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导向研究

2021-11-12王安平

王安平,刘 亭

(1.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革命加速演进,实现智能科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导向的深度融合是立足时代之真、顺应时代之势、解答时代之题,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题中要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机制,“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智能时代,评价载体的智能化发展必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导向开启新阶段。

评价导向是引领思政课发展方向、检验思政课育人成效、实现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学者们对思政课评价导向的研究大概经历了“学习成绩评价”“人文素养评价”和“全面多元评价”三个阶段。长期以来,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程度的知识型考察是思政课评价的主要内容。马友乐认为,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评价价值导向和实践逻辑的起点。曾永平和李斌雄两位学者则认为,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既包括青年学生个体也包括教师群体的发展价值。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开启了思政课评价导向的新阶段。骆郁廷和张耀灿两位学者强调科学技术在实现思政课多元评价中发挥的重要支柱作用。于祥成等认为,运用大数据评价学生的思想动态是思政课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张生等指出,人工智能为数字世界学生评价能力的测量提供了强大的载体支撑。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智慧革命加速演进,对思政课提出了新课题、新使命和新期待。“真理是全体”,我们既要继承学者们的优秀成果,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以“扬弃”的态度突破原有研究的界域,实现思政课评价导向的与时俱进。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科学性评价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思政课是理论内容、时代内容和社会内容的“三位一体”,借助智能科技努力塑造“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课程内容是智能时代思政课内容科学性评价的重要“标尺”。

第一,形成一元性和多元性相统一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树立“四个意识”、深化“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法宝。“思政课”“思政课在线”“学习思政课”等智能平台借助“大智移云”技术,捕捉时政热点、分析学习规律、强化学术前沿,通过高效的内容生产、知识整合和理论讲授,用真理的力量抢占学生思想制高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本到现实转换的桥梁。智能时代的到来,凸显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紫千红的思想理论发展格局。智能平台的强大传播力、渗透力和扩散力,也成为“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利器。众多不良思潮借助智能平台披上“现代化”外衣,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丑化”“西化”“分化”乃至“替化”。思政课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领头雁”“主阵地”“金钥匙”作用,借助智能科技,在对不良思潮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形成思政课内容一元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评价标准,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首要的“理论标尺”,借助智能科技对各种“文化垃圾”进行辨伪去妄、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排除其思想文化毒素。

第二,把握民族性和世界性相协调的评价基础。从历史上延传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知识图谱是符号主义的典型代表,能够通过数字合成、实体转换和虚拟场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实向虚拟的迁移。思政课内容是世界视域、国情意识和客观真理的高度统一,知识图谱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通过非线性关系来分析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语义关联,使学生能够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中,体会到思政课内容的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把握民族性和世界性相协调的内容评价基础,既要守住意识形态的“安全底线”,又要转变狭隘的“地域意识”,汇聚时代精神的精华,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彰显思政课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第三,坚持现实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哲学“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以实践为认识基础的理论内容具有超越时代禁锢、超越物质生活、超越现实本质的显著特征,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文本+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功能认知、智能模拟等,抽取出文本中的现实实体,并根据物质属性、时空联系和主客体关系等,建立起全方位的实体与实体、实体与主体、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网,为思政课内容的超越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智能时代赋予思政课新使命、新机遇和新挑战,思政课的内容建设既要忠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又不能停留于对文本的“教条式”理解,要因形而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对历史的前摄、现实的把握和未来的展望中明确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综合性评价

思政课教育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实现静态理论向动态实践跨越的桥梁。智能时代,思政课的过程性评价是在洞察世界大势、深谙教育现状、明晰育人目标的基础上,依托智能载体进行的动态化、综合性、科学性评价。

