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化多元化经典化
——关于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

2021-11-12马忠

吐鲁番 2021年1期

马忠

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以其独特的叙事话语体现其重要文学价值。传统儿童文学以纸质传媒为主,在传播效果上受到一定的局限。随着图像、影视、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儿童文学通过改编的方式转换为儿童影视,不仅优化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效果,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影响力,而且为儿童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成为推动儿童电影发展的“源头活水”。国外《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脱胎于儿童文学的热映影片就是儿童文学影视传播的成功实践。而在国内,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电影的创作、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返顾现代儿童电影创作,改编是其内容生产的重要方式,尤其以对儿童文学的改编为主。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片最早的开拓者与探索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根据伊索寓言改编完成了《龟兔赛跑》《狗侦探》等多部动画短片。1941年,万氏兄弟根据《西游记》改编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以其创制传统及民族特色成为世界电影史中经典动画杰作。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在探索中开始大步向前。从1954年的《鸡毛信》开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进人新世纪以后,儿童文学影视改编方兴未艾。近些年,伴随互联网化与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电影创作格局多元化明显,新生力量崛起。很多导演不约而同选择儿童题材和青春题材作为其表现对象,创作了一大批儿童电影。这些儿童电影的改编实践,一方面说明了儿童文学是当代儿童电影创作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当代儿童电影改编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成人化倾向严重。我们说儿童文学作品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虽然为少年儿童拍摄的电影都是由成人来完成。但一定要有“儿童视角”,即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要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现在有很多声称是专为孩子制作的“儿童电影”,为了票房再注入大量的“成人元素”,将儿童电影变成他们人生价值失落后重新寻找人生意义的精神寄托。自然而然,这样改编出来的作品最后只能成为孩子大人都不待见的“四不像”。其次是创作题材陈旧。从内容上看,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题材陈旧,故事情节的固化和模式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儿童电影作品中的生活内容“炒剩饭”现象,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造成了儿童电影题材的闭塞,自然难以引起儿童的兴趣,成为经典的作品少之又少。最后是想象力匮乏。近几年国产少年儿童电影的产量平均每年有50部左右,动画电影15部左右,而能进入影院让孩子们看到的不超过10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文化境遇?从制作角度看,与一味追求低幼化浅阅读不无关系。误以为少儿电影就是创作姿态低,把“我蹲下来对你说”当作少儿电影创作的正宗姿态,结果造成了少儿电影作品低幼化、浅薄化。既低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排斥了成人观众群,造成少儿电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谁都不喜欢的窘境。诸如此类,将会让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发展走进一个非常尴尬的时代。

那么,如何推动儿童文学传播和儿童电影创作的良性发展?长期以来,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各个层面都对这一问题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不得不说,近些年来,在国家倡导儿童电影教育形势下,儿童文学影视改编有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一方面,根据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涌现出了诸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批叫座又叫好的儿童动画片。但这能不能说我们在儿童文学影视改编上已经杀出一条“血路”来了呢?现在依然言之过早。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讲究一定的发展策略。我认为,文学和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改编,主要应从三方面加强:

一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具有鲜明的民族化叙事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中国读者喜欢线型小说叙述结构和大团圆的故事结局,因为这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儿童的文化欣赏心理。在从儿童文学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叙述语言从小说的文学文本变成电影的可视文本,民族化的叙事策略仍然是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叙事的制胜法宝。比如前面提到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首先,它将探索民族风格的触角伸向了中国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影片取材于《西游记》,以“大圣归来”为名,然而影片的第一视角却是江流儿。江流儿从小以孙悟空为偶像,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英雄。这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集体童年记忆。影片以这部分人为目标观众,深入挖掘他们共同的情感体验记忆与文化记忆,成为最打动观众的所在。其次,《大圣归来》对于民族风格的探索还表现在它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众所周知,《西游记》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以《西游记》为基本故事题材进行改编再现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等这些作品以西游故事为原型,衍生出不同的主题,与这些作品相比,《大圣归来》的主题更接近于原著。《西游记》的一大主题是个人的成长,即从孙悟空到齐天大圣的转变。中国传统的英雄形象总是劫富济贫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当孙悟空救民众于水火之时才成为了真正的齐天大圣。《大圣归来》这一主题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观的一种确认。同样,2019年暑期推出的饺子执导、编剧,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一部传统民族元素现代演绎的典型之作。导演对影片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延续了近年来国产动画制作中对人物形象幽默化、亲民化的设计思路。通过民族化、本土化的艺术呈现,将传统审美风格融入到创作中,达到形神兼备的意蕴之美。影片上映1小时29分票房破亿,创动画电影最快破亿新纪录。由此可见,改编者要从中国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文化意识出发,注重他们的文化个性特征和精神需求,创作具有儿童文学个性化的艺术作品,表现中国儿童现有的生活情境,才可能获得成功。

