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效练琴的方法
2021-11-12郭美汝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郭美汝/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一般来说,学生练琴的时间有限,尤其现如今各阶段的课业压力都比较繁重,学生练琴的时间更是在无形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而钢琴练习的内容又比较丰富,从乐理知识到演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乐感,这些都是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实现的。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日常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这方面的能力,没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琴方法,也没有通过对练习方法的改良而提高学生的练琴效率。教师要从练习准备入手,带领学生进行高效练琴,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一、做好充足的练习准备
在教师给学生一个新曲目,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练习准备就上琴练习新曲目。在对新曲目并没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埋头练习有时会适得其反。比如,如果学生对曲目创作者的意图没有足够的掌握,盲目投身到练习之中,很有可能因为不能领略创作者的精髓而不能将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充分表达出来。而在练琴时,教师如果要想学生精准地表达作品内涵,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就要让学生在练习新曲目之前,对做好充足的练习准备。而要想让学生的练习准备足够充分,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曲目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曲目的曲谱、调性,了解乐曲整体的节奏和情绪。另外,现如今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唾手可得,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搜集信息的良好习惯。在练习某一支曲目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收集这首曲子的相关信息,从人们公认的某些信息中探寻创作者心灵深处更加隐秘的情感。
二、做好精细化识谱
识谱是练琴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没有做好识谱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会出现频繁弹错的现象。而一支曲目从最开始着手弹奏到最后炉火纯青,通常需要上百次上千次的练习,而要想让练习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做好识谱是必须的。学生因为识谱效果不好而影响练习的效果,这种错误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肌肉记忆,变得更难改正,这样会大大降低练习的效率。所以,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识谱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吸取乐谱中的信息,能够将作品中的各种符号、音符等进行充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提升对曲谱记号的重视,例如,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表情记号、装饰音记号等,因为对各种记号能够形成准确的认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对乐曲的意境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高效的练琴方法
(一)慢速练习
慢速练习是练习的基础方法之一,尤其针对有一定难度的曲谱来说,要想达到正常的速度,首先要做好慢速练习。慢速练习能够很好地解决正常速度练习中难以完成的要点,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在进行常速练习时,才能更好地掌握要点,避免出现错误。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大脑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能支配肢体做出更好的表达。慢速练习几乎是面对新曲谱时必要的练习方法,能够细致地对曲谱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但是,有些学生在练琴时对慢速练习不够重视,一味求快,这样反而容易事倍功半,降低练习效果。加上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慢速练习,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具有一定钢琴技术的学生来说,慢速练习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比较枯燥。但是教师一定要让他们提高重视,让他们做好慢速的基础练习,在充分掌握乐谱中的要点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提速。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教师可以陪同学生一同练习,让学生尽快掌握慢速练习的技巧。对于不同的乐曲,慢速练习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有所差异,教师如果能够和学生一同练习,效果会大大提升。
(二)拆分练习
拆分练习也是练琴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练习者将曲谱进行拆解,根据不同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练习。通常来说,教师应为学生进行拆解,分声部练习、分手练习、分段练习等,这些都是拆分练习方法的具体应用。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对拆分练习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拆分练习,导致对细节处的把握不够良好。教师在平时带领学生练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使用拆分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对乐曲的每一个要点充分掌握。
(三)重复练习
钢琴教学中,重复练习也是提高弹奏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掌握任何一项技能,几乎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无他,唯手熟尔。”卖油翁的故事比较全面地表述了学习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那就是反复练习。学生也知道重复练习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大都没有掌握重复练习的正确方法,只是单纯地进行重复,没有将重复练习的精髓吸收充分。这种不够科学的练习方法不仅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弹奏水平,还有可能让学生不能深入体会乐曲的思想和情感,这对学生的时间也是一种浪费。重复练习重在“重复”,但是重复不是单纯的机械式的重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重复。
(四)背谱练习
每一名学习钢琴的学生在进行前面几种练习方法之后,都要经历背谱练习的阶段。背谱不是单纯地将曲谱背下来,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背谱都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来完成的,这种让手指形成弹奏习惯的方法虽然水到渠成,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背谱方式并不够科学。因为靠这种方法背下来的曲谱,学生一旦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或者在台上演奏时感到紧张,非常容易忘记。所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背谱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带领学生练琴的过程中,需要和学生一起为乐曲划分结构,同时找出乐曲的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曲谱的记忆,还能在每次练习时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练习效率。不过,这种方法对学生划分乐曲结构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想通过划分结构等方法更好地背谱,学生需要在日常多加练习,积累识谱经验,提高背谱能力。
(五)情感练习
良好的演奏表现不仅和纯熟的记忆有关,还离不开演奏者对情感的细微处理。这也正是很多学生虽然弹奏得非常熟练,但是乐曲表现出来就是差强人意、不够感人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弹奏表现,需要注意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乐曲的不同位置在保障技术层面的演奏质量的同时,合理地融入自身的情感,并通过揣摩乐曲创作者的情感,来将二者进行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和学生研究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然后探索乐曲表达的多种方式,让乐曲的情感更加丰富。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奏某一曲目时,尝试想象乐曲表达的某种情境,或者想象它讲述的一个故事,然后在练习时,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来配合故事的发展,让演奏更加符合故事当下的情节,通过良好的情感表达来提升演奏效果。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它需要调动受众的情绪,这也正是很多非专业听众虽然不懂乐理、不懂技法,也依然能够在听到某些乐曲时感同身受,甚至感动涕零。所以,学生要想在演奏中更好地融入情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挖掘事件背后的各种情感,然后逐渐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艺术修养,在演奏时通过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现如今,学生的课业压力非常繁重,要想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能够抽出足够的时间练琴,就需要对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学生可以将一周作为一个阶段,对这一周的练琴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某些基本功训练应该天天进行,这样才能在长期训练之后,技能才能得到巩固。不过,如果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练琴的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将有限的练琴时间平摊到一周的每一天或者几天上。比如,学生在未来一周的时间内,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并在这一小时的时间内,进行基本功训练、新曲目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注意对旧的内容进行巩固,将不同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配。但是,很多学生在练习时,都没有严格地进行计划,练习内容也比较随性,这对演奏水平的提高比较不利。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严格分配练习时间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制定更加合理的练习计划。
五、经常对练习进行总结
每一名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尽快提高演奏水平,提高练习的效率,学生应当积极对每天的练习进行总结,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这种利用反思来找出自身问题的方法对练习有非常大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对于深入研究演奏技巧,挖掘乐曲的深层次内涵都会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发现演奏的问题,然后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以鼓励为主,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六、结语
钢琴教学中,学生练习是提高演奏水平不可或缺的。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讲求方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快速的提高,而且科学、高效的练习方法还能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演奏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慢速练习、拆分练习、重复练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曲的演奏方法,并且和学生共同安排练习时间,提高练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