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外一篇)
2021-11-12梁美玉
梁美玉
故乡肇始于一条无名的小河,一直到现在,后人也没为其命名。小河应该是辽河的一条支流,纵贯法库、康平两个地区,流经辽宁省,是辽河干流水系的河流,属时令河,汇入辽河后一定流向了更遥远辽阔的地方,江海从来不逆小流。
别小看这条水深刚到大腿的河,它是两个村子的分界河,也是两个县域的楚河汉界,河东是康平,河西是法库。然而,两个村子没因为这条河而黑红对峙,却让两村的人一衣带水,互助生息,这是我们共有的河。
因为水不深,河面没有架桥,人们挽起裤腿光脚板儿或者骑着毛驴、赶着马车就能过河,到我们河西这边赶大集。如果在集市上看到谁的裤脚濡湿,不用问就知道是河东村的,大家并没有感觉陌生,反而要询问河水深不深。这就是同饮一河水的情谊,一水毗邻,一脉相连。
故乡的河流,滋养故乡的土地和生活,它所代表的不是两个地区的分界水,而是两个村子的人繁衍生息共同的生命源头,两岸的人们世代相处,共沐晨曦,互闻炊烟,寒来暑往,四季相亲。
春天的河水刚苏醒,水面很窄,露出两面的河床,覆盖一层厚厚的白眼沙和碱土。父亲赶马车用铁锹装满拉回,白眼沙囤在潮湿处吸水,碱土和泥抹房顶抹院墙抹猪圈,保证经得起一年的风吹雨淋,那个年代的故乡还都是土房。
夏天河水湍急,哗哗哗地不停流淌,像庄稼人不知疲倦的脚步,为了各自的远方舍不得休息。在粮食紧缺的年代,两村人都来小河里捉鱼捞虾,大大解决了口食之需,喂养了我的童年。
河水在秋天退去一半,剩下不到膝盖深,水面清澈如镜,两旁有火红的高粱、金黄色的稻谷,有摇曳的芦苇、壮实的蒲棒,还有劳动的笑声、艰辛的身影。随着秋色渐深,来往过河的人多了,有串门的、帮工的、赶集的……谁家马车在河里陷泥停滞了,两村人看见了都会跑过来拉一把。过去的日子就这样,互相拉把一下,就过来了。那时的水面,落叶也美得像一只只小船。
冬天,小河结冰了,像一条银白色的玻璃带绑紧了两岸,这是我们小孩子驰骋的疆场,划冰车、打冰尜、玩滑哧溜……那时候天冷冰硬,原本河水就不深,所以大人们也不会担心孩子掉进冰窟窿里。
虽然河水不凶险,但也带走了我一位亲人的生命。母亲说我的小叔在十四岁时,不听奶奶的话,一个人到河水引流的河崴子野浴,因为夏天雨大,呛水而亡,还是河东村的人给拽上来,告知家里。我想,也许是小叔太离不开这条河了,直到自己也成为河水,流去他活着无法抵达的地方。
从此,我更敬畏这条河,它有大自然的法则,它能给人们生存之道也能带来毁灭,只要我们不破坏它的规律,不打扰它的脚步,便相安无事。
故乡的河流,从远古流到现在,在春天开启新一年的行程,无人能真正了解它的发源历史和承载的秘密,又汇聚多少生命的悲喜,只知道它一直在这里,不曾离去,静默做着自己,陪伴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磨平无数石头,聚积更多流沙,洗刷时光的苍茫,融汇代代亲情。
每次回到故乡时,我最想亲近的是这条河。有时想成为一块石头,留在故乡的河底,枕住河水的梦呓;有时想成为一根芦苇,长在故乡的河岸,拔高河水的眺望。
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人生如一条河,朝着未知的方向流去。故乡是流水无法回头的方向,双亲离落在尘沙里,唯有故乡的河水在心里流淌,涓涓不壅,永不干涸。故乡的河流,是河流的故乡。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条河,它流淌不息,是眼前的一道光芒,照耀岁月里每次的午夜梦回;流水声是耳边柔软的母语,摇着想家的人入梦;故乡的河流是我生命的源头,奔涌在身体里的一条生命河流,让我在岁月里感恩生命的来处,无畏生命的去处。
3.课后巩固内化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准则就是学以致用,将课堂当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上,才算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真正掌握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让学生完全地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体会到数学学科存在发展的根本。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个根本,数学才会获得不断的活跃动力,学生才能学得更多,灵活运用。