二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追求文本题材多样化与主题多元化。不可否认,中国儿童电影发展最初承载着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整体选材上也偏重于较为宏大的叙事背景设置。而且中国儿童电影多半是从动画片改编,几乎没有故事片。事实上,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儿童电影应该站在儿童视角,深入内在的儿童心理、感受、生活、教育和命运。儿童电影的题材同样丰富多彩,故事、科技、幻想、教育、文艺、战争……其实,有多少种写作题材就有多少种电影题材。儿童电影的题材与文学作品的题材一样可以使其风格多元化,题材个性化。运用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和题材来充实儿童电影的艺术创作。类型和题材的丰富,将直接促进儿童电影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在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伊朗儿童电影用其最质朴清新的方式,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无限魅力。伊朗儿童电影远离政治,导演们可以尽情刻画、捕捉儿童纯真的童趣,几近真实地还原儿童视角,展现儿童单纯美好的心灵,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伊朗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即使是诉说生活中的苦难,也总有暖人心的余温存在,带给观众们无限的感动和美好的回忆。例如《小鞋子》就是一部非常温暖的儿童电影,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让人思考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儿童电影也应该有创作人员的独特个性和人文关怀,即使是同类题材,经过不同创作者的解读,也要带上创作者不同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运用文学文本生动的故事情节作为电影文本情感表现的重要元素,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人物形象的生动活泼,是从情绪上感染读者和观众的一种形象化的辩证手法。儿童电影的故事叙述当然也可继承文学叙事逻辑、结构手法和叙事技巧。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简单,故事情节的展开也便越顺畅,这与儿童的心理结构也能相适应。风靡世界的《小鬼当家》及其续集《小鬼当街》《新小鬼当家》等“小鬼”系列儿童电影即是这样的作品。其成功无疑来自故事的精彩,这精彩不仅仅在于故事的形式——事件的安排,更在故事的内容——场面、人物、思想,正是因为故事与人物、思想的完美结合,才使“小鬼”故事不仅好看而且耐看,不仅轰动一时而且具有持久效应,从而引发了“小鬼”系列。显而易见,“小鬼”系列中的许多故事都是虚构的。尤其是《小鬼当街》中,九个月的婴儿能够健壮地满地爬行,能自己上公共汽车,能在大商场爬来爬去没人管……显然都不可能。但是在观看电影时,人们却觉得这是真的,不知不觉被牵动情感,走进故事中去,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在电影欣赏中,审美能力偏低的儿童多流于对形式的感受,而作为电影工作者,是要进行审美创造的,就应该透过影片的形式层面,去研究其内容,以及与内容和形式相关的因素。

三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力求做到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并重。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的体现。如果创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把人类普遍的人文关怀意识演变成一种冷冰冰的训导和说教,其人性探索也随之失去了应有的深度。影视艺术作品应该是表现人生追求生命真谛的一门艺术,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应该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生的命运和遭际,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社会审美意识,形成丰富的文学创作审美形态。西班牙动画电影《夜之曲》就是这样一部佳作:故事发生在一座孤儿院,小男孩蒂姆有天晚上发现守护自己的弧矢七星突然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蒂姆一心想着找回自己的那颗星星,让它重新闪亮,以在夜晚保护自己免受黑暗的侵袭。然而,入夜的城市却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星星消失在天空中,一股黑暗的力量正在摧毁着除了星星之外的所有发光物体,月亮、路灯都是被消灭的目标。随着蒂姆寻找之旅逐渐前行,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黑暗笼罩。直到最后,蒂姆才知道吞噬一切光亮的,正是自己对黑暗的恐惧,也正是这份恐惧让他的守护星弧矢七星熄灭了,他的恐惧让城市陷入黑暗之中,吞噬着一切光亮。而夜之曲的总管摩卡企图让蒂姆独自穿越黑暗的城市,战胜自己内心对黑暗的恐惧的计划也失败了,最后就连一直保护蒂姆寻找星光的牧猫人也被蒂姆内心的恐惧制造的黑暗力量所击倒“死去”。面对牧猫人的“牺牲”,蒂姆最终鼓起所有勇气,勇敢地面对黑暗,并与黑暗带来的恐惧对峙,成功战胜了自己。影片以一种儿童视角和童话的叙事方式,将一段小男孩蒂姆战胜黑暗恐惧的故事讲述得轰轰烈烈,如同一场冒险、一场战役的个人成长经历与观众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情感共鸣。同时,在影片看似松散的结构中,蕴含了多种极具人文关怀的情感,对童年的怀念,对孤儿内心世界的关注,对爱、守护与坚强意义的重新讨论,都让本片与观众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影片的叙事维度中,没有生死分别的成长才是真正的圆满结尾。影片《夜之曲》中的艺术创作情怀与美学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总之,电影是最具世界性的传播媒介与艺术样式,十分易于儿童接受。中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3亿之众——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电影人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质电影作品。在新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除了前面谈到的几点,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当今“网生代”儿童观众的特点,因为他们自幼成长在互联网文化浸润之下,其互联网思维、跨媒介叙事能力、视听语言掌握程度对儿童电影创作要求更高。这就提醒我们,儿童电影创作必须创新和革新理念,不但要充分考量儿童心理发展,增强影片想象力、互动性和参与感,还要努力搭建儿童电影全媒体平台,敏锐捕捉时代变化气息与当下儿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拓展影片探索儿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以民族化、多元化、经典化为创作目标来探讨多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