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营造中的“人”

2021-11-12詹华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会客厅营造国际化

■詹华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共同体,其营造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区居民的社会福祉和生活幸福,关系着国家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对社区营造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是社区营造的根本,即社区营造的终极目标是为人们打造良好的社区,使社区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使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而社区营造的主体也是“人”,通过动员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使其凝结成整体,发挥每个人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本研究围绕社区营造中的“人”展开探讨,这里的“人”,不仅仅指的是自然人,还包括社区营造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即多元主体。

一、社区营造简介

社区营造起源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公民对社会问题比较关注,对社区营造的参与意识比较强烈,勇于追求公民自身的权益,表达自身的话语权,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社区营造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我国大陆地区的社区营造多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从意识层面慢慢地给居民渗透,让居民有意愿来改造居住的社区,对社区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公民参与是社区营造的重要支撑,随着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展,我国公民参与度虽然越来越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美国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方面非常积极,促进了公共事务管理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公民参与社区营造是一种自主行为,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或渠道参与,对于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本研究中的社区营造就是指通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与力量,把社区中的人动员起来、使其参与进来,使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过程,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目前,城市社区营造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对社区营造的参与程度高低不一,行政权力大小不一,资源分配多少不一,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对社区营造中多元主体的作用等进行研究。

二、社区营造中多元主体的不同作用

在现代社区营造中,必须整合各种利益相关者和各类社会资源,使各个主体以利益伙伴的姿态和主人翁的意识推动社区营造的进程,构建社区共同体。在现代社区营造理论指导下,社区营造的主体不再是相关部门这个单一主体,而是更加多元的主体,包括相关部门、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及其他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各个参与主体的角色职能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各主体通过互相协作,秉持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参与社区营造工作。

相关部门不再对社区事务大包大揽,但仍负有管理与监督职责,是社区营造的主导力量,是党的各项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对其他社区营造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及监督,协调解决各类社区问题。基层党组织是社区营造的领导核心,在社区中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其他主体参与社区营造活动。居委会是党和相关部门基层社区工作的开展者,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是联结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的纽带,及时反映社区居民的心声,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物业公司或者其他企业与社区之间不是单纯的服务关系,而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是社区营造的重要支撑力量。各类社会组织是社区营造的补充力量,是对相关部门有限功能的补充,各类社会组织能够下沉到基层,深入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社区居民是社区营造的基础,社区是最能实践“草根民主”的基层单位,公民意识的觉醒使公民参与社区营造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为了营造更好的社区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社区工作更高效、更有序。

三、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深圳市观澜镇国际化社区营造项目

深圳是国内的一线城市,社区营造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深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口,这些外籍人口呈现出聚集区域化的特点。深圳的观澜镇是一个文化名镇,优秀传统文化(客家文化、麒麟文化、红木文化、版画文化)与现代文化(高尔夫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的融合吸引了众多国家的艺术人才、高端人才来观澜镇发展,共同居住生活在观澜新家园。观澜街道针对社区外籍人士较多的特点,对外籍人士进行了调研,发现其主要困难是语言与文化障碍,其次为娱乐与社交关系障碍,外籍人士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文化适应、便民指引、休闲娱乐、汉语学习、互助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在这种背景下,观澜以“共享社区”为主题,开展“观澜·国际城市会客厅”社区营造项目,陆续举办了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多国文化沙龙,服务辖区内中外居民20000人次,初步打造了一个包容、接纳、多元的互动交流平台。

观澜·国际城市会客厅社区营造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际文化会客厅,国际友好会客厅,国际温暖会客厅。国际文化会客厅通过开展有趣的中外文化分享沙龙,让中外居民了解彼此的文化风俗,主要从地理、历史、风俗习惯、语言、节日、饮食等方面分析及展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如,让外籍友人了解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让辖区内本地居民透过西方节日主题了解并认识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等多国文化。同时,让外国友人通过参观走访了解本地的红木文化、版画文化,让其更好地融入本地社区。打造青少年中外文化体验营,让中外青少年互相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语言,形成朋辈互助,增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青少年的视野。国际友好会客厅开展“国际一家亲”中外家庭教育互助计划,促进中外家庭的沟通交流;开设国际语言吧,招募志愿者教授国际友人学习客家话、粤语等当地语言,教授当地居民学习英语、日语、韩语等常用语言,促进中外交流。

围绕“一带一路”“地球环保节能”等主题开展系列地球村Party。国际温暖会客厅通过开展美食互动分享计划、外国朋友融入支持计划、国际志愿服务等营造社区国际化氛围。

在观澜·国际城市会客厅社区营造项目中针对中外居民沟通不畅的问题,不同的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如相关部门发起这个项目,起统领协调作用,居委会负责调查辖区内中外居民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物业公司负责为中外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社区服务,提供举办活动的场地,各类企业负责为外国友人走访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场地及物品展示,社会工作组织在整场项目中负责从头到尾的策划执行,为相关部门基层社区治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社区居民自发作为志愿者来为中外居民文化交流助力,在国际化社区营造中发挥自身优势,凝聚正能量。

(二)深圳市观澜镇国际化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1、凝聚共识,打造社区共同体

深圳市观澜镇为一个开放的文化小镇,社区居民来源比较多元、复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的人居住在一起,社区异质性较强,居民的思想比较多元,这就造成社区缺乏基本共识,社区营造将难以有效开展。街道和社区作为党的基层服务部门,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组织能力强的优势,通过访谈和调查来发掘观澜社区居民的主要诉求,将其汇聚起来,并调动不同参与主体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使其达成基本的共识,即破除中外居民之间的语言、文化、社交障碍等,为国际化社区的营造打下基础。

2、推动资源整合

国际化社区营造需要各种资源,涉及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为不同的参与主体所拥有,如何推动资源整合成为国际化社区营造的关键。在开展各类中外交流活动时,观澜辖区内的多家单位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如美联红木博物馆、鳌湖艺术村、鳌湖美术馆、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场所。在多种资源的整合下,不同部门实现联动,打破部门边界、公私边界的限制,提高了国际化社区营造的效率。

3、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国际化社区面对的是国际化的居民,社区营造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社区营造计划书,也需要高水平的执行人员。相关部门通过购买服务,与社工组织展开合作,让专业的团队来做专业的事情。此外,通过招募本地居民和外籍居民作为社区的志愿者,打破语言藩篱,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共享。

四、结语

在社区营造中,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多元主体的参与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多元主体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共同参与社区营造,才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获得感。国际化社区的营造具有复杂性,未来我们在社区营造中要根据社区特色,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猜你喜欢

会客厅营造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水城会客厅-南昌蔚来“牛屋”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先锋会客厅智慧城市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一号人物会客厅
美丽可持续
活动预告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小丸子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