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对策探析

2021-11-12董彦霞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技工青年教师校企

■董彦霞 刘 松/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技工院校的教师除了要承担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承担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占据了教师的绝大部分时间,再要完成其他的工作任务,教师会感到压力较大且经历不足。通常,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经历都花在了备课和上课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已经让教师们疲惫不堪,如果再有其他的科研等方面的任务,教师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技工院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一线生产、建设等的技能型人才而非管理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工作,成为各行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技工院校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应该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而相对于现状来讲,目前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更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工巧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细打磨与设计。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不利于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技工院校都有自己的校企合作单位,每年都会输送一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实践水平,这样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校企合作方面,忽略了在教师层面对企业资源的利用,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导致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不足。

三、学校内部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

教师平时课程任务较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占据了较多的时间。教师课时量较多,同时所上的课程门数较多,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都需要接一门新课,按照周16课时计算,每位教师每学期上4门课,备课任务繁重,同时加上批改作业,工作量很大。用于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学院内部一般在学期初会组织新入职教师说课、教案比赛;学期中会不定期组织学院内部高级职称人员进行一些专业类讲座;学期末会组织一些课件评比等,但是组织的次数较少,时间较短,不利于内部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利于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院校之间横向沟通交流较少

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多,有的也是以参观为主,一天的时间,仅能看到表象,至于课堂如何教学、师生如何互动、课程如何设计等涉及较少。且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基本上一年甚至几年才有一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会邀请兄弟院校的资深教授进行学术类讲座,但是时间和次数有限,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五、老教师在传帮带方面效果欠佳

老教师教学及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但是老教师也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精力有限,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因此传帮带方面有所欠缺。

六、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积极性不佳

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会根据职称参评情况来选择是否参加科研,而平时教学考核方面涉及人员范围较小,无法达到相应的激励效果。因此教师参与度不高。

为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助理产业结构升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为提升技工院校的综合教学水平。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专业

紧紧围绕服务一线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能工巧匠”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尝试每个系部推荐一个特色专业,结合专业优势,与企业联合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良好就业赢得口碑。

(二)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

由学校牵头,加强校企合作。目前,很多技工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办学,一种是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进行设备、技术、人才的资源支持,由企业提供部分师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提供实践课程指导;一种是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根据实践课程安排,定期派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实践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指导,同时接纳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这两种校企合作办学都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教师应充分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教师可以结合企业需求,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进行科研项目研发,在研发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对当前技术研发的要求,加深对企业生产现状的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教师加强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动力,科研的研发成功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将科研合作的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体现,将企业的管理理念一举多得,对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会有极大的帮助。

(三)搭建校内平台,促进内部交流提升

建立校内沟通机制,比如:定期召开教学沟通会,集中解决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教研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教学能力提升、科研建设与发展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促进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与教学能力提升有关的比赛活动,如教案设计比赛、课堂讲课比赛、实践课程技能大赛等,以赛促学,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在科研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协助教师参与课题申报,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联系校企合作单位,共同研发相关项目,学校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支持,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四)做好外部联系,加强同类院校合作与交流

鉴于目前社会对应用型、创新性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各类技工院校对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需求也在不断加强,院校自身都在积极做好自我提升,但是,院校各自独立发展,没有做好信息共享,导致信息交流与分享不畅,不利于院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院校之间应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为教师建立可以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借鉴同类院校优势专业在教学中的特色;科研方面可与同类院校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集中各方优秀师资,提高科研水平;也可考虑与科研院所合作,借助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团队优势等,提升技工院校科研水平。

(五)做好传帮带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老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带头作用,可以授予老教师学术带头人等称号,每人指导2-3名青年教师,在教案书写、板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把控、学生互动、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通过现场听课、课间指导、学评教反馈等方式,有针对性的指出青年教师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关注青年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过程的提升。科研方面,老教师要对青年教师从立项申请、过程把控、结项申请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尤其对立项进行重点指导,很多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经验不足,需要老教师从立项开始,在选题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及专业特点,做好目标分析、创新及特色分析、目标设定、思路分析等进行全方位的详细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提升科研水平。

(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积极性

建立适当的内部竞争机制,充分满足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需求,重视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激励,满足教师后续发展的需求。物质激励结合考核晋升机制,以考核设定既定目标,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职位晋升、薪资上调、评奖评优、职称晋升优先考虑等各类奖励。物质激励谁对教师努力工作、力争上进的回报。教师作为特殊行业,除了物质激励外,也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学校可定期选拔一批“优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实训指导师”等,并颁发荣誉证书,在校园橱窗及官网进行动态宣传。对于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进步的教师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技工青年教师校企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从技工到英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青年教师“赴考”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