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方式探究

2021-11-12杨洁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4期

杨洁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湖南娄底417000)

0 引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考察中要求较高的考察,体现了一个外语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能用符合语言逻辑、语言习惯、语法结构的英语来进行书面形式的语言输出,一直是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而作为主要语言知识输入的英语阅读能够为文章写作提供表达词汇,语篇结构等基础知识,是写作最应当加以利用的语料资源。“以读促写”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领会文义、把握上下文脉络的基础上,加强在词汇、句子结构和语篇衔接方面的积累,并在写作中进行大量的刻意联系,以促进书面产出能力的提高。

1 高中生英语巧读与写作学习现状

1.1 写作练习缺少突破口

不少英语教师虽然意识到写作的英语成绩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却无法组织有效的写作训练,即使是安排专门的写作训练课时,也无法调动学生兴趣。而作文批改常常是满篇红圈,圈出的全是学生的错漏之处,学生没有情绪积极参与,教师觉得写作课时和成绩回报不成正比,因此也不再花费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与指导,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1.2 读写分家,基本功不扎实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阅读轻写作,或是将读写分离,忽视了二者之间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依赖的内在联系。由于缺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意识,能坚持深度阅读教授的老师很少;英语阅读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阶段,没有进行写作教学的思想渗透。不是好的读者也一定不是好的作者,读写分家的情况导致了学生停留在单词识记再认阶段,没有转化为写作能力的语料储备。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写起来想不起适当的词汇,因而作文中低级错误比比皆是。

2 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实质性联系

2.1 输入与输出相互促进

一个人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是其综合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内容完整,语篇连贯的文章绝非易事,因而写作需要阅读中大量的输入。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写作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写作者的意图,扮演写作者的角色,理解写作者的意图。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在写作中运用上高级词汇与亮点句式。写作是阅读的运用,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平时阅读和写作就不能孤立教学,两者联系起来才能互为促进。

2.2 阅读对写作的支架作用

按照支架式教学的理念,教育者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概念框架,促进学习者在已掌握的基础之上开启新的任务。阅读正是能够给写作教学搭建的适当的支架。阅读课堂上的关注点是教师定教学任务主题的良好依据。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课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搭建写作的支架,指导学生合理分解复杂的写作任务,在阅读课上已经熟悉的区域内进行创作,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阅读能够为写作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架,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写作输出语言和表达情感,完成写作任务。

3 “以读促写”法教学实验的三个原则

3.1 积累语料,拓展运用

阅读材料中包含大量常用词汇,是学生语料积累的重要渠道。在进行篇章阅读时,要避免阅读课流于程式化,表面化,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在掌握词汇基本的发音、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词性方面的讲解和拓展,使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模式,熟悉高频词的用法。教师可以设计相关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识记。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通过反复检测强化学生记忆,在随后的写作作业中,鼓励学生结合阅读中的写作方法,对阅读课积累的词汇进行灵活拓展应用,加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3.2 掌握句型,模仿创造

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结构表达最为标准地道,所有的复杂句式也都是在五种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出来的。深度阅读时除了了解文章的文意体裁、更要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字词句文表情达意的。“以读促写”,重点在“促”。要深度把握阅读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拆解、分析强调句、从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复杂句式并在下阶段让学生通过默写、同义句转换的练习和模仿练习的方式进行再创造,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该句型结构,提高英语写作的正确性。例如,针对英语中常用被动的文化习惯,让学生练习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进行转换,学会更符合英语语境的表达,为英语写作增添一些亮点。得到及时地强化。

3.3 刻意练习,加深认识

知识的学习要在元认知的监控之下,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语言输出具有规范性,写作技能的提高并非一日千里的过程,而是需要刻意练习,强化运用,才能变积累为笔下,在写作训练中厚积薄发,学以致用。英语写作的入门阶段、词汇的恰当运用、句子结构的正确使用,文段结构的自然调度是有意识练习的结果。因此,要坚持强化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能够从阅读开始,采取从整体到细节的思维方式,明确提高英文写作技能的目的,提高对写作素材的敏感性,有意识地整理归纳,储备英文写作的写作技能。

4 “以读促写”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4.1 注重写作图示

学生在写作时常觉得无话可说,实际上主要原因并不是积累得不够,而是转化不出来。“以读促写”的关键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因此,阅读中的输入是要为写作服务的。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关注怎样采取如浏览、寻读和细读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并进行思辨性的阅读训练,分析课文安排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帮助学生形成带有自己风格的写作方式,得心应手地构建写作的框架与内容。

4.2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英语写作学习中,学生缺乏兴趣不仅是因为成绩的原因,有时也是周围环境导致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者与环境因素的互动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根据环境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学习环境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地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创建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内在动力,感受到强烈的学习参与感。写作本是思维活跃的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阅读任务,提供足够的机会请学生发言,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学习,将培养学生写作图示的过程变成学生自由选择和构建的过程。

4.3 借助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

阅读英语文章的目的是能够在理清文章结构框架,明确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思维导图工具能够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模糊的、无序的知识进行有条理性的结构化的知识表征从而提高人们逻辑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读写这一学习过程应该借助思维导图等相关工具,直观地展现出作者的排篇布局和写作脉络,帮助学生扩充认知图式并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很多学生动起笔来常常烦恼,不知该从何写起,要写什么,甚至有的同学经常写跑题。思维导图具有支持发散思维的相关特性,可以辅助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写作构思,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保证写作内容的相关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优化阅读和写作学习过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交融的英语学习活动,只有坚持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写作教学。作为写作的主要语言输入渠道,阅读课不应上成语言点精读和语法讲解课,而应有意识地强化词汇句型和文段衔接,并且在读后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通过及时强化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以读促写”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积累语料素材,在掌握词汇、句型结构和语篇衔接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刻意练习,形成自己的写作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