼教机构。我们对实习生实行双导师制,合作园指导老师负责实习生的实践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理论指导。语文老师主要对实习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校园合作,共图幼师学生职业能力的生长。
3 结语
我们的高专幼师语文教学改革模式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实习学生在幼儿园的区角建设、环境创设、课堂活动时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寻求针对性的岗位能力弥补和提升;语文教学与考取资格证充分结合后,所讲所练对接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到日常学习有重点,练习不做无用功,力保学生能够轻松考取教师资格证。“课岗证融合”的教学革新实现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结合,提高了幼专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幼师语文的印象和态度,认识到幼师语文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使幼专生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卓越的幼儿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构建“课岗证融合”的高专幼师语文教学革新体系,关键在理念,实施靠教师,成效利学生。我们还在路上,期间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