第一,统筹单一性和协同性相促进的评价特征。理论灌输以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科学理解为基础,通过强识性记忆引导学生从思想理论境域向更高的社会实践阶段跨越。微博、微信、短视频是各种信息的聚集源,也是学生了解时事、获取知识、参与互动的主渠道。“思政课学习微博号”“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号”“思政安徽官方抖音号”等,通过短视频、慢直播、微互动等,利用全场景智能协同、大终端数据共享、多模态融合交互,在“沿用好办法、改用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中实现思政课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智能时代,人机深度融合的智能教育能够超越“现实人”的局限,精准绘制学生思想行为的“图式画像”,实现思政课教育从“批量生产”向“私人订制”的转向。统筹单一性和协同性相促进的评价特征要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基础,通过人机协同的多师模式,提高思政课的“正强化”,使思政课在“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管”的融合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确立虚拟性和现实性相补充的评价方向。智能科技的发展突破了思政课传授的原有阈限,为思政课开拓新阵地、提供新载体、解锁新方法奠定坚实基础。人工智能根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以数字符号为中介的“虚拟实践”,能够将指称和语词映射到同一个虚拟空间,建构多模态、全方位的主客体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虚拟场域中实现“虚拟共同体”之间的平等交互。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产生的前提,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的映射。虚拟实践必须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思政课的教授也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衔接。智能时代,思政课要以现实性为基础,逐步形成虚实相生、刚柔相济、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实现从你听我说的主客体对象向积极主动的平等对话者转变。

第三,深化自由性和规范性相依存的评价关系。人的本质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短视频”、精准高效的“智能教师”、多元互动的“三微一博”,既能满足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注重理论学习、积极参与互动的现实需求,又能使学生在自由舒适的语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政课显著的意识形态特色要求对课程的传授必须遵循相应的政治制度、学科规范和育人规律。丰富多元的智能载体在革新教学理念、更新学习内容、创新授课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效用,但也会制造舆论假象、传播错误思潮、削弱授课效果。我们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算法,支持优质思政内容的推送,对错误思潮、不当言论和越轨行为进行精准预警、及时阻断、长期追踪。深化自由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评价关系,既要强调自由开放的“情景教育”,也要树立政治意识、制度意识和规则意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评价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智能科技在和教师的深度融合中,实现从潜在的“缺乏”形式向实际具有的形式转换。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为党树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要提高自身的智能教育素养,发挥“灵魂工程师”和“教育拓荒牛”的效用,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一,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支撑的评价要求。政治引导功能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思政课不仅仅是政治宣传的“嘹亮词句”,还要以扎实的知识回应学生,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互联网+思政平台”使知识学习从文本进入数字、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能够强化思政课教师“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借助便利算法能够将知识学习中难以直接表示的关联属性,融成一张以关系为纽带的数据网,进而找出隐藏在知识关系中的深层次内涵,提高教师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智能时代,教育主客体间的“知识鸿沟”和“文化落差”正在不断缩小,教育客体反哺教育主体的趋势日益突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数字能力”“信息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提高思政课的“语旨力”,“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落实创新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的评价结构。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智能科技赋能思政课教育能够延伸教育阵地、拓展育人空间、丰富教学场景,降低情感共鸣的“阈值”,形成全方位覆盖的智能育人体系。智能科技的技术复合性、影响广泛性和效应双重性特征,极易因“形式主义”的误区,造成对思政课内容的“知识消耗”。认知智能具有强大的场景感知、数据分析和理解模拟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整体把握、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对效果不佳的授课方式及时做出预警,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在强调“内容新颖”“形式独特”“包装时尚”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政课的育人本质。落实创新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的评价结构,就要做“技术的主人”,注意“人差现象”,坚持客观规律与主观意愿相结合,以高度的教育热情把明确的政治理论传播到学生中去。

第三,贯彻原则性和情感性相融合的评价主线。“智能思政”中存在着语言失真、行为失范、道德失缺的现象。思政课在入驻移动阵地后,必须树立“原则性”理念,做好思政课的“引路人”“铸魂人”和“守夜人”,利用智能科技建设覆盖广领域、多层次、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智能思政环境。习近平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思政课要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双向融合中,实现对错误言论的屏蔽、模糊认知的澄清和不良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民族情怀和时代担当。贯彻原则性和情感性相融合的评价主线,就要合理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和情感的“柔性特效”,做到刚柔相济、进退有据、张弛有度,为思政课融入更多“暖色调”。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评价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受教育者的政治意识是否增强、思想问题是否解决、行为习惯是否改进既是思政课学生主体性评价的起点也是其核心归宿。

