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12赵卫国
赵卫国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山东青岛 266000)
常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牢牢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只能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此种教学模式效率偏低,很难真正的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其根本在于教学方法单一、滞后,机械、僵硬的传授知识,却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衔接,学生尚未理解所学知识后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导致疑难问题不断增加,降低学习效率的同时,挫伤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实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1 初中数学中多样化教学的意义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尤其是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渗透着数学知识,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门新课改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应正确看待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学习,敷衍了事,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足,自然无法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观的成果。所以,新时期如何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前沿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需要推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基于提问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的同时,组织学生实践探究,总结和分析过程中来内化数学知识,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于强化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收集教学素材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投影仪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观看和学习,基于此种方式来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探索持续深入下,逐步提升学习效率,对于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有着积极作用。
2 初中数学多样化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教学中,依据的理论和理念至关重要,如果长期未更新和完善,将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挫伤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即便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改革初见成效,但仍然有不足存在,表现在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层面,迫切的需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来构建高效课堂。就其中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多样化教学理念认知程度不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一个首要前提是教师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灵活的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初中学校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体制方面,均是按照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来制定,而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如果无法对多样化教学正确认知和理解,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将得到遏制。因此,未来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师需要形成合理的教学观念,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升学习效率。
2.2 教学内容理论内容过于单调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理论知识讲述,而是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但是,部分教师却由于理念偏差,过分的关注理论知识的丰富和拓展,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只需要思维引导和理论教学方面有着完整的规划,就不需要深层次挖掘,致使学生的思维观念过于滞后,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延伸拓展。所以,未来数学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和储备,以此来避免思维僵化。
2.3 教学实施过程固化、僵硬
以往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理论讲解,设置联系和布置课后作业方式,其中多数数学教师习惯沿用口头讲述和板书方式传授知识,部分教师则对多媒体过度依赖,未能真正的实现教育信息化。尤其是教师布置的大量课后作业,让学生消耗大量时间沉浸在机械式做题解答中,不同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制约后续深度学习活动开展。
3 初中数学多样化教学有效措施
3.1 合理使用数学教材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但是过分依据教材,会导致课堂教学范围狭窄,影响到资源整合与利用。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的合理使用,适度挖掘与优化,契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消除学生抵触情绪,便于学生从内心深处焕发数学知识学习热情。同时,对数学教材内容适度加工、补充和整合,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内容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如,讲解抛物线基础知识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彩虹或是拱桥等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或是多媒体生动呈现抛物线,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抛物线认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3.2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水平灵活选择,以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作为参考依据,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禁止盲目赶进度而大量灌输知识到学生头脑中,而是保证各个知识点学生是真正掌握,否则会导致疑难问题日积月累,成为遏制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要创设优越的学习条件,如讲解有理数相关内容时,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挖掘新旧知识的潜在联系,循序渐进,巧妙引入新课。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形成深刻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深刻、清晰的数学概念,避免相互矛盾和冲突,实现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深刻掌握。如,讲解绝对值时,即便学生可以准确计算l0l=0,l2l=2,但是lb-3l之类的题目却不知道如何计算,由于概念认知模糊不清,题目稍作变化都会导致解题陷入僵局。所以,在讲解概念时,可以将数轴概念引入其中,基于数轴上点到原点距离着手分析,引导学生加深对绝对值属性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偏差影响到后续解题准确性。
3.3 推动教学内容多样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立足于数学教材,来适当的丰富和增加教材内容,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适当的补充内容,组织拓展师教学活动。通过此种方式,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如,讲解二次函数相关内容时,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论深层次教学,获得深刻的思考同时,提升理论知识运用熟练度,高效解题。
如,下列函数中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A. y=1-2·x
B. y=2(x-1)+4
C. y=(x-1)(x+4)
D. y=(x-2)-x
题目主要是考察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和内涵,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D是一次函数,其他几个选项均属于二次函数。通过这一题目,可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方程变形能力等情况,遵循多样化教学思想来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和分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水平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多样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善以往枯燥的数学课堂环境,理论联系实践来推动教学创新,营造高效学习环境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