等雪
等雪,如在等一种寂静,在等时光的笃定。
初雪最白,恍如前世相约,在草木寂寥之后准时遵循节气,飘然而至,给世界晶莹和惊喜。缝补时令缝隙,铺陈岁月更迭,是永不更改的守候和等待——寒冷的时候它会来,在寒冷的时候我依然在等它来。
每一场初雪都信守诺言和约定,穿透厚厚的时间,在千呼万唤中无声无息而来。也许就在清晨,抬眼一片银装素裹,心里是久别重逢般的喜悦。雪用白连接天地,用宽容包容人间,山空地阔,宁静致远,在每个人内心填满真诚和慈悲。情不自禁地走进雪,拼命地把自己放进雪里,清洗疲惫烦忧,身心清爽而轻盈,真想让时光静止在雪里,让一切回到原来的样子,干净的样子。
雪轻如烟,却能压住所有的颜色和声音,尘世忽然寂静下来,人心安静下来,停下手里的事,只去看雪;在雪里也会长出一幅水墨画,孵出一个纯洁的梦,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会忘情地把雪搬到纸上,把白留在白里;雪也让一个历经沧桑的人,面对茫茫白色闭关修炼,修复疮痍,等待全新的开始。
雪会剔除些许黑,擦去角落尘垢,洗涤卑微内心,让人在光中一点一点站起来。雪掩盖旧迹与缺痕,覆盖过去种种,又递出一页白纸,我以心为墨,以脚为笔,书写深浅的诗行,破译岁月密码。
稚嫩柔顺的雪,飘飘洒洒落于心头,初见雪的欣喜如同一场初恋,无法白头却停靠心灵一隅,不可替代,无法消融。
等雪,等冬天绽放的花朵,点燃寒风中的温暖。
大雪最美,如蝴蝶如羽毛,旋转生动。我觉得更像花朵,不同于桃花、菊花……雪花只是冬天的花朵,为严寒而开放,为坚强而绽放。雪花独有的清新会打开你的嗅觉,对芬芳有新的辨识,对温暖备感珍惜和深刻领悟。人们因雪花而爱着这个冬天,守候在这种极致之境,不惧寒冷和寂寞。在冬天,我像雪花一样爱着世间万物,爱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感受彼此爱的气息,在碳火一样的热情里常常眼含泪花。看着漫天飞雪,心中就会有一万只蝴蝶飞来故园,漫天是孩童天真的笑声和斑斓的花朵。
一夜积雪要比石头坚硬,承载起尘世的车轮,喧嚣和远行,发出咯吱的声响,是遥远亲人的叮咛,脚下积蓄着力量。如果雪花是花,应该是莲花,托着尘世托着爱,无声的雪声是悟不透的禅音佛语。
等雪,如等一匹白色快马,驮来美丽的春天。
春雪最润人心。第一场春雨前后,春雪总会飘飘洒洒地逶迤而来,大地打开心扉,腾出所有空地接纳春雪。草木瞬间浮动绿意,迎春花吐出鹅黄,每个人播下希望的种子……春雪如一盏清茶擦拭黎明雾霾,给人间铺满春花。
春雪有灵性,会积在瓦檐、灯笼、窗台,枝丫间……依附在有光有生命的地方,风吹不落;春雪非常粘人,贴在头发围巾抖不下,沾到鞋底跺不掉,一定要贴着你融入你,直到羽化成水,眼巴巴泪潸潸,湿了你的心润了你的魂……她也只是想告诉人们,这是春天的雪,这是完成使命的雪,此行只是为了润泽生命。雪的一生如落叶飞花般短暂,绽放便是凋零,最后归于尘土,但“只要来过就是永恒”。
春雪消融如此之快,让我更敬畏飞逝的时光。雪的到来,为人间焐暖冬天,是为人铺出一条通往春天的圣路。“白色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就是诗吟春雪等不急春天,在院子里林间洒落飞花的样子。结合当下,联想到抗击疫情、坚守一线、甘愿付出牺牲自己的白衣天使,不就是降落在春天的一场祥瑞之雪?春雪赋予我们春天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寒冷消融殆尽,每个人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人间空明朗润,有人烹茶煮雨,有人踏春寻英,有人追赶春风,有人捧着雪的眼泪……
一朵一朵飘摇的雪花,点亮久违的光,一遍一遍地洗刷马路上的车鸣和失眠。雪中有多少青春的章节,清脆的鸟鸣,延绵的乡愁,生活足迹和生命的感叹……足够我种下一生的母语和思念。
每一朵雪花都有一滴水的原乡,一条奔涌的江河,一湾清澈的溪流或一滴思念的乡愁……每一个等雪的人都不怕寒冷,一直等到两鬓长出雪花,头上大雪覆盖。
雪为夜作背景,为冬天吐露芬芳,把日月扛在肩头,把人间抱在怀里。
我无法拆开远方,无法把真正的雪留下来,也许只能指尖静水深流,但我也愿涉水而去,不违背雪的初心,守着心中的白,留住这座圣洁的精神高地。
等雪,也许就是守候人生的历程,我总在这种等待中对白情有独钟,对春天心生欢喜。在时光轮回中静候远方,一定会有人寄来一场一场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