第一,推进自觉性和自制性相联系的评价艺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北服思政学苑”“云视党建”“思政云”等根据教育特征、学生特点和育人目标,设置不同的游戏项目,将思政课学习置于游戏的场域中。通过外在鼓励和内在激励的深度融合,将枯燥无趣、色彩单调、沉闷乏味的学习任务变成游戏乐趣,充分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各类智能应用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预测学生的行为趋向,强化学生的外在约束,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制性。智能时代学生要减少对思政课教师的“依附性”,实现从“他人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换,自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进自觉性和自制性相联系的评价艺术,要改变传统的“受动性”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理论知识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争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第二,聚焦知识性和价值性相发展的评价依据。习近平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智能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政治搜题器”“小笨党建机器人”“学而思网校”等借助大数据,能够让计算机更精准地识别学生的知识需求。知识图谱能够查找出符合主体需求的相关内容,并以符合人类习惯的自然语言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是手段,实践才是真正的目的。学生要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聚焦知识性和价值性相发展的评价依据,要求学生“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第三,强化党性和纯洁性相依存的评价机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思政课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以智能算法为支撑的区块链技术,能够从主体、客体、环境三个维度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在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行为探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党性和纯洁性进行“精准画像”。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正确前进方向”。纯洁性建设是关系党的政权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程。强化党性和纯洁性相依存的评价机理,要求学生增强对错误思潮、腐朽文化及“糖衣炮弹”的“免疫效应”,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筑梦人”。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效性评价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政课要避免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克服“学做脱节”的问题,增强“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思政课要在班级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中,“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一,造就理想性和可行性相贯通的评价方式。思政课的理想性是由人的内在尺度决定的“应然”,是“理想的意图”。可行性是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必然”是通过“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辩证运动过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推进跨主体的数据收集、分析整合、开放共享,将评价触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由点及面、串珠成链、连链成面的评价体系,提高思政课教育的科学性。突出思政课的理想性并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虚幻花朵”,更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以文本“裁剪”实际,而是在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中,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中,以科学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处于可能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的交错点上,思政课评价要在事物的广泛联系、主体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利用智能科技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持续性地改进问题。

第二,完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深化的评价类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是“尘世存在物”,每个人既是自己历史的“编撰者”,又是汇演历史的“剧中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在区块链技术中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能够成为中心。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个体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广泛式存储、不间断更新,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综合性评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政课要满足个体的政治化需求、提高个体的人格化发展、增强个体的立体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区块链技术具有开放的特性,学生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阅相关数据、获取相关信息,能够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树立历史的责任意识和社会的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智能时代,要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思政课评价中的“过路桥”“渡河船”和“辅助梯”效用,把个体的潜在能力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向合力”。

第三,建构整体性和侧重性相互补的评价系统。“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以智能科技为依托,通过思政课的关联性数据收集、精准性数据挖掘和科学性数据分析,能够提升思政课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精准性。在强调思政课整体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可能引发的蝴蝶效应。人工智能能够提供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数据分析、属性信息、语义关系,精准捕捉思政课教育、学生学习、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提高思政课评价的精准性。建构整体性和侧重性相互补的评价系统,要避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评价理念,既要树立全局意识,强调整体谋划、追求协同共进,又要借助智能工具瞄准焦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在“谋全局”与“谋一域”的深度融合中强化思政课评价的科学性。

六、结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育时代新人不可替代的主阵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处于动态演进中的智能科技有助于“解构”固有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的育人逻辑、颠覆“五唯”的评价标准, 为实现从结果评判向过程评判、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即时评估向长效评估的转换提供强大的载体支撑。“不能把思想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研究”,智能科技既是实现思政课变革的“国之利器”,也是主体异化为“异己力量玩物”的“潘多拉魔盒”。思政课评价导向建设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辩证观,以扬弃的态度发挥“技术座架”的功能,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求新发展中,推动思政课评价体系开启新阶段、迈向新征程、实现新发展,为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提供科学的方向引领、目标导向和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