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究
2021-11-11苗万华
苗万华
摘要:在初中阶段加强教育学生的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更加注重育德和树人。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简要探析,通过简单叙述,让大家了解这些教学方法是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被应用的,旨在帮助各位德法教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现代的教学重点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方面人才,在学习能力上能够具备自主性,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品格。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有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小公民,该阶段的教育又具有基础性,旨在为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打下正确的根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重要途径,学生在课上学习到的品德教育是其在生活或其他课堂中无法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融入社会。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将法治内容渗透到行为中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当代教学中,创设适当的课堂情景能够帮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吸收学科知识。在教学情景的设计上,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内容,将授课要点融入情景中,并在适当的环境将知识点作为突出要点进行展示,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避免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情景中,而忽略了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学完《做守法的公民》这单元内容后,笔者安排学生进行多种情形下的模拟表演。主题为“文明运动会”,笔者安排了多个环节比如有的同学入场晚了,为了抄近道有同学提议弄坏铁丝网进入赛场,为了弄坏铁丝网,有同学找来工具,称用完之后再还回去。几位同学进入赛场之后就将手中的零食包装袋扔在了赛道上,在观众席上观看比赛时又起哄又大声喧嚷的。该故事截止到此,邀请同学指出其中的不法行为,学生基本都能找到。而且笔者发现,在进行此环节时,学生不愿意扮演其中的不道德行为者,这表明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是非观念和法治意识。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能够检验学生是否将课本内容融入意识中,并对其外在的行为产生了好的影响,借此来了解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的落实情况。
二、强化案例教学,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初中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开始增强,但是又不具备分辨能力;情感比较丰富,但又不稳定。因此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尤其网络环境时,比较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来增强初中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环境时,能够进行辨别。这部分内容重点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好,而是让学生能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
在学习“预防犯罪”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将劳某犯罪潜逃多年被抓作为案例进行分享,20年前为财夺取他人性命,但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再缜密的反侦察能力,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来教育学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犯了罪是必须受到惩罚的。通过这样的实例讲解,让学生知道法律有不容侵犯的严肃性,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而是要真正的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来让学生进行知识到行为上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多次的课堂模拟,学生在行为上能够表现得较为良好,但那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而且多在教学结束之后立马进行的“复习演练”,与真正的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好的实践场所就是社区中的敬老院或者探访空巢老人,学生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状态会比较积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安排了法治宣传,让学生自己准备法治内容,对老人们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丰富初中生的法律知识,也可以增强老年人的法治意识。此外在空巢老人的家中,给他们打扫卫生、准备热水、换洗床单被罩等,最后进行了反电信诈骗的小常识讲解,让老年人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发现不对劲儿,能够选择报警,不要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也知道共建美好生活集体是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下,要想实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前提是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扎根在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中,将其中的精髓融入学科教学中,在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深入到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中,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武棍.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J].中小学班主任,2021(04):48-49.
[2]陈大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19(11):95.
[3]李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